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流磁场作用下弥散硬化埃林瓦合金中的负△E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延昌 《科学通报》1991,36(5):386-386
一、前言 铁磁性金属和合金的杨氏模量E由于试样被磁化而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E效应.在弱磁场范围,试样因磁化其E值减小或△E/E为负称为负△E效应.文献[1,2]研究了纯金属Ni在直流和交流磁场作用下的负△E效应,文献[3]研究了直流磁场作用下弥散硬化  相似文献   

2.
谭延昌 《科学通报》1989,34(9):710-710
一、前言 Fe-Mn基合金由于在低于反铁磁转变点T_N产生因瓦和埃林瓦效应,加之该类合金不含或少含贵重稀缺元素,在研制无磁低膨胀和无磁恒弹性合金中一直受到重视。在合金成分确定的情况下,冷变形压下量和回火温度对扬氏模量及温度系数影响的系统性研究,至今见之不多。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冷变形和回火对Fe-Mn基合金的△E/E-T曲线影响,为选择最佳制备工艺在室温附近的一定温度范围内获得无磁恒弹性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当利用星际分子射电谱线进行成图时常常可以发现,在银河系中巨分子云复合体表现出成块性质。这样典型的巨分子云复合体是由一些各种尺寸和质量的个别的巨分子云组成的集合体,它的总质量可达到10~4M_(?)。这样的巨分子云复合体的平均粒子数密度是很低的,≈50cm~(-3),这暗示着气体小的体积填充因子。巨分子云复合体的结构在本质上可能是分层次的,高密度区域只占居低密度区域的一个小的范围。结构的特征和气体分布的性质,是在控制巨分子云复合体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Cepheus OB 3巨分子云复合体就是一个银河系中典型的巨分子云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可以利用磁场来控制化学变化吗?就在不久前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绝对否定的。不错,在科学文献中时而出现过有关磁场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报导,但是每一次在精细的检验时都没有被证实。否定磁场影响化学变化的可能性有何依据呢?问题在于实际上一切重要的化学变化都是由一组比较简单的(所谓“初级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复杂过程,它们的速率总是由这些简单反应当中最缓慢的所限制。但是众所周知,只有那些预先获得足够大能量的化学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等)才能参加这样的反应,它们通常在热运动过程中储存能量(对于工业中绝大多数重要的化学反应来说能量充裕的粒子正是以这种办法形成的)。但是,必需的能量同样能够因吸收光子而获得(例如,在地球大气层中,一系列重要的化学变化就是沿着这条途径进行着)。大家熟知,化学粒子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能量是很小的,与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相比,通常只占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所以曾认为磁场实际上是不应该影响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5.
铁尖晶橄榄石中的次近邻效应和占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科学通报》1997,42(1):72-75
橄榄石是地壳和上地幔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地球过渡带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它可以转变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尖晶橄榄石.以往曾对尖晶橄榄石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早期的研究表明,尖晶橄榄石γ-Fe_2SiO_4和Ni_2SiO_4以及Co_2SiO_4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有少量Si原子(2%~8%)占据左八面体位置上.后来,傅平秋等使用X射线衍射和M(?)ssbauer效应方法发现,27.5%的Si原子占据在所测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铁尖晶橄榄石的八面体位置上.我们使用M(?)ssbauer效应方法,对5个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铁尖品橄榄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铁尖晶橄榄石中次近邻效应的存在,并给出了Fe和Si离子在铁尖晶橄榄石中的占位.  相似文献   

6.
Hirsh(1952)首次报道一名雷达工作人员,在1500~3000兆赫(MHz)频段、100毫瓦(mW)/平方厘米(cm~2)功率密度微波辐射下,一年以后产生了双眼白内障。从那以后,微波的生物效应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许多研究者的生物效应实验,常获得各自不同的结果,长期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张纯祥 《科学通报》1995,40(11):1030-1030
Sch(?)fer等人用重离子O~U能量从1.5~19.5 MeV/u轰击E.Coli B/r和Bs-1生物样品,测量了它们的重离子失活截面,观察到了截面随入射离子的能量减小,阻止本领增加而减小的现象,即Thindown现象.最近,Katz和Zachariah所做的10MeV/u由He至Ar的离子对E.Coli作用截面的计算表明,E.Coli是一次击中探测器,报道的是对低原子序数和低LET离子的辐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Thindown现象并不出现.由于E.Coli一类细菌的构造远比哺乳动物细胞简单,所以研究这些细菌的辐射效应显得更有意义.Thindown效应对辐射作用模型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哲 《科学通报》1987,32(3):204-204
热激活电子非局域化和次近邻效应是矿物化学中最令人感兴趣和最活跃的领域。具有电子非局域化的矿物经常表现出反常的光学和其它物理性质。它们的穆斯堡尔谱常常显示出一些在Fe~(2+)或Fe~(3+)独立存在时所不能发现的新的特征。已经在赤铁矿-钛铁矿固溶体、黑柱石、迪尔石和Fe-Ti石榴石的穆斯堡尔谱中观测到这种现象。矿物中次近邻效应是  相似文献   

