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多效唑)对油桃生长、生理动态变化和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或土壤施入PP333,均可显著地减小油桃单叶面积,增加叶片厚度;抑制新梢生长,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促进花芽的形成。其中叶面喷施PP333表现药剂吸收利用率低,发挥作用前的“呆滞期”短(15d左右),抑制新梢生长的持效期也短(1.5~2个月),而土施PP333则表现药剂吸收利用率高,“呆滞期”长(25~30d),持效期亦长(达一年之久)。此外,本文还对PP333在桃树上的施用方法、时期和剂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PP333对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PP333对水仙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PP333处理的水仙植株明显矮化,花大,叶绿素含量和成花率高,观花期延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S3307和PP333对水稻苗期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50mg/kg的S3307和200mg/kg的PP333浸水稻种24小时.结果表明:S3307和PP333都起到了降低株高,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了叶片电解质的外渗率,并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从而提高了膜的稳定性,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且S3307的活性高于PP333.  相似文献   

4.
PP333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佘小平李忠歧丰胜求冯毅(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43岁,副教授)文献[1]报道了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有增强植物抗旱、抗盐性的效应,但其对植物抗冷性影响的研究还不多[2],对黄瓜等喜...  相似文献   

5.
PP333对花生营养器官的形态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多效唑(PP333)喷施花生对植株性状、茎叶形态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能抑制花生主茎生长,节间缩短变粗,一级分枝数目增多,茎维管束长度变短,宽度增加,叶片变短,厚度增加,叶肉栅栏组织也增厚,叶片表面细胞变小,密度增大,气孔变小,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减少,抑制叶绿体发育.  相似文献   

6.
复合多效唑对菊花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菊花植株喷施2000mg/L复合PP333后,对其生长有显著抑制效应,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增加,茎尖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提高,叶片中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香石竹上进行了土施和喷施生长延缓剂控制植株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PP333、TIBA、Pix均能抑制香石竹的生长,并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显著,其中以PP33350mg·L-1处理盆栽观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株高和生长速率降低,侧枝数和花量减少,花期提前,对花色和花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蚕豆开花初期用500mg/L的多效唑(PP333)进行叶面喷施,有明显的矮化作用、株高比对照降低35.4%,单位叶面积于物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至生长后期 维持较高水平,叶片束缚水含量提高,自由水含量降低,产量增高。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大豆化学调控诱导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黑农33大豆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时期用多效唑(PP333)处理后,大豆植株矮化,茎粗、节间缩短、结荚高度下降,叶质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强,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和酶活性明显优化,因此生长发育功能加强,器官衰老延缓,表现产量提高,种子内蛋白质含量增加,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怀地黄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及其生长调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怀地黄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再生植株的生长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BA1mg/L(单位下同)+NAA0.1的组合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2,4-D2+NAA2的组合有利于根茎愈伤组织的形成;(2)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再生植株的最佳组合为6-BA1+NAA0.01;(3)PP333对再生植株的生长调控具有良好的效应,PP3331处理后,再生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  相似文献   

11.
在膜下滴灌棉田,通过滴灌系统将多效唑PP333 随水土施对棉花进行化学调控。研究表明,多效唑随水土施可有效地控制植株生长,矮化节间长度,增加单铃重,提高衣分率。施用多效唑可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与叶面喷施缩节胺相比,每公顷增产籽棉447 .6 kg,增产率10 .38 % ,每公顷净增收463 .4 ~1 670 .9 元  相似文献   

12.
芦笋组织培养生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取生长势一致的芦笋顶芽2~3mm,接种在添加不同浓度KT和IBA两种激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当IBA浓度为1mg/L,KT浓度为0.02mg/L时,生根率可达到90%.另外,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芦笋品种生根情况差异明显.添加NAA0.1mg/L或PP3331mg/L可促进难生根品种生根,改善生根情况.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热塑性弹性体(FU)用量对PP/FU共混物及碳酸钙用量对PP、PP/FU(90/10)的填充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U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P低温脆性,提高冲击强度。添加适量经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对PP共混物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有棉花滴灌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棉田,通过滴灌系统将多效唑PP333随水土施对棉花进行化学调控。研究表明,多效唑随水土施可有效地控制植株生长,矮化节间长度,增加单铃重,提高衣分率。施用多效唑可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与叶面喷施缩节胺相比,每公顷增产籽棉447.6kg,增产率10.38%,每公顷净增收463.4~1670.9元。  相似文献   

15.
闵炜  陈志萍 《江西科学》2009,27(2):219-223
在试管中诱导金边瑞香芽苗生根,要同时添加NAA和IBA或NAA和IAA才能形成良好的根系,添加足够的蔗糖对提高生根率,增加每株生根数和根的长度都至关重要。通过对6种生根培养基比较,确定1/2MS+NAA0.5mg/L+IBA0.5mg/L+3%蔗糖为最佳的诱导生根培养基,平均生根率达84.6%。  相似文献   

16.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围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7.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转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8.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章姬"匍匐茎尖为外植体,采用添加不同生长素的MS培养基,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茎尖在MS+BA0.5 mg/L+GA0.2 mg/L培养基上能很好地诱导不定芽形成,诱导率95%;在继代增殖培养基MS+BA2 mg/L+NAA0.1mg/L中增殖系数较高,为3.5;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活性炭3g/L生根率可达90%;将生根瓶苗炼苗一周,移植至草炭土和蛭石(2:1)的穴盘内,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并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9.
报告一种新的植物生长抑制剂生物活性鉴定法一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下胚轴试法,该试法以浸渍法处理吸涨2h的油菜种子,26℃黑暗保温53h后测定结果,以10μg/ml的检测浓度可将10种已知抑制剂的活性准确多分开来。检测ABA、S07和S08的线性浓度范围均为0.001~1μg/mL,PP333为0.1~1μg/mL。它与某些经典试法的反应灵敏度相当或更高,且更加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花吕开唇兰原球茎与丛生芽形成,生根与移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BA诱导下,不带顶芽的外植体比带顶芽的外植体容易形成原球茎和丛生芽,但诱导率高低与BA浓度关系不太;NAA是影响组培苗生根的关键因子,IBA和大量元素用量对生根率影响不大,但添加IBA和使用全量MS有利于生根苗发根和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