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放,为技术商品的交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商品的技术,本身有什么特性,在交流过程中其价值又如何计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马克思认为,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通过交换才可以成为商品。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技术和物质商品一样,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通过交换,变为商品。然而,技术商品,又不完全同于物质商品,它还有自己的独立特性。第一,在表现形式上,物质商品是有形的物体,而技术商品,则是存在于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国际金融理论是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主要包括世界货币和汇率两大理论内容。虽然马克思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该理论对世界货币和国际金融关系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在美元独占世界货币地位的今天,美元成为美国转移世界财富,操纵世界经济的重要工具,美元的世界霸权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06-112
在外国散文理论溯源的视域下,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修辞学》站在古希腊散文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视野上,力求全面、系统地创立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理论。现代散文的纯文学审美评价标准下中国化评价视角研究者时常只注意到亚氏散文观对作家主体性造成破坏的局限性,忽略了亚氏所倡的散文有与中古古代文章学暗合的承载社会大道的价值。回归亚氏在马其顿宫廷教学的历史情境,就可以看出他对散文文质的规约着力于拓展散文文体不被边缘化的生存空间,也给后世散文理论、散文创作留下了实用、客观的散文特质。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7,(4):96-101
格林的自由理论兼顾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它既主张保护个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消极自由,又强调消极自由应服务于积极自由这一目的,致力于解放所有人平等地为增进共同善而拥有的能力。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民主理论。与其说格林是积极自由主义者,不如说他是自由民主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教育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917年他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在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汲取西方近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参阅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Tobolsky建立的“聚合到头”的理论和方法加以介绍。运用这个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异戊二烯——偶氮二异丁腈体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具体实验,也指出了这个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总结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8.
平民政权理论是邓演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凝结着邓演达政治理论的精华。深入研究他的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评价他的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本文便就邓演达平民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地位、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略作评述,以求识者指正。一、邓演达平民政权理论的提出及奠基本内容平民政权理论是邓演达于大革命失败后,在试图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提出并逐步形成的。平民政权口号最早见于1927年11月1日,由邓演达起草,以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三人名义在莫斯科发表的《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中。该《宣言》指…  相似文献   

9.
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揭示了平等的历史性,剖析了资本主义平等的形式性、悖论性,实现了对贫富两极分化与平均主义的双重超越,以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平等的科学内涵与价值目标,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视角把握平等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蕴含着共同富裕向度,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内容、目标、过程、困境、路径奠定深刻的理论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立足共同富裕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困境,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高质量发展为物质基础,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制度保障,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生动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摆脱贫困走过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的思想起源,回顾总结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贫困的探索经功和教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深刻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缘起及延展,对于拓展巩固新时代新阶段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反贫困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常规控制的基本特点是控制器的设计要建立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基础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很难建立,而采取模糊控制和其它技术的结合形成的控制方法,在对多变量、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系统中却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对此总结了模糊控制理论发展的概况,介绍了模糊控制理论与其它控制方法的结合技术,探讨了模糊控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供给与需求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决定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供求及其平衡规律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相关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供需理论,包括供需的内涵及其关系,供需平衡的核心要点等,这些理论既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围的定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围的子围、理想和商围等概念,建立了围的同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及内容构成,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价值选择和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权衡以及刑事诉讼价值和目的的实现。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导向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法证据排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诉讼理论、立法与司法实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随着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的发展导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进入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是一种公共秩序与公共权威的象征和保障,体现正义、公正与理性,依据在运行状况良好的制度平台上的法律,提供了一种程度和性质的社会主义、公平、秩序以及民主、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 ,必然会引起价值观的多样化。特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利益的驱动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必须既注重价值取向 ,又必须强调在价值导向方面的一元化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集体主义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一些人对集体主义还能不能、应当不应当仍然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产生了困惑。甚至有人在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生观和价值观时 ,极力歪曲集体主义 ,说什么集体主义是对个性的束缚 ,是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应当用个人主义原…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传统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系统因素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基础上,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和个性生成的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特点.实用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观、课程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法律和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国家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权力,这就决定了高校必然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但其范围是有限的.高校自由裁量权设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高校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酸碱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主要介绍了近代四大酸碱理论,即水-离子理论、溶剂理论、质子理论和电子理论。较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教育平等理念的来源及其内涵。教育平等内涵的三个维度的递进——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效果的平等——也就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教育平等在其内涵层次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也不存在绝对的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