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高原自21世纪以来连续发生了多次大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和四川汶川8.0级、2010年青海玉树7.1级、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大震.这些地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开展过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并观测到震中附近可靠的重力随时间的变化.本研究综合利用地面绝对重力、相对重力资料,通过对多种重力观测资料的整体处理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大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震易发生在与构造活动块体边界有关联的重力变化正、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重力变化等值线的拐弯部位,构造活动块体边界是物质变迁和构造变形差异运动强烈的地带,易产生剧烈重力变化,积累应力应变而孕育地震.(2)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与东昆仑断裂带交汇附近, 2008年汶川Ms8.0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 2008和2014年两次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与康西瓦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零值线及梯度带的拐弯部位,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与甘孜-玉树断裂上,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在具有显著重力变化的塔藏断裂和岷江断裂构造活动断裂带附近.(3)重力资料对青藏高原2001年以来发生的7次大震均有较好反映,地震前震中区及其附近观测到明显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及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可能是地震孕育过程中观测到的重力前兆信息.根据重力资料显示的异常变化,对2008年于田Ms7.3和汶川Ms8.0、2013年芦山Ms7.0、2014年于田Ms7.3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均进行了较准确的中期预测,尤其是震中位置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地球自转运动与新疆灾害性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大伟 《科学通报》1990,35(8):619-619
新疆地处欧亚板块的中南部。它受到南面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挤压的影响,使新疆成为一个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内陆地震区,列居全国第三位。新疆自有历史记载的1600年到1988年,新疆发生包括3次M_s≥8.0级大地震和18次7.0—7.9级灾害性地震马宗晋等人在研究内陆地震的动力问题时,曾认为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应考虑为全球地震活动的一种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刘德富 《科学通报》1986,31(12):917-917
著名的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M=8.3级)发生至今已近80年。为探讨其发生原因,本文研究了该次地震前后的气象变化,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地区震前确有气象异常。其变化特征与作者对中国华北地区邢台、唐山等地震所做的气象变化分析结果十分相似。因此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通过监视气象变化,有可能预测某些突发性强震。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的巨震活动有可能趋向平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道一 《自然杂志》2005,27(1):8-10
本文依据700年时间尺度中国大陆巨震资料和百年时间尺度亚洲7级大震资料的总体变化,提出中国大陆8级巨震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信息有序性(可公度性),未来20~30年,甚至于50年,中国大陆巨震活动有可能趋向平静.应用同一思路和方法,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地区发生的8.7级特大巨震的信息有序性.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的连续GPS观测资料为基础, 结合其他全球GPS观测资料, 计算了2004年12月和2005年3月发生在苏门达腊岛9.3和8.7级巨大地震的同震位移场. 2004年地震的同震永久位移的影响范围达6000~7000 km, 并呈现波状起伏的特征. 2005年地震的同震位移主要局限在震中区附近, 可能只是2004年地震诱发的强余震.  相似文献   

6.
洪汉净 《自然杂志》2011,33(5):266-270
1990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和1991年菲律宾皮那图博火山喷发,引发了菲律宾海板块西缘的活动。全球板块运动以及相应的地震、火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大地震活动以南半球为主, 发生了2004年苏门答腊Mw 9.1大震(Mw是矩震级),2010年智利Mw 8.8级大地震。火山活动也有类似表现,两个VEI≥5(VEI是火山爆发指数)的喷发都发生在南半球。2011年日本仙台东发生Mw 9.1级大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世界地震活动的格局。考虑到1933年日本三陆大震后的图像,日本弧大震可能没有完全改变全球活动格局。  相似文献   

7.
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为低角度逆冲型单侧破裂.余震区呈WNW-ESE展布,长轴约170 km,短轴约60 km.余震空间分布不均匀,主震和强余震分布在余震区两端,中部余震稀疏,这与8.1级地震矩释放主体区一致.7.5级地震发生在8.1级地震余震区的东部边缘,8.1级地震对其具有显著的触发作用.8.1级和7.5级地震发生在尼泊尔1505年和1934年两次大震之间的8级地震破裂空段上,1870年以来至本次地震前该破裂空段内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存在6级地震背景空区.这次地震前13年,形成长约590 km的5级地震空区,震前19个月空区被打破.8.1级地震序列发生在5级地震空区的中部,其东、西两侧仍有较大范围没有发生地震,库伦应力计算表明8.1级地震对其东西两侧断层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考虑到历史地震的离逝时间与复发周期,认为1934年地震破裂区再次发生大震的危险性较小,而1505年地震破裂区发生大震的危险性增大.2005年巴基斯坦M_w7.6和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的发生,表明喜马拉雅地震带已经进入了一个7级以上地震相对活跃的时段.  相似文献   

