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爱珍 《科学通报》1986,31(13):1025-1025
昆虫的细胞质多角体病毒是双链RNA病毒群中的成员之一。细胞质多角体病毒含有10双条链RNA基因和核酸复制酶。文献[2]已报道了核酸复制酶可以以基因一复制酶的形式分离出来。核酸复制酶含有三种蛋白亚基,表现了较高的RNA多聚酶和转甲基酶活力。  相似文献   

2.
王启松 《科学通报》1986,31(3):239-239
制备寡聚核苷酸通常用化学合成和酶促合成方法,以及将多聚核苷酸进行部分碱水解或用专一性核糖核酸酶部分酶解多聚核苷酸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化学合成方法虽然可以合成任意碱基顺序的寡聚核苷酸,但由于它需要对核苷、核苷酸进行化学保护,因此周期长。将多聚核苷酸进行部分碱水解或部分酶解虽然方便、快速,但产率很低。这是因为这种方法所得到的产物实际上是一  相似文献   

3.
4.
生命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生命同外界之间具有境界膜。生命存在于为这境界膜所隔离的微小环境下。现在的生物细胞膜组成以脂质和蛋白质为主。第二,生命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即具有产生的后代同自己相似的自我保存能力,这功能基于DNA携带的遗传信息。第三,生命具有自我维持功能,换句话说,就是能进行代谢活动。在现在的生物中,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顺序是: DNA 转录 RNA 转译蛋白质这就是著名的中心法则。现有的生物都以这样的顺序从DNA生物合成(转录)RNA的,但最近有人认为在最初生命诞生时不用DNA、而是以RNA作为遗传信息体的。其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RNA(如mRNA、rRNA、tRNA等)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关系密切,同DNA则无直接联系;2.DNA是RNA糖部分2’-OH的还原,就是说可以从RNA进行生物合成;3.DNA的生物合成过程中需要短链RNA引物;4.小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大病毒是DNA;5.RNA病毒的逆转录酶也许是留有从RNA到DNA过渡期痕迹的化石;6.NAD和FAD那样的RNA诱导体作为辅酶参与酶作用;7.在前生物合成系统中,低聚核糖核苷酸比低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更容易被合成;8.在RNA中有的具有酶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5.
1970年坦明(Temin)和巴梯莫尔分别发现,在RNA肿瘤病毒成熟体中存在反转录酶。反向转录产物DNA(前病毒)整合于受侵染的细胞基因组中,可保持遗传信息的传递。1972年希尔(Hill)等人用RNA肿瘤病毒诱发肿瘤细胞的DNA作转移感染的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支持了前病毒假说。能够在试管内合成完整的前病毒,显然更有利于分析RNA肿瘤  相似文献   

6.
罗晓星  杨静华  R.Rabinovici 《科学通报》2002,47(20):1556-1560
A至I RNA编辑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遗传信息修饰新机制,它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某些转录后的前mRNA必须经过A至I RNA编辑才能生成结构和功能正确的蛋白质。研究发现在内毒素刺激下小鼠肺、脾、胸腺和淋巴结等器官中RNA编辑酶活性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强,编辑酶活性在4-6h到达峰值,其增高活性的维持可以达16h。内毒素刺激后,自小鼠肺脏和脾脏分离出的mRNA中肌苷的数量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多,经过校正计算后的结果显示,与对照时间点的结果相比,内毒素刺激使pI增加达4.5倍。由于黑色素瘤细胞中内源性RNA编辑酶活性极低,由该细胞核失控转录出的RNA中的A几乎未受到编辑,然而将该RNA与小鼠胸腺提取物共同反应后,RNA中发生A至I编辑反应,这一编辑反应在内毒素刺激后的胸腺提取物中明显增强。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刺激条件下,众多基因受到A至I RNA编辑的调控,并且提示RNA编辑酶可能在急性炎症时的调控免疫系统功能和调控基因产物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适应RK13细胞的兔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期构建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全长cDNA分子的基础上, 利用SP6 RNA聚合酶系统, 在体外转录合成了病毒RNA. 用转染试剂将病毒RNA导入RK13细胞, 12 h后可见明显致细胞病变(CPE), 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在RK13细胞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的产生. 将收获的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RK13细胞, 仍然能产生明显病变. 大量收取细胞培养物, 经差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后,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RHD病毒粒子. 结果表明,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了可适应于RK13培养的RHDV, 为将来研究RHDV的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等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王晓红  叶寅  王苏燕  田波 《科学通报》1997,42(4):438-441
<正>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柔丝病毒组的典型代表,其基因组由4种ss-RNA及相应低含量的4种dsRNA组成,其中,RNA1为负链性质,编码RNA多聚酶;RNA2~4均为双义编码性质(ambisense-coding strategy)。为研究该病毒RNA非编码区等调控元件在病毒基因组双义表达过程中的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扩增出覆盖RSV RNA2 5′末端非编码区、vRNA2OrFT区、基因间非编码区及vcRNA2 ORF部分区域的REPI片段(1 159bp)。将此扩增产物克隆于载体pGEM-7Zf(+)的Sma Ⅰ位点上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9.
王启松 《科学通报》1981,26(1):46-46
由于T_4 RNA连接酶的应用,酶促合成多核苷酸已取得很大进展。不过,这些反应都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在液相中反应为充分利用酶的活性是有利的,但它仍旧存在着分离周期长、操作损失大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们尝试了用固相法酶促合成寡聚核苷酸。所用载体为Sepharose(4B),它预先被溴化氰活化,再与8-(6氨基己基)-氨基-3′腺苷酸  相似文献   

