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谈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本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至十五条列举了该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等11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对反向假冒、比较广告、新型混淆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等具有不正当竞争性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将这些行为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内加以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4.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文简称为《反不正当竞争法》颁行已历五年,该法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立法上的原因和其本身兼具市场行为法和市场秩序法的特点,使其与相关法之间难免出现适用条件难以分辨、竞合现象错综复杂的情况。本文以竞合现象的处理为核心,兼顾各相关法的适用条件,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功能协调。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种商业混同行为.商业混同行为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危害极大.然而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如不正当模仿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以及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混同行为等却因为法无明文规定而得不到有力的规制.建议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的规定,以完善竞争立法.  相似文献   

7.
王跃文案提出了作家是否属于"经营者"问题,虽然法院对个案已做了认定,但新型的不正当竞争却会不断出现,若一一对适用主体进行解释将增加司法成本。所以《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应从"经营者"扩展到"凡影响市场竞争活动之人"。另外,该案也反映了名人形象保护的必要性,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亦应增加一款专门规定予以保护,防止消费者对具备商业标识的名人形象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以竞争关系的存在为基础,若仅以直接竞争关系为前提,那么不利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但是如果不顾及竞争关系,那么市场秩序将会遭到破坏。因此对竞争关系做出客观的界定是必要的,在承认直接竞争关系的前提下,部分间接竞争关系也可以作为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刘烈泉 《科技与经济》2000,13(6):34-34,40
市场经济是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配置的,如何保护正当竞争,打击和扼制不正当竞争,是建设和繁荣市场经济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于我国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竞争是指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别人比优劣、争高低、论输赢、决胜负的角逐活动。市场竞争则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在共同的市…  相似文献   

10.
禁止混淆是Trips协议和我国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所规制的商标权利范围底线,国外立法对“混淆的可能”的规定可资借鉴,通过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在制止混淆方面的对比,明确法律保护商标和商业标识权利人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杨玲  程月凤 《科技信息》2006,(2):237-238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十分普遍,形式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商业贿赂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本文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社会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敏 《科技信息》2008,(11):177-177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于1993年,至今已有15年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行规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距离,暴露出许多问题,执法工作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它的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把竞争的重心放在了商业符号意义的塑造上,而淡化行为是一种旨在获取免费广告的行为,它同时也会对商业符号的意义造成稀释.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淡化行为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立法宗旨之一的同时实质上并未将消费者利益保护具体化。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会给消费者利益带来隐性损害,《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必要加强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其对策是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商业秘密”这一法律术语,“商业秘密”应当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详细的论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行业屏蔽视频广告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近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构成要素和适用场景颇具争议。2022年11月2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试图将无正当理由拦截、屏蔽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内容、页面的行为认定为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屏蔽视频广告行为的违法性认定还远未达成共识。“劳动专有权”自然法思想赋予了视频网站排他性的独占权,破坏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的稳定。在对屏蔽广告行为进行正当性考量时,司法实践中存在抛却合同条款下的权利义务和忽视衡平视频网站、用户、屏蔽方三方利益的倾向。结构视频广告的“免费视频服务+增值广告业务”商业模式,甄别不同单边市场存在的竞争冲突,加强合同双方合意机制的约束,能够有效纾解此类案件中的行业发展与用户便利冲突。  相似文献   

17.
李振选  程美英 《科技信息》2008,(11):169-170
反垄断法关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共同点是引导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序、健康的竞争,反对不择手法、欺行霸市的竞争;不同点是反垄断法是针对行业霸主而言,防止行业垄断、操纵市场价格、获取暴利,反不正当竞争法是针对所有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竞争不但不能违法,而且不得有损社会道德良俗;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互补。  相似文献   

18.
吴潇玮 《科技资讯》2008,(4):176-176
商业秘密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于具有竞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一种垄断。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合同法》乃至《刑法》中规定了商业秘密保护条款。然而由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隐秘性和复杂性,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相对困难。司法救济途径对商业秘密权属人的保护力度也不够。这样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较大。所以,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研究,推动司法实践在这方面的进步,对于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防止恶性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贿赂"一词往往被作为一种腐败现象而与犯罪、违纪联系到一起,常常认为查处贿赂行为是检查、纪委或监察机关的职责,对商业贿赂比较陌生.其实,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规定商业贿赂的,即商业贿赂行为首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问拟从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商业贿赂民事责任的依据、责任主体、责任性质、责任形式,望能够对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着重于如何使《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在商业贿赂法律责任体系中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构筑起防范商业贿赂的一道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