8.
蔡祖煌 《科学通报》1985,30(24):1891-1891
念青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位于中国板块与印度板块间的地缝合线附近,属切穿花岗岩质层的基底断裂。在这条断裂的西藏羊八井段附近,1951年11月18日和1952年8月18日曾相继发生8.0级和7.5级两次强烈地震,说明该段断裂现今仍在活动。为了解其现今活动深度,并为了解在地缝合线的这个部位是否有地幔物质上涌,我们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cripps海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1505年木斯塘M w~8.2级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内,是自1950年察隅M w~8.4级地震以来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上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为更好地理解这次地震,本文综述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背景、断裂组合构成和几何形态、历史强震分布和破裂范围、现代小地震活动性特征、强震孕育的基本模式、震间加载和同震位移的空间互补性.在简单介绍同震破裂的断面初始解基本特征基础上,初步讨论了这次尼泊尔地震与喜马拉雅带特征型地震的关系,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比较,以及低角度逆冲地震破裂的地表出露和对区域地震危险趋势的指示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下半年国际新闻纷纷聚焦于“地震”8月17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9月21日我国台湾南投市发生7.6级地震之后又发生7.0、7.1级余震造成数千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9月30日墨西哥发生7.5级地震10月16日美国洛杉矶又发生7.0级地震11月12日土耳其再次发生7.1级地震一时之间.人们谈震色变地震预报离我们有多远地震预报的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首先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建立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现场研究和基础性实验理论研究;日本1964年开始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加强地震观测和预报的基础研究,重点确定地震预报方法;美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9.0级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特征及该次地震前日本海沟附近地震活动特点:①本次特大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前震序列具有空间分布集中、低b值、震源机制一致的特点;②主震后0.5h先后发生最大余震7.9级和次大余震7.7级,其后强度迅速衰减,主震后半个月和1个月左右余震出现起伏增强活动.本次地震为双侧破裂,主震后5h,余震区展布在长500km、宽300km范围内;3月12日后余震区长轴略有扩展,约600km;③9.0级地震震前9a,震源区附近出现了中强以上地震的显著增强活动,增强区范围大体与余震区相当.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近期四川地区为什么发生多次强震?川滇地区未来的强震又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本刊特约地质学家范晓老师给我们讲讲这次泸定地震的背景情况。泸定6.8级地震显示川西强震活动欲静未止  相似文献   

13.
2015年4月25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区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发生了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震前GPS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显示,喜马拉雅地震带整体表现为15.94±1.82 mm/a的压缩特征,同时还具有分段活动特征.此次地震发生在速度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分界带,该处最大主压应变率的量值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并非最大.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揭示了尼泊尔MS 8.1级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形特征,分别有9和6个测站观测到明显的水平向和垂向同震位移,其水平分量的运动方向整体表现为南向运动,位于震中东南侧的3个测站垂直分量表现为上升,其余测站为下降.中国境内距离震中最近的5个测站的垂向同震位移显示,此次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的沉降量约为4mm.依据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场,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方法反演震源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反演结果表明最大滑动量为6.84 m,滑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加德满都附近及其以北区域的下方,这可能是造成加德满都地区具有较大破坏的原因之一,该滑动分布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利用此滑动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矩为8.21×1020 N m,对应的矩震级为MW7.9.  相似文献   