10.
FeCrSiB纳米晶薄膜中的纵向和垂直巨磁电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宜华  陈晨  栾开政  张林  颜世申 《科学通报》1997,42(10):1062-1065
材料的交流阻抗随外加直流磁场的改变而变化的特性称磁阻抗效应.199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毛利佳年雄教授等人最先报道了这一现象.最初对这一效应研究得最多的是具有零或负磁致伸缩系数的钴基非晶态软磁合金细丝,特别是长度只有几毫米的小尺寸细丝.当丝通以高频电流时,丝两端感生的电压振幅随沿丝长方向所加外磁场强度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无磁滞效应,是快响应、高灵敏度的.对这种特别大的磁阻抗效应人们称之为巨磁阻抗效应.在趋肤效应可以忽略的低频情况下,阻抗中的电阻分量受外磁场影响很小,交流电压的磁场关系主要来自细丝的电感分量,因而这时称巨磁电感效应.由于巨磁阻抗效应在交流磁传感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所研究的材料品种已扩大到非晶薄带和薄膜中,而纳米晶合金薄膜中的巨磁阻抗效应至今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从《磁场镇痛效应的实验研究和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一文,可以看到用磁场疗法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的疗效是显著的。磁场镇痛效应的研究不仅具有临床上的实用价值,而且对磁生物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因原理出发,探索了数学和物理学出现的趋同效应,研究了科学中的“趋同效应”和“同源辐散”,同时用模糊数学做了研究,并把“趋同效应”和“同源辐散”用在与科研中方法关系和新途径探索上,提出了创造性科研应重视的新的研究途径,得出了一些对创造性科研很有益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地震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中的土层增幅和波的多重干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研究复杂地震灾害问题时不均匀介质中土层增幅率和地震波多重干涉效应对于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 在数值模拟中, 首先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 使用了由地表微动矩阵观测结果而得来的高精度地震波速度结构. 又运用地表浅层40 m深的钻孔岩(土)芯结构的地质和地震波速度资料, 进一步分析了浅地表土层对于地震波地面运动增幅率分布的影响. 揭示了重灾区地表土层对地面运动增幅率的非线形关系特征. 在地质结构特征分析基础上, 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日本神户地震灾区地面运动SH波分量加速度波形. 波动方程数值模拟解法中使用了错格实数傅里叶微分算子的拟Fourier谱微分法. 地面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土层的增幅率和地下速度结构特征对地面加速度波形及其最大振幅分布有很大影响. 由数值模拟地面运动结果与该区的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建筑物倒塌率关系的分析可知, 模拟所得地面加速度波形最大振幅与建筑物倒塌率的分布极为一致. 远离地震断层的建筑物的两重峰值倒塌率也和加速度的峰值吻合. 利用模拟的瞬间地震波不均匀多层介质中空间传播快拍图像分析了两重地面运动峰值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结果表明两重峰值的地面运动可能是由基岩表面传入沉积层表层的次生面波和沉积层中体波干涉形成了第1次地面运动峰值; 表层下层通道波次生的面波与体波干涉形成了第2次波动干涉, 导致了第2个地面运动峰值. 这表明了波的多重干涉与地下结构有关. 由此可知详细分析土层增幅率和与地质结构相关的波的多重干涉现象对于用地面运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震灾害及建筑物倒塌率分布特征是十分有益的. 地质构造和结构的调查研究, 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对于地震波传播和抗震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范乔  刘宏迪  孙彤  赫荣乔 《科学通报》1999,44(6):637-642
将hNGFB基因插入甲醇营养性酵母P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HIL S1和E .coli表达载体pET 15b中 ,相应转化P .pastorisGS115 (Mut+,His- )和E .coliBL2 1(DE3 ) .在不含组氨酸平板上生长的酵母转化子通过PCR进一步筛选阳性克隆 ,P .pastoris重组菌株的蛋白电泳表明发酵液中有特异表达带 ,扫描分析占细胞外泌总蛋白的 14 .4% ,Westernblotting证实该分泌蛋白具有hNGF的免疫活性 .E .coli重组菌株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 .电泳扫描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量的 10 .3 % ,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具有免疫活性 .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N, N-二甲基[60]富勒烯吡咯碘盐C60(C4H10N+)I-溶于四氢呋喃和水的两组分混合溶剂中时有明显的溶剂化显色效应. 相应的紫外-可见吸收谱随四氢呋喃和水混合溶剂组成的改变也有显著的变化. 发现浓度和温度对单体状态的C60(C4H10N+)I-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影响, 而对聚集状态的C60(C4H10N+)I-的稳定性影响很小. TEM和AFM测定证实了有聚集态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