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语中长期存在着外来词的使用规范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既不合法、表达意义又不够明确,容易在言语交际中造成误解,因此,不应提倡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应区分不同情况,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语,就不应当再使用;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一时难以作出简短而又明确的意译,应当在外文字母词后加汉语注释。规范使用带外文字母的词语可与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作同样处理。从汉语外来词溯源、形式及影响和规范四个角度看,外来词在使用中存在着外文化入侵及表意不清两大问题,外来词使用应该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加深,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字母加汉字或字母单独构成的词语.使用汉语的社群对这些词语的出现与存在态度各异,学术界也褒贬不一.本文从分析字母词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入手,讨论字母词这一现象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它的出现与存在既与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缩略语是词或词组的简缩式。一些结构复杂的词语,妨碍着人们的使用,特别是现代社会讲求工作效率、生活节奏快速的情况下,人们在信息交流中就要求使用的词语尽量简短,即一条较长的词语能用一个简缩的形式来取代,而其内容则不变。如用“奥运会”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会,用“PLA”代表People's Liberation Amry,就方便经济得多。 无论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缩略语。如《英语缩略语词典》收有各类缩略语四万余条,《俄汉科技缩略语词典》收缩略语二万多条,《英汉电子技术缩略语词典》载有缩略语三万余条。我国首本缩略语词典《略语手册》收有各类汉语缩略语一万五千余条。纵观上述几本缩略语词典,其简缩词语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汉语缩略语和英语缩略语分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这两种语言不是亲属语言,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汉英缩略词语进行分类总结之后,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基本构成出发,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汉英缩略词语的异同,并论证了以汉字为基础的汉语,在词语缩略的广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比以字母为基础的英语更为优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泰国汉语是生活于泰国的华人华侨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有自创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形同实异、形异实同的词语,还有来自英语、泰语的外来词及台湾词语和潮汕方言,且保留了很多古语词。泰国汉语既是泰国华人历史文化的缩影,也体现了多元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使用中,有所谓"言语奢华"现象,主要表现为极端词语的过量以及重叠使用等,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阶段内大规模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另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文章还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泰国汉语是生活于泰国的华人华侨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有自创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形同实异、形异实同的词语,还有来自英语、泰语的外来词及台湾词语和潮汕方言,且保留了很多古语词。泰国汉语既是泰国华人历史文化的缩影,也体现了多元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使用中,有所谓"言语奢华"现象,主要表现为极端词语的过量以及重叠使用等,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阶段内大规模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另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文章还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作为明代早期白话材料,《三遂平妖传》是研究近代汉语尤其是明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资料,在汉语词汇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全书语言质朴,主体上是流畅自然的明代口语,很多语言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三遂平妖传》中有一些未被《汉语大词典》收录的新兴词语。这些新兴词语,有的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新兴词语的抉发和阐释,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词典编纂修订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汉译中古佛经中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其中出现了很多新词新义和疑难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辞典》、《辞源》等大中型辞书的缺失。这些新词新义和疑难词语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口语词、方言词多,这与佛陀以争取群众为目的的语言政策密切相关;第二,佛化汉词多,这类词语扩大了汉语双音节词的使用范围,大大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越两国都是喜欢数字的民族。越南古代曾经使用汉字作为记载工具,因此越南人对数字的认知与数字运用都与中国人比较相近。文章重点探讨中国和越南文化中对于数字"一"的异同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并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对现代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图形的象征性运用,可以借助传统图形的象征或比喻的手法,传情达意;色彩的象征性运用,可以体现人民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更具民族代表性和传统文化性的深刻内涵;文字的象征性运用,可以提高可读性与趣味性,使传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掌握中成药的使用规律。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结合销售金额、日用药金额、功效、剂型综合分析该院2010-2011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2010-2011年该院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药物的DDDs连续两年位居前列,药物的剂型、价格、功效等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该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剂型先进、价格适中的医保类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静娟 《科技信息》2009,(29):I0307-I0307,I035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是中国动画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是中国民族化探索的典范。首先分析了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借鉴吸收和运用,最后论述了现代高科技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将更好地促进中国水墨画在水墨动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陈珊  毕然 《科技信息》2008,(23):226-226
双语教学,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加强与使用英语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的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的汉语和英语教与学的环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鼓浪屿景区旅游文本的基础上,参照汉英译文,研究旅游文本的汉日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历史渊源,译者往往在日语译文中直接沿用汉语文化词的汉字,这种翻译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使用,也会妨碍翻译目标的实现。因此,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汉日翻译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与日本人的异文化接受能力,并参考汉英翻译策略,除直接使用对应的日语汉字外,还应综合运用增添解释性文字、适当删减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经常用以维护他人面子的策略之一是尽量使用间接、委婉和模棱两可的言词。在汉语中间接表达不同意的类型有模糊含蓄法、移情表达法、假托直言法和转移话题法(移花接木法)。本文就是从维护面子的角度,探讨汉语中间接地表达不同意的这几种类型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资料,探讨汉日母语者在进行请求行为时的异同点,得出以下结论:在请求行为的方式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间接请求或含蓄请求。而当与对方的社会关系属于明显的上下级时,汉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都避免直接请求,显示出类似的使用倾向。在请求行为中所使用的前置语列方面,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道歉型"前置语列,而汉语母语者则较多使用"顾及周围型"前置语列,并根据与对方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前置语列。  相似文献   

19.
以实证的方法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中美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身份”影响。认为受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频繁使用“我”以表明个人的立场和观点;而受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则频繁使用“我们”,极少使用“我”,给人以“集体化声音”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