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13)C—NMR对苯的氯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首先用(180°~τ~90°)n脉冲序列测定各种叔碳原子的自旋—晶格驰豫时间T_1.利用合适的权函数。用峰高来代替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不仅是准确可靠的,而且方法是简单方便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新疆昭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和青海祁连地区 3棵树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的长期趋势 .研究发现 ,新疆昭苏和青海祁连序列有较为相似的趋势 ,而均与新疆阿勒泰序列有明显的不同 .分析表明 ,树轮δ13 C序列趋势之间的地区差异主要与树轮δ13 C的“林冠效应”有关 .说明在利用树轮碳同位素序列来重建大气 CO2 中的δ13 C变化历史时应选择森林郁闭度低或树冠伸出了整个林冠的树木样品 .  相似文献   

3.
应用交叉极化、魔角旋转、边带金抑制和偶极相移技术,可以从固体~(13)C核磁共振谱中区分出非质子碳的信号。本方法为复杂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煤、生油岩干酪根等的结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13C-NMR技术测定了几种国产沥青的化学组成,对沥青中各种类型的碳进行了归属,计算了沥青的芳碳率,研究了芳碳率与沥青质量的关系.通过对沥青老化过程中芳碳率的变化及不同类型碳的规律变化的考察,进一步讨论了沥青的老化机理.沥青蜡含量与碳谱特征区域的吸收峰面积有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3C-NMR技术是研究沥青的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个小型黄酮类天然产物~(13)C NMR数据库及检索系统.系统中存有200多种黄酮类天然产物的~(13)C NMR数据.具有名称、分子式、结构和化学位移等多种检索途经.还可进行全谱图匹配和相似物图谱的寻找.检索结果中,图谱信息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直观,能有效地辅助人们对黄酮类天然产物~(13)C NMR图谱的解析及归属.也为总结该类化合物的。~(13)C NMR图谱规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7.
对辽河断陷盆地内陆湖泊相下第三系沙三下部地层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此地层中碳酸盐δ13C严重正异常,并根据其特定的地质背景,进行了成因探讨.结果表明,沉积有机质经成岩演化后生成油气经历了成岩作用、深成作用和变质作用三个阶段.在成岩作用阶段,地质聚合物丢失部分13C同位素,在深成作用阶段残余母质中相对富集13C,变质阶段生成甲烷的δ13C值增大.同时还提出了与有机质分解油气生成有关的孤立封闭盆地δ13C异常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8.
用~(13)C—NMR方法研究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液体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和微观结构。结果指出,丙烯腈单体主要以BAB三元组形式存在,并给出了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固体高分子在磁场中的行为.用固体高分辨~(13)C 核磁共振(NMR)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结晶聚乙稀的多相结构.利用化学位移、各相中弛予时问T_(■e),T~(2■)的不同和不同的脉冲序列对结晶、界面、非晶相成分能够分别进行选择性观测.对定量测出的各成分量进行了讨论,并得到界面相厚度,和Flory 最近提出的格子模型理论计算值比较的结果说明:从较低分子量及稀溶液结晶的聚乙稀界面层厚度值和Flory 理论计算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对采自气候为非限制性因子地区的柳杉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比 δ13 C进行气候响应分析。用排除法消除大气二氧化碳中δ13C的变化对柳杉树轮δ13C变化的影响后,建立残差年序列RE,并结合西天目山气象站的气象记录,分析了树轮δ13C年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西天目山地区树轮 δ13C的高频振荡与 11、12月最高气温的平均值,1、2、3月降水总和以及6、7月降水总和显著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季风对该区的影响大小。可见气候非限制性因子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年序列同样可以作为气候变化指针。  相似文献   

11.
12.
DEPT技术在~(13)C NMR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13)C核磁共振信号的灵敏度,而且可以区别CH、CH_2及CH_3的信号。笔者在不增加新的脉冲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对~(13)C的DEPT去耦谱的编辑,除了能指别CH_3、CH_2及CH的信号外,还实现了对季碳信号的指别。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氨基酸是生命系统中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分子中的氨基酸是金属离子重要的配位体之一。我们测定了甘氨酸、精氨酸等六种氨基酸与金属离子Zn~(2+),Cd~(2+),Hg~(2+)的~1H和~(13)C NMR谱,从而探讨它们的配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前后,氨基酸的~1H和~(13)C谱的化学位移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此可揭示过渡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形成配合物的配位点,进而可研究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成键规律。  相似文献   

17.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total carbonate (TC) in Xifeng Ioess-paleosol sequence have been studied. The δ^13CsoM values vary from -23.8‰ to -20.2‰, which are higher in interglacial than in glacial stages. Contrary to δ^13Csoi values, the δ^13CTc values vary from -8.5‰ to -3.6‰ and are lower in interglacial than in glacial stages. The differences (△δ^13C) between the δ^13CsoM and δ^13CTc values vary from 14.1‰ to 19.4‰. Our results from the Xifeng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dicate that the △δ^13C values represent the ratio of primary carbonate (PC) to secondary carbonate (SC). The △δ^13C values were high in the loess stages, and the maximal PC-to-SC ratio can reach 6:4. But in the paleosol stages, the △δ^13C values were low, with a small proportion of PC. The △δ^13C values in Ioess-paleosol sequence also indic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dust to the loess sediment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because the dust contains the PC.  相似文献   

18.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及~(13)C-NMR方法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在浓硝酸中的反应。发现PEEK在浓硝酸中发生硝化并有轻度的氧化发生,结晶PEEK比无定形PEEK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