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桂北、桂东一带的“武陵蛮”、“五溪蛮”是瑶族和畲族先民.后来畲族先民迁移至广东凤凰山,到六世纪末七世初,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了畲族聚居区.广东博罗、增城畲族“山人”(ho22ne53)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自称为“山客”和“畲”(9ha33)的畲族语言,其语言的主体结构大多和客家话接近.将它称为“某地畲话”,就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一种独立于汉语方言体系的语言.畲族人(山客)出于对本民族的热爱,难以接受他们所说的话属于客家话.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感情.但是语言定性和划分归属属于语言科学范畴,作为语言科学工作者只能根据语言事实说话.不同地区的畲族所说的话和当地汉语方言或客家话有所不同,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十四信仰在畲汉两族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畲汉两族在陈十四传说的内容与陈十四信仰的形式上体现了同质性,但在陈十四传说的口述形式、记录文本以及民众对陈十四信仰的艺术展演上则表现出异质性.共同的心理诉求是畲汉两族对陈十四信仰趋同的重要因素;畲族对汉族强势文化的认同是畲汉两族陈十四信仰同质性的中坚力量;畲族民族意识的延续是畲汉两族陈十四信仰异质性的核心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以来,散居各地的畲族纷纷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原居赣闽粤边的畲族,是在畲、客长期互动以及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之后逐渐汉化的。其中王守仁在平乱中剿抚并用,重在教化,对畲民融入客家起了促进作用——这是畲民汉化的一种典型。而漳浦蓝氏家族的汉化,则是在周围汉族发达的经济、化影响下,族人攻习武,离开山区,住进城邑,告别了耕山种畲的生活,成为讲究礼乐教化的官宦人家或书香人家,因而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由于他们是通过福佬化的中介接受汉化的,所以他们汉化后演变成了福佬人——这是畲族汉化的又一种典型。  相似文献   

4.
畲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浙江省是畲族的最主要聚居地,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畲族人口共有371965人,其中浙江省就有148259人,占全国畲族总数的40%左右。畲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畲族人一般自称为“山客”,古称“輋人”或“畲民”。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1)古代百越后裔说,(2)武陵蛮(即五溪蛮)说,(3)南蛮说。据王克旺、雷耀铨、吕锡生合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0,(8)
景宁畲族自治县,在浙江省西南部。这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山很高很高,水很蓝很蓝。古老而纯朴的畲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历史上,畲族聚落以山地为主。闽赣交界的武夷山,闽东的太娃山、白云山,浙江的敕木山,广东的凤凰山都是畲族世居之地。畲族先民们依山筑寮为家,以拓荒为主,经营农林牧业和狩猎,随山散居,傍水而做,用游耕的刀刃将荒山岙治为垅地,给荒寂的深山带来人烟和生气。畲族之谓"畲",由来无从考证,但我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与畲字有关的称谓,如他们种的稻称作"畲禾"、种的玉米豆被称为"畲  相似文献   

