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未来社会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基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培养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从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建华 《科技资讯》2014,(29):125-125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2005年8月"王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共有成员20余人,其中共产党员15人、衢州市"115"人才1人、省公司人才2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1人。作为衢州电力系统党员创新领军团队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王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秉承"创业、创新、创造"的团队精神,通过对技术成果和学习成果的共享,公司依托工作室这个平台团队学习攻关,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STEAM教育理念及其优势;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及其建设理念;提出了开设创新创业研讨课,建立“多元-协同”的工作室人才培养路径,打造工作室品牌效应,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的工作室建设目标;总结了助力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打造追求创新理念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完善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工作室示范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供了高效的实施平台,为新时代师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竞争激烈程度地加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层面,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依托工作室开展本科生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优良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在研究本科生创新团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依托工作室组建本科生创新团队的意义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对团队组建后如何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育优秀团队等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7,(6):70-73
为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培育,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团队内涵出发,面向解决当前一些大学生创新团队培育的地方高校内部及外在环境的制约因素,提出管理专业化、激励高效化、培育系统化等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生创新团队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模式以教师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创新项目开发与实现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毅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竞赛,使学生具备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能力,通过深化开放学习、自主管...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对于提升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发挥着关键作用。从个体创造力与团队整体特性的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众创空间如何影响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这一核心问题,探究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与机制,为科学高效地发挥众创空间的孵化作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以入驻高校众创空间的172个大学生创客团队共1296名大学生创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众创空间影响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的3条路径及影响机制,即众创空间能够直接显著地影响团队创新绩效,还能通过成员创造力的中介路径和团队创造互动过程与团队凝聚力组成的链式中介路径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基于实证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众创空间提供的软、硬件支持不足,且团队特征的异质性能显著影响众创空间平台支持效果;(2)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3)团队规模、成员学校及学科来源结构会影响众创空间与大学生创客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路径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是国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本项目组"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创业项目,在市场调研、同行业走访、实践教学等各环节的实践运作中,项目组成员获得的不仅是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同时也极大的激发和燃烧了内心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该文将对"金话筒缤纷个性小主持人培训工作室"项目组的实践操作内容与感悟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18,(11):42-44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平台,是目前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围绕一个平台、抓住两面接合、设定三层架构、执行四年培养、开展五类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以创新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等为抓手,实施个性化的双创教育,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英  倪晓宇 《科技信息》2009,(35):15-15,138
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阐述了组建工科学生创新设计团队的前期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组建方法以及相应的团队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托高校"前孵化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参与创新活动的3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知觉到的高校创新团队师生关系中,具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即师生间在认知、行为和态度上的"相互卷入和积极反应"、"平等信任尊重"和"相互冲突和消极反应",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师生关系状况总体良好,不同性别、生源、学业、任职情况等大学生知觉到的高校创新团队师生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为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改善师生关系,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7,(1):98-100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还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建立完善的长效培养机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建立团队长效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科技竞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激励机制、创新基地、团队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曹峰  陈天宇  郝夏雨  肖蕴华 《科技资讯》2014,12(23):223-223
大学生创新项目给予学生一个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平台,笔者结合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践,总结了在项目中的收获和切身体会.认为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创新指导的重要作用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指导队伍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指导团队建立模式及教师创新指导的实效激励机制,为高校各类创新平台的高效和科学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喻亮  姜艳丽  唐鑫  罗鲲 《科技信息》2010,(29):I0193-I0194
培养研究性学习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团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创新团队建设长期坚持的最大亮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新兴的教学实践活动,能起到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使高等工科教育更好地为培养面向新技术变革的新型信息人才而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室模式开展本科生研究性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文章指出建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是大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研究性教学最好的参与模式。文章介绍了在开展学生知识拓展辅导、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申报科研立项及参加各种竞赛等活动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已经广泛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论证工作不够完善,创作实践基地较少,科技创新作品成果转化率不高。因此,应调整原有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外部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内在创新素质的培养,开设创造学课程,纳入课程考核体系,突破单一专业的限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面向在读本科生设立的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就其中的创新训练项目而言,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选择课题,独立设计研究方案,亲自组织项目实施的系统训练,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亲身实践,对项目的意义和选题方法加以论述,同时对于如何推进科研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