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立体激光光造型树脂感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能在Ar离子可见光激光下快速固化的感光树脂体系的组成对其感光性能的影响。感光树脂体系包含丙烯酸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由紫外引发剂,染料及叔胺组成的协同引发剂,还研究了激光能量,引发剂组成,树脂组成对树脂粘度,固化转化率,固化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安息香烷基醚作为光引发剂对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本体聚合的聚合速率用自动记录膨胀计进行了测定.引发活性按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羟甲基安息香甲醚、安息香和二苯甲酰单环缩乙二醇酮依次降低.引发活性的大小与上述化合物的α—取代基参与共轭效应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亲水性软接触镜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高亲水性的软接触器材料,其主要组分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安息香引发剂,紫外高压汞灯为光源,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探讨了聚合过程中HEMA与NVP的用量配比和添加剂甲葳丙烯酸酯类用最对材料的含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最佳配比为NV用量为60%,光引发剂安息香用量为0.2%,添加剂甲基丙烯酸酯类用量为10%,红外光谱和紫外谱定性说明了聚合物反应安全,  相似文献   

4.
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12个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它们均为新化全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它们的光引发性能,并和其它种类取代的噻吨酮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取代基的位置和结构对引发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成预聚体,筛选光敏引发剂、单体稀释剂,合成了一种高活性UV(紫外线)固化树脂。其固化时间达到10s左右。以安息香二甲醚为光敏剂的UV固化树脂,60℃贮存期达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安息香硼酸酯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并测定了其光引发性能与热引发性能。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光引发作用,但其热引发作用更为显著,是一种新型的常温热引发剂。分析了其结构、组成,并对导致快速常温热引发聚合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医疗电极用光固化压敏导电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和丙烯酸酯为单体,多官能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安息香醚为光引发剂,利用光聚合手段研制成一种新型压敏导电胶电极。探讨了影响压敏导电胶性能的因素。发现光引发剂的最佳用量为质量为0.5%;轻度交联和采用极性单体共聚,可有效改善压敏胶粘性能;共物中的烯酸的中和度增大,可提高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性得到具有光固化活性端丙烯酰基聚丁二烯(PBAC).将PBAC作为光敏树脂的低聚物与稀释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异癸酯(IDA)及光引发剂复配,通过光固化动力学确定最高效含量引发剂,并讨论不同稀释剂IBOA与IDA的相对含量对UVPB树脂力学性能、黏度、固化体积收缩率的影响,发现低聚物PBAC为1.44 mmol,稀释剂IBOA含量为49mmol,IDA含量为35mmol,光引发剂含量为5.5mol%时,UVPB树脂的性能较好,最终得到可用于SLA3D打印的传统型光敏树脂.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光固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红外光谱跟踪体系光固化反应过程中的双键转化,比较了不同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探讨了光固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反应规律。发现光引发剂a,a-二甲氧基-a-苯基苯乙酮和a-羟基-a,a-亚戊基苯乙酮的活性显著大于安息香乙醚;升高温度、增大入射光强和在氮气气氛中反应,可有效提高光固化反应速度和涂漠的最终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TAZ-110光产酸与间甲酚树脂、交联剂、红外吸收染料作为热交联CTP版材的感光体系组成物,通过研究TAZ-110在感光液中的浓度及交联剂的选择,得出浓度为2%的TAZ-110四氢呋喃溶液与交联剂HMMM与红外吸收染料、间甲酚树脂组成感光体系,提高了版材灵敏度和保存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蟾蜍松果体的形态特征,并了解松果体在生物节律中所起的作用,运用常规的光镜样品制备技术,对松果体的细胞形态及其在冬眠期、非冬眠期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松果体的额器及脑上体都具有与视网膜感光细胞相似的细胞,称之为类光感细胞,因而它们具有感受光的能力;同时,根据细胞结构的观察以及两者所处位置的不同,认为额器具有比脑上体更强的感光性能.通过冬眠期与非冬眠期的细胞形态学比较,可以看到额器及脑上体的类光感细胞外节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冬眠期可见额器的类光感细胞外节排列规则,但数量减少,而脑上体的类光感细胞外节排列明显不规则,内有很多小泡,呈退化状态.额器及脑上体支持细胞的细胞质和类光感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在冬眠扨亦有一定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额器及脑上体感光性能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是有差异的,脑上体在冬眠斯进入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光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工艺,在涂料、油墨、3D打印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光引发剂是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综述以市场中应用较多的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为例,从合成工艺、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对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芳基碘六氟锑酸盐、自由基光引发剂Irgacure2959及助剂配制成混杂光固化粉末涂料。用紫外光谱分析了引发剂的吸收光谱范围,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甲乙酮失重率的方法从转化率、热稳定性方面对混杂体系与自由基体系和阳离子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含量和不同曝 光时间对混杂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各体系的涂膜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混杂体系在 固化过程中整体转化率高于阳离子体系和自由基体系。混杂体系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曝光 时间为80s时固化效果最好,此时混杂体系固化膜凝胶含量达到87.7%,柔韧性为2mm, 抗冲击强度40kg·cm,硬度3H,附着力0级。相对于阳离子体系来说,混杂体系固化膜在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PETA)为活性单体 ,1173为光引发剂 ,制备了一种光聚合型耐溶剂丝印感光胶 ,感度为 4 0J/mm2 ,分辨率 <10 0 μm ,耐溶剂性好 ,脱版容易 ,满足现代丝印制版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紫外光固化涂料技术与抗静电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种由光敏树脂、光敏交联剂、光引发剂、抗静电剂等组成的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与紫外光固化性能的关系,并对抗静电剂种类和添加量与涂膜抗静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固化速度快,附着力强。涂膜抗静电性能优良,具有耐擦洗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3D打印光敏树脂,在同一3D打印机下进行光固化,其固化性能有所差异。采用临界曝光量和固化深度2个特性参数来表征光固化树脂的光敏性,探讨了临界曝光量和固化深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了临界曝光量和固化深度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光强和树脂的颜色对树脂固化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固化深度通常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临界曝光量也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浅色比深色树脂固化深度高,且所需临界曝光量更高。同时,固化深度随着光引发剂的浓度增加而降低;临界曝光量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7.
高固低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自由基引发剂、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高固体分、低粘度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其粘度在1000mPa·s以下,固体分高达65%~70%.研究了引发剂、链转移剂的用量及引发剂配比、树脂玻璃化温度对树脂粘度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发现,该树脂具有较小的分子质量及很窄的分子质量分布.经测定发现,用合成树脂配制成的涂料,其漆膜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铁-芳烃配合物引发环氧化合物阳离子光聚合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铁-芳烃配合物引发环氧化合物阳离子光聚合反机理,讨论了反庆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为n+1级反应,n为环氧化物与引发剂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快速成形专用的光敏材料,研究了光引发剂、稀释剂、树脂收缩、边界形变等因素对成形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扫描速度与四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了有关特性曲线及函数式。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酸十八酯为主单体,配合木浆纤维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聚合成高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的影响,测定了吸油率、保油率、缓释性及饱和溶胀度等性能,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土壤降解实验,测定其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