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文章用三点法对宿县矿区地温数据进行校正,并通过井下稳定实测数据进行修正,获取可利用的地温基础数据,进而研究矿区地温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矿区中部地温梯度大多为2.2~2.8℃/hm,局部地区地温出现正异常;矿区西南和西北地区地温梯度较低,多数低于1.9℃/hm,并出现负异常;同一水平上,矿区西南部地温较低,东北部地温较高,而中部地温比较稳定呈过渡趋势,从矿区西南部到东北部地温逐渐增加;矿区地温主要控制因素是矿区构造、松散层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东非裂谷盆地地温场复杂,特别是E油田内部地温梯度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油藏流体性质和开发策略。深入分析油田测试资料后认为,地温梯度在平面上呈分区性,垂向上呈分段性,常规研究方法难于刻画此特征,基于此,探索了一种能精细表征油田内部地温场差异的方法——分区分段回归法。利用该方法对E油田复杂地温场进行了精细表征。结果显示,浅层地温梯度平均为6.10℃/(100 m),平面上由南往北呈减小趋势;深部地温梯度平均为1.53℃/(100 m),平面上由南往北呈增大趋势。沉积是平面地温梯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区域地温场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钻井测温数据及前人研究结果,编制了四川盆地1000,2000,3000和4000m四个特定深度的等温线图,以及中、新生界陆相地层地温梯度等值线图。通过对该区岩心放射性含量数据的搜集和样品的测定、地层生热率的统计和热导率的估计,并且辅助数值模拟计算,认识到四川盆地区域地温场的特征与本区区域构造特征相关,除此以外,个别局部地温较高地段可能还与基底中放射性元素的局部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5.
施尚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838-4842
在研究沉积型盆地地下热资源的分布过程中,经常通过对地温梯度的研究来确定地下的热分布情况,而不是研究大地热流的分布,但是在研究地温梯度的过程中,经常将不同深度下计算的地温梯度放到同一平面中进行比较,这样就会给实际的研究造成错误的指导,地温梯度与计算井段的深度是密切相关的,要将地下的情况放到平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就必须将不同深度下的地温梯度规一化到同一深度面上讨论,现提出一种解决的办法,即规一化地温梯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从岩石力学性质分析入手,以山西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气储层的实际地质情况为例,探讨了构造应力场、地温场、压力场对煤储层渗透率分布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应变控制着储层裂隙的发育规律,地温场通过控制煤岩的力学性质而改变应力场的作用效果,而随着压力场作用增强,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多旋回沉积盆地地温场与烃源岩演化--以苏北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恢复苏北盆地古地温场,进行热演化史研究,确定主要的生烃时期。方法 在盆地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分析等技术。结果 苏北盆地新生代具有多旋回盆地演化的特点,地温梯度呈降低趋势,古近纪40~45℃/km,新近纪30℃/km左右;烃源岩演化经历了早期生烃、中期生烃停滞、晚期生烃3个阶段。结论 烃源岩成熟度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而与现今地温梯度无关;渐新世持续18Ma的三垛抬升运动是造成苏北盆地烃源岩演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夏季运行地温场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济大学某实验室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对地埋管换热区地温场及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了地源热泵系统夏季运行地温场的变化特性以及地温场变化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累计运行44 d,土壤平均升温幅度为0.64℃;不同深度测点温度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120 m深度地温几乎无变化;换热区土壤地温恢复速率为0.14℃·100 d~(-1);随着换热区土壤温度的升高,地源侧进出水温差降低幅度为0.87℃,机组性能系数亦随之降低,系统换热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南北过渡带中部河南省信阳城区1961-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逐月0~20 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统计学、Mann-Kendall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57 a信阳城区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1961年以来信阳各层年平均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2) 1961-2017年信阳各层年、季平均地温周期多以2~4 a为主,且秋季和冬季周期现象明显;(3) Mann-Kendall分析显示,5~20 cm地层年均地温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突变,而0 cm地温却于20世纪末发生由冷转暖的转折;(4)信阳浅层地温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0 cm地表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EASY%Ro法是一种能与现今Ro垂向分布达到最佳匹配的古地温梯度的反演热史分析法,涉及到重要环节是约束条件的最优化计算。计算发现,EASY%Ro得到的地温梯度史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反演地质时间段的早期。根据三角函数古热流模型简化而来的三角函数古地温梯度模型,将该模型用于EASY%Ro法求解古地温的约束条件中,使求得的古地温梯度称为—连续函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地温梯度在地史上的连续起伏变化,克服了以往单独用EASY%Ro求解古地温梯度时多解性问题或不确定性,具有唯一性,有效避免多解性,得到的古地温梯度为连续可导函数,更符合古地温在地史的变化特征。经在松辽盆地王府断陷使用得出王府断陷地温梯度史大致分成3个阶段,断陷期(火石岭组~营城组)的由高地温梯度到低地温梯度的下降阶段;拗转换期至坳陷期(登娄库组至嫩江组的)的地温梯度缓慢上升阶段;反转期的稳定地温梯度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武陵山片区127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法等分析了片区博物馆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片区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型,集中分布在县级行政区域;4大类型博物馆数量相对均衡,每个类型都存在高密度分布区;以国有博物馆和无级别博物馆为主,其中无级别博物馆呈集聚型分布.影响片区博物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为了优化武陵山片区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从深入挖掘资源、响应市场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借助旅游产业优势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松花湖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10月,对吉林松花湖叶绿素a的分布、变化特征及与相关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总磷、温度、溶解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松花湖不同采样点叶绿素a浓度差异显著,并且上游向下游递减,表水层较大,垂直分布呈单峰变化,最大值一般出现在2~4m;松花湖已经局部富营养化,磷为限制性营养因子.