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神权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天命"和"天罚"。所谓"天命"是指统治者手中的权力来自上天,"天罚"是假借"天"的名义,对不服从其统治的人或者部族实行处罚,目的是增加自己的威势。我国的神权法思想产生于夏朝,极盛于商朝,动摇于西周,衰落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以后逐渐被正统法律思想所吸收,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数千年法律思想的长河中,"自然法"这一名称被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目的而运用。关于"法的本源"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导致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最早也是发展最曲折的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的诞生。回顾这一流派产生的初期,在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时期,自然法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并且在其哲学倾向上表现出了客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特点。通过分析和认识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方古代自然法思想的精髓,辨证和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局限性,更加全面地看待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使政府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亦是21世纪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法治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治"思想严重,"权"比法大,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4.
对法律英语人才的培养依托于法律英语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在法律英语教学中,"以句式为纲"和"以语意为纲"都有其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兼顾句式与语意"被认为是更为合理的教学理念,它对法律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传统认为中华法系典型代表的<唐律>集中体现了封建明君"治吏不治民"的思想.综合考察<唐律>全文和仔细分析传统思想,唐律处处为官吏提供了种种法律上特权的,官吏作为君主统治人民的工具和政策忠实执行者,为了达到驱使他们统治人民维护政权的最终目的,封建君主竭尽所能的为犯罪官吏予以种种特权免于刑事处罚,"爱吏不爱民"才是封建法律制定的真实目的,是封建统治体制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6.
传统法律思想是统治者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期博弈而逐步形成的。认为传统法律思想的本质追求是"德主刑辅"、"无讼"等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基于一个利益平衡视角的分析,推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本质追求是一种动态的利益平衡及其基础之上的统治效率。通过对传统法律思想本质追求的探讨以期能回应当下的和谐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最近的几个案例来看,"人肉搜索"的正当性广受质疑,那么"人肉搜索"有什么有悖于法律之处呢?笔者看来,"人肉搜索"激化了公民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同时也使得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两种方式的内在矛盾明显化。  相似文献   

8.
"誓"以对上帝和诸神的信仰为理论基础,它的表现形式源于宗教生活,它体现了宗教和秩序、信仰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刑起于兵"的中国法律传统中,"誓"在法律的起源中具有本源的意义;相比之下"誓"对西方法律传统影响更深远,它不仅把"法律必信仰"的理念植根于西方社会,而且把诚信观念、程序正义呈现于现代西方法庭.  相似文献   

9.
"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要求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的思想.就"商战"思想的整体而言,它已经具备了"国货"思潮的基本内容,因此,"商战"思想是"国货"思潮的一部分.但是早期"商战"思想只是当时极少数先进人士的思想,面窄、影响小,不具有普遍性.相比之下,"国货"思潮具有普遍性,是大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商战"思想只是"国货"思潮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顾颉刚是我国"古史辨派"中心人物,"疑古辨伪"是其主要史学思想,古书辨伪思想又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其辨伪思想渊源、主要思想以及史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其在中国辨伪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观及中国的法律多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千叶正士提出了名的“多元法律的三重二分法”,即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法律规则与法律原理、固有法与移植法。其观点虽有不足,但冲击了正统的法的分类理论,并被我国法人类学和法社会学所推崇。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法律多元问题是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民间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对待中国民间法的态度上,应该采取折衷和相对积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法论或法学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我国法治或法学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之一,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法律(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从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特性、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不仅是我国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条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国虽已如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整体法治建设与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是不同步的,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新型的现代法律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实际现状出发,吸收与借鉴人类法律文化成果中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树立的有益因素,力求在中国法制改革道路的模式选择框架中,深入探究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土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把这项工作制度化和长期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途径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法学研究的转向,有关法学方法、法律方法的研究逐渐成为法学研究中的“显学”。而在法律方法研究中,法律推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学者对法律推理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目的是清晰人们对法律推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述了一般量化方法、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先后被应用于法学系统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首次提出了认知法学的理论和概念,分析了认知法学的内容、研究意义与学科分支,并梳理了计量法学、计算法学与认知法学的发展脉络.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法律领域对减少法律系统中的主观性、为法律中的模糊表达提供客观参考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法律信息语义模糊、法规冲突、司法解释具有开放性、司法裁判需要常识,各种隐性知识、过程知识、模糊知识等难以用计算机符号体系表达.认知智能重在提高智能系统对数据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将更好地理解法学规则和分析法律行为.认知法学运用认知智能将提高智能系统对法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增强智能裁判的可解释性,从计量法学、计算法学发展到认知法学是法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作为认知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认知法学将完善和发展传统法学理论,促进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深度融合,并有望成为法学研究的新交叉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6.
法律虚无主义在文革时期极为盛行,表现在:立法层面几近停滞;司法、执法、守法层面支离破碎;法制秩序和法学教育等层面全面崩溃。法律虚无主义的发生既与我国重德轻法的历史渊源相关,又是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恶果、人治思想的浓厚与法治思想的淡漠、“法律工具论”思想的危害、仇视旧法制的心理阴影的暗示等时代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们往往不经意间将法学教育等同于大学法学院的教育,将培植法律人才的期望系于法学院一身,失望之余,又对法学院颇多苛责。综观各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对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趋同于“法科教育+司法考试+实务研修”这一模式。法学院把持法科教育,实务部门通过司法考试和实务研修充当法科教育的质检部门和产品加工车间,获得了对法学教育相当的话语权。这种实务部门与法学院的配合,符合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规律,也有利于法学院秉持大学理想,免于沦为职业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18.
从法学专业的特性与法律人的职业素质构成来看,实践能力是法学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核心。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法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法学专业毕业生因实践能力较差而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通过不断改进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建立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健全法学实践教学的相关制度,以全面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存在着“无讼”法律传统,“无讼”法律传统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原因不仅仅是传统中国有着追求和谐的哲学文化传统,其实西方法律也有着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更为直接的原因来自当时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本身的因素。从技术层面来说,“无讼”的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有着一定的契合,但从本质来说“无讼”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相悖的,只有真正解决了我们的法治问题,才能将“无讼”法律传统深厚的历史资源引入现代。  相似文献   

20.
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受传统法律观念、立法及司法机构的设置、执法与司法运行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落后 ,突出表现在以情代法 ,权力至上 ,族规家法神圣等观念根植于农民的思想中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纠纷时厌诉避诉。要培养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应从完善农业和农村方面的立法 ,加强农村的执法和司法 ,协调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 ,深入普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