14.
2022年,中国大陆西部地区接连发生多次6级强震.1月8日青海门源MS 6.9和9月5日四川泸定MS 6.8左旋走滑型地震均造成了显著的财产损失,后者更造成了百余人伤亡.地震前,依据中国地震局在两震中周边地区观测的重力数据获得了区域重力变化.结合此前多个典型地震前重力变化,该变化可能表明2021、2022年在青海门源、四川泸定及其附近地区会发生强震.两次地震实际震中与不同年度预测的地震危险区中心距离均不超过55 km.这两次地震前地表重力正、负变化均围绕震中相间出现,重力变化总体呈现四象限分布特征,且震中破裂区处于重力无变化区域.两次地震前重力变化与震源机制对比表明:四象限重力变化分布的正变化区对应于震源机制显示的压缩区、重力负变化区对应于震源机制显示的膨胀区.该发现有助于地震前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18年南澳大地震(M=7.5)震中区的地震地质考察和记录史料比较研究分析,该地震震中位于北东东向滨海断裂带与北西向黄岗水断裂带的交汇处,地震所产生的北东东向逆冲断层和北西向张性断裂反映了地震的震源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北东-南西向拉张;烈度X度极震区为-呈北东东向和北西向延伸的“X”型面状分布,发震构造属北东东向与北西向相交切的断裂构造型式,以北东东向的滨海断裂带为主,北西向的黄岗水断裂为辅.根据穿越震中区的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的最新研究成果,滨海断裂带为一个上下连续倾向南东的低速破碎带,断裂带西北侧为正常型陆壳,厚30km;断裂带东南侧为减薄型陆壳,厚25~28km.滨海断裂带为华南亚板块与南海亚板块的分界断裂,是南海东北部的重要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滨海断裂带与上地壳下部的低速层的交接构造部位形成南海东北部的重要应力集中带和应变能积聚带,是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来,连续发生的海地、智利地震举世瞩目。智利大地震后不过10天,便震情不断:中国台湾高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又相继发生了里氏6.5级以上的强震;其中3月6日一天,全球就发生了4次地震,尤以中国唐山的2次3.1级和4.2级的地震,让人想起了34年前的大震,令人不寒而粟。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20日,我国雅安芦山地区发生7.0级地震,这是继汶川地震后,四川境内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运泰教授,请他为大家解读雅安芦山地震引人关注的问题.问:汶川大地震后,时隔5年,雅安芦山地区再次发生地震,请问四川为什么地震多发? 陈院士:不单是四川,云南、青藏高原等地都是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四川处在青藏高原的东北,以龙门山为例:龙门山东面是成都平原,西面是松潘-甘孜地块.龙门山之所以会隆起,是因为印度板块朝北偏东的方向相对于欧亚板块运动.这个运动造成了喜马拉雅山,造成了青藏高原.当喜马拉雅山升高到现在的海拨8000多米,当青藏高原升高到现在的五六千米的时候,便逐渐地慢了下来,不再像原来那样快地隆升.可是,一方面,印度板块还继续向北偏东的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印度板块和喜马拉雅山下地壳中可以缓慢流动的物质在北面受到昆仑山断裂带的阻拦,所以只能被迫改变方向,向东偏南方向运动,并且带动其上的地块向东偏南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发生在智利Coquimbo的M_w8.3级地震是一个典型的俯冲带地震,其大小、破裂滑移分布与利用震间期GPS观测得到的智利南部俯冲带闭锁模型一致.利用反投影方法得到的破裂过程初步解显示,这次地震的破裂由震中(约25 km深)向浅部传播,并且这次地震破裂的能量辐射与频率明显相关,与2010年发生在Coquimbo地震破裂南部约50 km的M_w8.8级地震的观测结果一致,表明这部分俯冲带的断层性质随深度存在着系统变化.这次2015年8.3级地震的震前及同震观测资料将对地震破裂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提供一个难得的模型约束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是发生在喜马拉雅弧形地带的逆冲构造系内,是20 km深处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或拆离层)的上盘发生破裂,并引发一条向上逆冲断裂活动,这条逆冲断裂可能是主边界逆冲断裂(MBT)的再活化,或是一条新断裂;这是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移动(4 cm/a)与亚洲大陆挤压的结果;地震导致MBT南、北的上地壳楔抬升;地应力的释放将导致其东边或北侧地段地震的活动加多;喜马拉雅弧形地带大震的周期可能为50~60年,新地震发生在弧形地带内的临近发震地段内,是专家早已推测的将要发震的地段;喜马拉雅弧形地带是地震监测力量薄弱地带,从"一带一路"建设角度讲今后应加强监测工作,寻求地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临近强震发生前,震源区变得极不稳定,在震中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或许会对微小的应力变化敏感.为了考察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Ms7.8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是否存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显著相关的地震活动,利用舒斯特(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根据1970年1月~1976年6月期间发生的ML≥2.0级地震,研究了地球自转与唐山Ms7.8级地震前发生在其破裂区及其附近地区中小地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用P值来评估,P值越低表示相关性越显著.就不同震级范围内的地震分析了P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唐山Ms7.8级地震前ML≥2.5级地震存在低于1%的P值,80%的地震发生时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处于加速状态.进一步分析了较大空间范围(33°~44°N,113°~122°E)内,在研究区内P值处于最低值期间的空间分布,发现低于2%的P值集中分布在唐山Ms7.8级地震破裂区的东北端部.另外,唐山Ms7.8级地震发生时,地球自转速率刚经历了1次季节性变化的加速过程,处于极大值附近.因此,地球自转加速对唐山Ms7.8级地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