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行设计的磁力研磨装置,对SUS304不锈钢板进行研磨试验,分析了加工时间对磁力研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初期,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值下降较快,加工效率高;超过一定时间后,研磨效率降低.在磁力研磨过程中,存在一个使得研磨加工效率最高的最佳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2.
超精密平面研磨中工件的加工精度受到研磨轮结构参数的影响。为了得到最高的加工精度和最合理的砂轮磨损曲线,必须研究研磨轮的结构参数。通过研究研磨轮的加工精度系数曲线和磨损系数曲线得出:对于大量生产的研磨机床,研磨轮磨损是加工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磨轮应采用正三角形放射线结构;对于高精度小批量的研磨加工,加工精度系数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磨轮应采用反三角形放射线结构。  相似文献   

3.
磁力研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力研磨是1种利用磁性磨料和磁场作用进行研磨加工的工艺方法.阐述了磁力研磨的特点,分析了研磨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理,研究了磁性磨料、磨粒的受力状况和磁力研磨的磨削原理.  相似文献   

4.
选择刻划机工作台导轨结构时主要考虑爬行以及超精密研磨。试验结果表明,滚柱导轨在不同刻划方式下不存在爬行现象,又便于进行超精密研磨加工以保证直线性精度,成为光栅刻划机工作台导轨的首选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为弘扬广大科技人员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博、勇于攀登的精神,机电部机电科[1991]1949号文决定对350项优秀成果和2500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我校获奖项目如下:1.高水基液压元件及系统研究 (机一系)2.铸造毛坯精化技术研究 (机二系)3.异形件及环形件精密成形技术 (机二系)4.VAX系列机械产品CAD支撑系统研究 (机一系)5.微机机械CAD/CAM系统开发 (机一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磁力研磨加工性能,基于三轴联动数控铣床,采用永磁磁极代替电磁磁极并在磁极表面开槽,将铣刀改造成磁力研磨加工附件,进行平面精密磁力研磨光整加工.重点阐述了精密磁力研磨装置的结构以及永磁磁极的设计计算,为磁力研磨加工机床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0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我校有二十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和三等奖.获奖项目如下:一、甲类:理论研究成果1.精密测量的评定和判别理论一等奖(机一系)2.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理论及其技术二等奖(机一系)3.公差理论的研究二等奖(机一系)  相似文献   

8.
“发电机排气门激光熔覆工艺研究”是机二系金材教研室、科研处激光加工实验中心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5月9日至10日在我校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国家教委科技司管理中心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七五攻关合同任务,研究的激光熔覆之艺是可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微小凹球面的研磨加工原理及方法,着重分析加工过程中影响球面加工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微小凹球面研磨装置的设计制造及提高微小凹球面的研磨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
运用创成性加工原理和误差均匀化效应对四轴球体研磨机实现球体超精密研磨的机理作了探讨 ,解释了该机“以粗干精”的特性 ,并以此作指导 ,以小型静电陀螺仪转子的研磨试验为依据提出了实现球体超精密研磨的基本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强化研磨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新型精密加工工艺,文章采用对轴承套圈表面进行强化研磨加工工艺,通过X射线能谱仪对强化研磨加工前后试样表面化学元素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经过表面强化研磨处理过的试样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元素种类增加,原子百分比含量发生相应变化,如B、N元素含量增加,这为研究强化研磨加工工艺能否在套圈表面形成含B、N化学物理膜层(B2O3、BN、硼酸酯铁、含氮有机物等)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羰基钼化学气相沉积成膜机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金属有机气相沉积 (MOCVD)方法 ,在经过预沉积和表面研磨处理的Al2 O3 陶瓷基片上制备多晶钼膜 .通过该薄膜的表面形态及其结构的观察分析 ,讨论了该薄膜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 ,基片的表面形态是影响薄膜生长成核机理的重要因素 ,基底表面的状态设计是提高成核密度 ,获取优质薄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已经评出,我校的“交流电机的绕阻理论等二十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奖。获奖项目如下: 理论研究成果 1.交流电机的绕阻理论 一等奖(电力系) 2.工程电磁场边界元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 一等奖(电力系) 3.金属切削机床颤振的非线性理论 (机一系) 4.低温气体制冷机回热器及整机内部过程的交变流动理论 二等奖(动力系) 5.冲天炉交换过程机理的研究 二等奖(机二系) 6.轻稀土——铁族系Sm—Co非晶垂直磁化膜的研究 二等奖(固电系) 7.湍流分离流动中煤粉火焰的稳定机理 二等奖(动力系) 8.时间序列及其工程应用 二等奖(机一系) 9.机床切削过程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研究 二等奖(机一系) 10.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 二等奖(船舶系)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衬底基片加工工艺和衬底基片加工试验的基础上,得出导致衬底基片表面变形的因素有:支承盘精度、粘片的方法、衬底基片的表层应力、抛光垫的材质。提出采用较高刚度和硬度的陶瓷支承盘和及时修整,使支承盘保持较高的表面形状精度。采用真空粘片,使衬底基片紧密贴合支承盘。通过双面研磨、双面抛光以及基片表面处理使得衬底基片两面应力一致。根据不同的衬底基片选择硬度适当的抛光垫,从而有效解决衬底基片表面加工变形问题。实现了衬底基片平面度小于5μm。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排气门激光熔覆工艺研究”是机二系金材教研室、科研处激光加工实验中心完或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5月9日至10日在我校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国家教委科技司管理中心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七五攻关合同任务。研究的激光熔覆工艺是可行的,可显著地提高气门使用寿命。将激光技术用于处  相似文献   

16.
用强永磁磁极实现磁性研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磁性研磨加工原理,分析了三种永磁磁极头对铜合金板、铝合金板和45号钢板磁性研磨的加工效果,验证了强永磁材料磁极头进行光整加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此项技术的开发及研究为三维自由曲面的磁性研磨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滚研机是小直径工件外圆表面研磨加工设备之一,该机导轮表面形状直接影响加工精度。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目前采用的圆锥面不能保证加工精度的原因,提出了用双曲面代替圆锥面的理论根据,并简要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GT35钢结硬质合金材料镜面加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组织结构特殊的难加工材料,难以获得超精和镜面加工表面质量。本文用三种方法对TG35进行镜面加工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传统研磨工艺宜采用高刚性研磨工具和金刚石研磨粉,以减轻对基体材料软硬组织的选择去除现象;以高刚度精密度床及专用装置的基础的ELID磨削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固体磨料研磨方法以春无序研磨轨迹,在微量去除时可有效获得极低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锥形研磨法加工热等静压氮化硅(HIPSN)陶瓷球,分析了研磨压力、研磨转速以及研磨剂添加周期等研磨工艺参数与研磨效率的关系,研究如何提高金刚石研磨剂的利用率,降低研磨加工成本·研究表明,为了提高研磨效率、降低研磨成本,合理、稳定的研磨工艺应确定为:单球研磨压力6~8N;研磨转速450~800r/min;研磨剂的一次添加时间是60min左右·按照总结出的研磨工艺进行HIPSN陶瓷球的研磨加工,成品陶瓷球的表面粗糙度在0 01~0 02μm,球形误差在0 09~0 18μm范围内,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喷射压力对轴承套圈表面硬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保持喷头直径、工件转数、喷嘴与套圈表面距离、加工时间等加工参数不变,改变喷射压力的大小,测量不同喷射压力下套圈的硬度值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强化研磨加工轴承套圈,可以有效地提高套圈的硬度,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