10.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79,24(16):756-756
家蚕后丝腺里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编码丝蛋白,mRNA与若干核糖体相连形成多聚核糖体,成为合成丝蛋白的功能单位。保幼激素类似物喷布于家蚕五龄幼虫体表,可增加蚕丝产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增加后丝腺中多聚核糖体的含量,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于促进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基因表达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对简单的原核细胞(如细菌)的研究。原核细胞中,基因的DNA首先转录为被叫作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相应的RNA分子,然后,mRNA又指导充当细菌细胞的酶或起结构成份作用的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则与细菌大不相同。例如,有些科学家发现,真核细胞的许多基因的某些核苷酸顺序,在相应的mRNA中不能找到,它们被称为插入或间隔顺序。  相似文献   

12.
安绍健 《科学通报》1992,37(10):932-932
2-5A合成酶是干扰素抗病毒、抗细胞增生过程中的关键酶。由它催化合成的2-5A能激活细胞中的RNase L降解病毒mRNA及细胞rRNA,从而起到抑制病毒增殖与细胞增生的作用。病毒感染、注射干扰素或poly(I)·poly(C)能诱导人体内白细胞产生2-5A合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柔丝病毒组的典型代表,其基因组由4种ss-RNA及相应低含量的4种dsRNA组成,其中,RNA1为负链性质,编码RNA多聚酶;RNA2~4均为双义编码性质(ambisense-coding strategy)。为研究该病毒RNA非编码区等调控元件在病毒基因组双义表达过程中的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扩增出覆盖RSV RNA2 5′末端非编码区、vRNA2OrFT区、基因间非编码区及vcRNA2 ORF部分区域的REPI片段(1 159bp)。将此扩增产物克隆于载体pGEM-7Zf( )的Sma Ⅰ位点上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分离物与日本分离物的REPI片段具极高的序列同源性。将REPI片段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JW2的P_RP_L启动子下游,经温度诱导,获得了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一、流感病毒的细胞内感染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感染易感宿主时,病毒核糖核酸(RNA)就侵入细胞.细胞的合成机构逐渐接受病毒RNA的指令,不再合成本身的核酸和蛋白质,只产生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因此,很快死亡,同时释出大量毒粒.而后者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杜沛  王奇慧 《科学通报》2023,(36):4943-4947
<正>在现代生命的中心法则中,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和重要的调控者.其中,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作为中间分子,将DNA编码的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序列,因而在发挥疫苗和药物功能时具备许多独特的优势.从1961年mRNA的发现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期间的mRNA疫苗接种,mRNA技术经历近60年的发展,最终进入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阶段.在这一过程的早期,科学家们陆续突破了mRNA的实验室合成、在细胞内表达蛋白质、递送进入动物  相似文献   

16.
田颖川 《科学通报》1981,26(8):497-497
久已知道放线菌素D(AMD)强烈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合成,但AMD对RNA病毒(包括噬菌体)的复制有无抑制作用的看法还不一致。Snger和Knight(1963)报告烟草花叶病毒RNA的合成不受AMD的抑制,因而认为病毒RNA的合成与DNA的样板功能无关。我们过去的实验证明,在TMV侵染之前或侵染的同时使离体烟叶的叶柄吸收AMD溶液(40微克/克组织)能显著抑制TMV的增殖,而在侵染之后24小时吸入同样剂量的AMD,  相似文献   

17.
郭晓强  李岩异 《自然杂志》2022,44(6):480-490
核糖核酸(RNA)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临床价值的生物大分子,其基本组成元件是核糖、碱基和磷酸。早在1869年米歇尔就发现了RNA,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才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功能方面,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作为遗传物质、催化生物反应、调节基因表达等;应用方面,多种RNA药物已研发成功,包括反义RNA、小干扰RNA、适配体、RNA指导的基因编辑和mRNA疫苗等。文章回顾了RNA发现、发展和应用过程,以期能对RNA生物重要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任觉 《科学通报》1966,11(9):412-412
在我们合成硫氮杂(艹卓)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按照Sukh Dev的方法制备4-甲苯基丙烯基酮(Ⅰ)。用甲苯与巴豆酸在多聚磷酸的作用下,得到一种近于无色的液体(Ⅱ)。它有明显的羰基反应。但和我们从甲苯与巴豆酸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的作用下所得的浅黃色液体(Ⅰ),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而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张婷  王紫凌  郑永唐 《科学通报》2022,(31):3654-3666
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 m5C)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后修饰形式,在真核生物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转运RNA(transfer RNA, tRNA)和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上普遍存在,并且参与调控RNA出核、翻译和稳定性维持等代谢加工过程.该修饰是动态可逆的,由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催化生成,并由去甲基化酶(demethylases)移除,通过招募特定的识别蛋白(reader proteins, readers)参与调控胚胎发育、肿瘤发展和干细胞分化等生理及病理过程.近期研究表明,除真核生物RNA外,病毒RNA上同样富含m5C修饰,并且在转录、剪切和翻译等复制阶段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病毒感染可诱发宿主RNA的m5C修饰改变,从而影响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应答反应.随着RNA m5C修饰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病毒m5C修饰的相关报道大量涌现,然而m5C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核糖核酸片段,我们最近用核糖核酸联接酶(RNA ligase,以下简称联接酶),把一些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成功地联接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3′端的十二核糖核苷十一磷酸(Ⅰ)和十六核糖核苷十五磷酸(Ⅱ)。本联接法的特点是使用比较低的受体过量倍数;产物的产率较高;3′端未经保护的供体分子自身环化率比较低。这些特点在Ⅰ的合成中更为显著。以化学方法合成的C_pG_pG_pA为受体,以化学和酶促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