温越层对叶绿素a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遵义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研究了151个取至贵州省遵义地区12个市(县)的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背景含量及与各市(县)总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遵义地区各县(市)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介于0.8~251 μg/kg,从单个化合物的检出情况来看,主要以二环、三环和四环PAHs检出率较高,其中四环以苯并(a)蒽,苯并(b)蒽及屈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1.7%,38.1%和34.4%.三环PAHs中以菲与蒽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7.1%和30.5%,具有两个环化合物以芴与苊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1.1%和27.8%.遵义地区各县(市)表层土壤PAHs检出特征虽大体相同,但其含量却有较大差异,其中遵义县∑PAHs的含量最最高,平均为74.5μg/kg,最低为绥阳县为13.74μg/kg,各采样点平均16种PAHs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绥阳县、湄潭县、桐梓县、仁怀、务川县、余庆县、凤冈县、正安县、习水县、赤水县、道真县和遵义县.各县∑PAHs含量的差异与该县市空气与废水排放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71,表明贵州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能源物质的燃烧和PAHs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迁移,但土壤处于较低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县域基础上,以各贫困村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福建省2201个贫困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的贫困村密度总体上呈现出东北部高、西部略高、东南部低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山海区域间差异较大的空间格局,包括一个核心集中区和多个相对集中区;在内部关联格局上,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贫困村比率高的县市在空间上集聚;地形海拔、到所在市中心的距离和路网密度显著影响福建省贫困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因素的作用效应不同。研究结果为福建省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项目开展2组钢管桩试桩现场试验.根据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和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研究承载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超长大直径桩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综合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对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沉积、层序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砂体空间展布特点与主控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并细分为4个长期旋回;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辫流坝、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是其主要成因砂体,不同成因砂体的展布特点与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有关;超长期基准面旋回早期以陆上辫状河道沉积为主,随着基准面上升,水下砂体出现的频率增大;长、中期旋回控制着砂体叠加样式转变,切叠式厚层砂砾岩体多发育在旋回的底部或顶部;在短期旋回上升过程中以形成平原地区河道砂体为主,而随着基准面下降,沉积作用则向前缘地区迁移,形成反韵律河口坝砂体。  相似文献   

17.
康滇地轴铀矿化在形成时代、矿化特征、矿化成因上均与我国其他地区区别明显,其中四川省攀枝花大田地区是康滇地轴铀矿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近年来通过开展物探测量、钻探工程揭露及室内综合研究等工作,在矿区内共发现了Ⅰ号、Ⅱ号及Ⅲ号铀矿化带,铀矿体主要产于Ⅰ号铀矿化带中,铀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分布.本文根据含矿围岩类型并结合矿化特...  相似文献   

18.
以公布的1513个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法、变异系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和叠加分析法等方法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特色小镇在地理空间上呈东密西疏的布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其分布均衡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中部地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虽特色小镇个数最多,不同省份间数量差距较大.②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分布密度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形成了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为代表的多个高密度集聚区.③地形平坦、海拔较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特色小镇分布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实用的黑白CCD相机,由于受到诸如光源的不均匀性、光敏单元本身响应差异、暗电流及偏置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友度均匀的目标,可能会输出强度不均匀的图像,这将对后续图像处理中的目标特征提取及测量不利。针对此问题,对影响黑白CCD平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通过获取暗本底图像数组及标准白图像数组对图像进行校正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阿克库勒地区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的分析,对三叠系进行体系域级别的沉积特征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3种沉积相,7种亚相,水上分流河道、水下主分支河道、侧缘分支河道、河口坝、补给水道、辫状沟道,远端席状砂7种砂体类型。确定了不同时期砂体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坡折型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正常辫状河三角洲3种砂体分布模式。认为古地貌对区内砂体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