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会议于1993年10月18日在江苏无锡市召开全国第七届会议,这次会议经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审定发表的论文有310篇.其中学科的专题综述9篇,新抗筛选53篇,基因工程24篇,生物合成、分离提纯71篇,药理、临床126篇,农抗26篇.这是一次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融科研、教学、生产、药检、临床和农用抗生素为一体的一次盛会,反映了我国该领域的新进展.从这次会议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药物和微生物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已经从原来的仿制研究,进入到创制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有些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现在我国对抗生素的研究,不单单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而且不断在创制新的微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前列腺肥大等中老年多发病.还可以用抗生素来杀农作物害虫、家禽家畜的寄生虫以及农作物生长促进剂,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其中象新抗筛选、微生物药物的研制、抗生素的分离提取等等,尤其是跨领域的科技合作,更是成果累累,十分引人注目.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传统中药新功能开发,从多种中药中筛选出一种具有显著抗生素增效作用的岭南传统中药——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其有作为抗生素佐剂的潜力。本文从细菌抗生素耐药现状分析、抗生素佐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猴耳环作为抗生素佐剂的研究进展这三个方面,结合本团队的研究成果,对猴耳环作为抗生素佐剂的现状作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电化学分析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兽药、农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及其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关于抗生素检测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近20年来抗生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抗生素电化学检测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节省筛选抗生素的工作量,减少重复筛选率,本实验以常规筛选模型中的指示菌为出发株,经物理化学诱变,筛选出七支突变株,它们对临床上最常用的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醇类,大环内酯类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显著不同,可构成一抗生素筛选模型。经检验证明通过这一模型能初步判别微生物所产抗生素的类群。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创制的新抗生素之江菌素,是我国“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亦是我国第一个专利授权的新抗生素。日前,之江菌素在农业部的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属世界首创。  相似文献   

6.
经过四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人们发现的已知天当抗生素种类已超过9000种。因此在筛选工作早期,对于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得到的抗生素物质进行详尽的理化特性分析和化学结构鉴定,已成为抗生素研究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效液相层析、紫外、红外光谱测定、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理化分析技术和精密仪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这项工作的效率,并且使新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析鉴定发展成为高度专门化的研究技术。然而在新抗生素理化特性和分离纯化研究的初步阶段,许多经典研究方法如抗生素的纸层析,电泳分析,硅胶薄层层析和化学基团显色分析等仍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根据这些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到被测定抗生素物质的基本理化性状,还有助于设计新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得抗生素纯品,为进一步详尽的理化分析研究打下基础。本文将介绍使用常压纸电泳和硅胶薄层层析方法,对S-系列农用抗生素的化学基因解离特性和组份分析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农用抗生素学术会议1991年11月4日至7日在浙江桐庐召开,会上交流的74篇学术论文和12篇综述,全面反应了近年来农用抗生素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现本文分三方面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抗性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抗性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抗生素抗性组学的内涵、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抗性组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这有助于促进国内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用抗生素是一种低毒高效的微生物源的新农药。它作为一种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农药问世后,广为人们所重视。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几乎都建立了农用抗生素的开发机构。其中尤其是日本,差不多每年都有灭虫治病的新抗生素出现。我国目前亦开始重视农抗的开发研究,今年6月19日到2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2000年农用抗生素规划研讨会,全国有20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他们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是药物创新和产量提高的必要前提,PCR技术、基因文库的构建及标记探针的筛选、异源宿主的表达和染色体步查等方法,常用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载体系统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基因克隆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是药物创新和产量提高的必要前提,PCR技术、基因文库的构建及标记探针的筛选、异源宿主的表达和染色体步查等方法, 常用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载体系统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基因克隆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翠华 《科技信息》2013,(9):452-452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抗生素药物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还能提高牛奶产量,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残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而至。研究发现,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是诱发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关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现状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某些抗生素的内吸性,筛选出可使黑松幼苗组织抑制B619菌的抗生素溶液浓度;进行了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影响的试验,在非无菌条件下,用松材线虫对幼苗接种。结果表明用抗生素溶液增养的幼苗未发生萎蔫,而用无菌水培养的幼苗均出现萎蔫病状;同时试验后检查抗生素溶液培养的幼苗,发现其组织内均有活线虫存在。这一结果不仅进一步说明了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而且首次用试验证明了通  相似文献   

14.
所谓滥用抗生素,是指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使用。近些年来,我国在抗生素的使用上确实到了滥用的地步,虽屡禁而不止。终使我国已成了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细菌生物膜与抗生素耐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也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揭示,抗生素的耐药问题除了与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有关外,还与致病菌在人体内以生物膜(biofilms)的方式生长密切相关.生物膜是细菌粘附在物体表面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结构性的膜状复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细菌分泌的胞外基质和细菌菌体.生物膜的形成显著增强了生物膜内细菌对抗生素、化学杀菌剂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结合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膜的发生发展,阐述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重点讨论了细菌生物膜类感染难以根除的原因和对抗生素耐药的可能机制,并根据其特性对细菌生物膜类感染的防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其使用量的逐年增大导致污染程度的加深,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弄清近岸海域中抗生素的分布特点,减少残留抗生素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样品比对等方法,研究了近岸海域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探讨了抗生素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海洋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开展敏感区域污染状况调查,探讨抗生素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路径,开发降解去除抗生素的方法.(2)建立和完善低浓度抗生素含量分析方法,掌握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弄清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点.(3)研究不同种类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归宿.(4)开展海洋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分析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抗生素的基本分类及其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以及几种常见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等几个方面,指出抗生素联合使用的利与弊并存,并进一步提出研究方向,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蒽环类抗生素的化学筛选与早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定性的方法,对34株放线菌进行了化学筛选,其中8株产生蒽环类抗生素。根据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硅胶薄层层析等性质,对这些抗生素进行了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19.
铜绿微囊藻对5种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链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G418和卡那霉素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这5种抗生素都较为敏感,其中尤以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抑制效果最好,它们完全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浓度都不超过1.0μg/mL,而氯霉素、G418和卡那霉素对藻细胞的致死浓度也不超过10μg/mL.这说明5种抗生素均可作为铜绿微囊藻遗传转化的筛选压力.  相似文献   

20.
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文兵  王锦  段学辉 《江西科学》2004,22(4):293-296,300
到目前为止,链霉菌是微生物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菌种,据报道,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每年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几乎呈现指数增长,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增加幅度下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一条S形曲线,比对数方程预测的曲线要平缓得多,在不断优化参数后为这条曲线建立1个较好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估计链霉菌中还有多少没有被发现的抗生素,同时也便于预测不远的将来新抗生素产生的趋势。此模型估计在这类菌种中能产生的抗菌化合物的总数量约100000多种,而这只是迄今为止未发现抗生素中很微小的一部分。曲线中斜率的减少是由于筛选方法的减少,而不是由于新抗生素的枯竭,如果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在近10~20年内斜率将会趋近于零,但如果不断地探索新的筛选方法,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发现新抗生素的速度是不会下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