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分离式离合器使用性能的分析,发现了分离式离合器存在的缺点.针对分离式离合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增加制动式行星齿轮离合器,并对制动式行星齿轮离合器的性能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DCT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模式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建立起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归纳车辆起步时离合器传递转矩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规律,实现发动机恒转速起步.制定1挡单离合器及双离合器同时接合的起步控制策略,并针对大油门急起步情况制定了2挡单离合器和双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针对车辆爬行起步时容易造成摩擦片温度过高的缺点,制定双离合器交替滑磨的爬行起步控制策略,并应用积分分离PID算法仿真实现对目标车速的跟随.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同时接合的起步控制策略使两个离合器共同分担总体滑磨功,有利于提高离合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动变速器成本高、油耗高、维修复杂,而手动变速器操作复杂,驾驶员易疲劳的问题,研发了自动离合器系统。用电动机构取代离合器踏板功能,而保留其它原有操纵机构。把电动机旋转运动转化为控制离合器总泵的直线运动,通过离合器工作泵间接控制离合器分离叉,从而控制离合器分离、接合。自动离合器系统将自动挡和手动挡相结合,不但可以自动变速,又保留变速杆。自动离合器系统有成本低、维护方便、富有驾驶乐趣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风式气胎离合器相比老式气胎离合器具有许多优点,目前石油钻机中广泛使用通风式离合器。通过对通风式离合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能较好地发挥钻机离合器的使用效率,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促进技术装备的发展,为石油钻井机械装备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ZJ4O-L型石油钻机的离合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中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零部件,必须具备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以及操纵轻便等功能;这不仅需要离合器具有一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而且涉及离合器与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以及整车的匹配问题;目前国内离合器生产厂商只进行离合器零部件测试评价,而不具备离合器整车测试评价的能力;文章根据汽车离合器的各种使用要求,并对公司的SRV、MPV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统计,提出了离合器整车的测试评价方法,以便对离合器与整车匹配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建立重型车辆在动力换挡过程中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滑摩状态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减小离合器实际换挡中的换挡冲击和滑摩功,根据车辆换挡前后的车速及将要结合的离合器的扭矩储备系数,通过数字比例溢流阀调整离合器油缸内的压力来控制档位离合器和方向离合器的接合顺序完成动力换挡。整车试验的充/放油油压曲线验证了数字比例溢流阀在PCM的控制下根据车速和离合器的储备系数来决定湿式离合器结合时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王新军 《科技信息》2009,(5):80-80,100
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必备的一个重要总成。本文试图通过讨论轿车离合器的故障分析,研究离合器故障现象、原因、探索离合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离合器的维修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汽车离合器结构的演变过程和世界著名膜片弹簧离合器制造公司概况,并分析了推式与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特点、优缺点及其应用。最后指出,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第三代汽车离合器。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压电陶瓷离合器的结构,给出了这种结构的离合器的初步实验结果.文中给出了这种新形离合器的结构图,分析了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离合器是一种耗能少、接合速度快、输出转矩大的离合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装有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控制问题,根据起步过程的性能评价指标,在综合考虑驾驶员的起步意图、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离合器的接合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智能控制的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策略,确定起步过程中的离合器目标压力,根据离合器目标压力与实际压力值的误差,设计基于FCMAC的离合器压力智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以单位滑摩功和平均温升最小为目标的行星变速箱换挡离合器的优化设计,建立了换挡离合器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离合器进行了二维温度场分析,给出了计算实例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材料和结构工艺2方面分析了石棉TB880E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离合器摩擦片的失效原因,选用了半金属基摩擦材料替代石棉树脂摩擦材料,摩擦片结构采用粘接加铆接形式,工艺流程采用干法工艺,包括热模压圆环、热处理、磨平面及内外圆、加工铆钉孔等工序,研制出了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小的半金属摩擦片取代石棉产品。  相似文献   

13.
对于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系统承载复杂,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的现象,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算法,以某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转速工况下,研究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的温度响应及热应力响应。研究表明,在不同转速工况下,摩擦片达到热平衡的时间基本相同,离合器系统达到热平衡时间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摩擦表面和非摩擦表面的温度上升及下降趋势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某车辆的湿式换挡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参数耦合下湿式换挡离合器的滑摩特性.基于多体动力学和Hertz接触理论,在ADAMS软件中建立和验证离合器动态分析模型,仿真研究接合油压、摩擦副主、从动件初始转速差、摩擦因数,以及摩擦片刚度等因素对湿式换挡离合器滑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接合油压,增大摩擦因数、摩擦片刚度和摩擦副主、从动件初始转速差,可以有效改善湿式换挡离合器滑摩特性.  相似文献   

15.
热失效是混合动力汽车湿式离合器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摩擦副滑摩过程中具有高度非线性,同时摩擦副温度场受到多个参数影响。为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搭建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对滑摩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初始转速、接合油压、对偶钢片厚度和摩擦衬片材料等因素对摩擦副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考虑离合器摩擦系数变化及离合器性能衰减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车辆起步过程动力学模型,以车辆起步过程冲击度、滑摩功和起步滑摩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获得了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最优传递转矩。针对离合器摩擦系数变化及离合器性能衰减对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压力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离合器压力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以实现对离合器最优传递转矩的跟踪。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鲁棒控制策略能够在离合器摩擦系数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对离合器最优传递转矩的有效跟踪,跟踪误差不大于0.02 N·m,且能够适应摩擦性能衰减导致不同寿命阶段摩擦系数的不同变化规律,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策略相比具有更精确的控制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乘用车离合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摩擦片式离合器在设计过程中,对比较重要的基本参数,过去一直采用初选、后校核的方法,需反复修改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很难获得最优结果。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Fmincon函数对其基本参数进行优化,可以迅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优化设计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改善工艺的有效工具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CGL-1 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可以对2.5t以下轻型汽车离合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试验。其特点是运用差动运动原理,使试验转速可以达到轻型车离合器较高的起步转速,以较好地模拟离合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该试验台由计算机控制,进行数据的实时检测、处理、显示及存储,从而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车用高速多片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流固耦合运动会引起摩擦片与钢片的轴向碰摩,使其产生较大的带排转矩,降低车辆传动系统工作效率.考虑摩擦副与间隙旋转流场之间的耦合运动关系,建立了摩擦副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摩擦片与钢片碰摩过程,构建了摩擦副轴向碰摩模型,进而求得带排转矩.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下的摩擦副非线性运动响应和带排转矩,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离合器转速的增加,在某一临界转速,摩擦副间发生轴向碰摩,摩擦副由稳定运动状态转变为混沌运动状态,此后离合器带排转矩随离合器转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过大的摩擦因数变化率可能引发离合器控制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摩擦因数变化率的可靠性补偿控制方案.利用SAE#2试验台,在不同输入转速、油温、油压下,完成了摩擦副摩擦因数试验,获得了摩擦因数随工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摩擦因数变化率建立了失效评价模型,并设计了补偿模糊控制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摩擦因数变化率较大的高温重载工况下,改进后的控制算法有效延长了离合器接合时间,提高了离合器摩擦副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