6.
畲瑶两族大多傍山而居,长时间生活在山区辽阔、溪流回绕、气候温和湿润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而滞后的社会经济、鲜明而固化的民族意识、神圣而封闭的宗教组织、多边而开放的族际关系等人文社会环境,进而滋生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婚姻文化.因而,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两个层面来探讨畲瑶传统婚姻文化类同性的形成条件,不仅可以揭示出两个民族婚姻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考察两族“同源异流”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7.
畲族母语使用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4):113-116
地处福建东部的宁德市,历代以来一直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目前全市畲族人口近19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1/4。随着现代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通讯、传媒的普及,畲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调查,目前能较好地掌握畲语并流利地进行交流的不到闽东畲族人口的36%,从界定濒危语言的各项指标来看,畲语的使用功能已经处于比较危机的状态,而且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畲语使用功能衰退的趋势将越发明显,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福建华安被誉为中国的“古畲之邦”,因它地处漳州西北、九龙江北溪中游,历史上鲜与外界互通有无,因而形成了完整的畲族文化生态系统,现今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信仰和艺术。从特殊的地缘视角管窥福建华安畲族民歌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三个方面。其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主要内核,也为当今非遗民歌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实地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畲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而探讨畲语得以保留的原因。作者认为,畲族聚居地和家庭内部使用本族语是畲语得以保留的客观条件,畲族对母语的深厚感情和语言忠诚,则是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本族语使用人口稀少的民族,通常都对自己的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语言忠诚。在这种条件下,要保护一种濒危语言,首先它的使用者应当拥有自己的聚居地,同时,这种语言应当成为家庭内部和本族聚居地的主要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10.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11.
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完成各个系统间异构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语音交互畲语学习平台。对平台框架设计做了重点阐述,对畲族语言文化研究、畲族语料数据库构建、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畲语语音处理等关键问题做了说明。该平台在保护畲族语言文化同时兼具实用性与扩展性,对类似系统平台的建设具有示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老的会昌畲族音乐至今仍然激励着舞者意志,它不仅能陶冶畲族舞者的情操,创作出新毅“美呆了”的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而印象深凝的舞蹈动作离不开千变万化的音乐元素,节拍的轻重、韵律的协调变化直接对舞者产生情感和想象,畲族音乐舞蹈其本身就能激发起舞者创作灵感。该院创作生产的风情山歌剧《畲山情歌》,充分利用舞蹈动作语言和音乐元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进行创作,舞蹈美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被带入一个美妙境界,情不自禁带给舞者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3.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中国畲族一直到1949年之前,都在沿用这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畲族史》作为研究畲族文化的代表作,已于2010年1月出版。书中对“畲族民间文学”的论述,是畲族历史叙述的重要辅助,是研究畲族民间文学的范本,其论述繁简得当、事例典型,是作者民族情感的重要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被不断地消解或异化,文化生态链的良性运作机制断裂,村寨社会价值取向和村落治理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农民幸福感等均有深刻影响。应站在时代高度,从更深的文化建构层次上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文化乡愁",实现畲族歌言传统文化功能的回归,对畲族歌言文化生态进行现代性建构,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6.
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泊与祝英台这四部作品,享有“汉族四大民间传说”的美誉。这四大传说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在畲族地区,这几部作品与畲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地方景物和风俗习惯等结合,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情节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讲唱者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的差异性、再创作的随意性以及畲族所处历史条件和区域的不同,是汉族四大民间传说在畲族地区发生变异的内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台湾南岛语民族自古代至明清时期被泛称为“夷”、“番”;日本统治时期,被称为“蕃”、“高砂族”。学术界开始有六、七、八、九、十、十二等族的人类学分类。1945年以来,民族分类有新的发展,除有“山地同胞”、“原住民”等官方顽布的称谓外,“九族”分类得到确认,邵族、赛德克族重新被认定。历史上接受汉文化较多的“平埔”族群也将逐步被识别和认定。  相似文献   

18.
大树蛙     
今年4月7日,浙江省景宁县畲族村村民雷细庆在耕田时发现了一只特大的“田鸡”,于是将其带回家。村民们见了感到很新奇,连80岁的老畲民都说从未见过这样大的田鸡。雷细庆把它放在塑料桶内又加入浅水,当晚此蛙在桶边产了一团直径15厘米的卵泡,这令村民们更为惊  相似文献   

19.
浙南畲族山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PRED)的协调关系到整个浙南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人口的质量问题以及发展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对山区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制约了当地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构筑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继续调整和优化畲族山区经济结构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浙南畲族山区PRED协调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民族分布的基本情况两广地区,古称岭南,秦汉以前就居住着百越人。后来人们又称之为骆越、南越、僚、俚等。这些越族人的后裔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一地区,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垦祖国南疆。汉人在秦以前就有移居岭南的,秦汉而后则大量的进入这个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对于发展岭南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来居住在湖南西部地区的苗瑶民族,随着民族迁徙的历史浪潮而不断地徙居岭南。到了元明之际,岭南已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壮、瑶、苗、黎、侗、水、仫佬、毛难、京、畲等十多个民族的杂居区。大体上粤北、粵西、桂北是以汉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