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无数座城市或迤逦而行,或改头换面,或灰飞烟灭。后世的我们,只有凭借支离破碎的历史遗迹和残章断简缝补起众多历史的空白,依靠文学作品想象古代都城金碧辉煌的宫阙和车水马龙的市井。文学中的城市使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离我们远去的城市变成可以认知的对象。当代城市生活的切身体验与往昔文学城市的阅读体验水乳交融,唤醒读者对于城市的联想,影响人们对现实城市的感知,文学中的城市体验变成了读者生活体验的内在部分。因此,人们往往同时生活在两种城市中,首先是城市的现实空间,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从开启现代性进程以来,真正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想象上海空间、建构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特质的无疑是新感觉派小说家。他们所建构的上海都市空间既是想象的,又是现实的;不是完全真实的,又不是完全不真实的,是想象与现实的混合体。从新感觉派作家对上海的想象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人理解现代性的一个文化符号和永久的文化记忆。新感觉派作...  相似文献   

3.
“民工”作为空间移动的主体,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这种流动的发生有着清晰的政治经济学动力,但是并不存在赤裸裸的纯粹的经济关系,文化或欲望的动力学不在经济学的周围或背后,而是与经济关系交织在一起。具体地说,这种流动过程必然携带着流动者的情感与记忆,而历史建构出来的关于农村与城市的想象也形塑着人们对于农民工的认识和民工的自我想象。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包括笔者和本文的读者),关于农民工的想象和理解无疑通过这些大众传媒的中介或者说过滤,本文主要分析近期大众传媒中关于民工的表述,来呈现作为流动主体的民工在社会想象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年代文学穿越80年代文学的理想与激情之后,开始规避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崇高,并渐渐走向与现实的一体化表现,其文学世界与现实真实生活对等,展示的是世俗人们的现实追求,以及那些在现实中已经实现和无法实现的欲望。而文学的理想精神在其创造的现实生活表现空间中渐渐隐没,甚至消  相似文献   

5.
诗性空间的构建与生产,一方面是对当下普遍流行的"城市病"的一种对抗和拯救;另一方面,也与大连城市文化的自身特质密切相关。秀美的风景"、浪漫之都"的定位等都可诱发我们诸多诗性的想象,如何在这些物质符号上生发出更多的诗性密码,是大连城市诗性空间生产需要作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文学的城市书写包括对城市现实生活的想象,以及与现实想象同构的历史记忆.无论是表现现实,还是想象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书写都表现出一种激进的现代性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定,以及情节模式、人物形象和作品语言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时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并以此超越现实真实的幻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主要的栖息地。长久以来城市文学对城市的想象和建构一直都有悲剧化和悲情化叙述的倾向,但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在城市中寻找诗意的可能。城市中的“人”与“诗意”是城市文学想象与构建的一个重要且颇具争议的话题。通过对城市中的“人”与“诗意”的讨论,我们力图用一种新的创意和想象,来建构新的诗意,实现人类在城市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9.
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在人类精神和物质追求的推动下,变得更为多元和丰富,各种设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我们的环境,感化着我们的精神.休闲空间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们对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把传统图式化符号运用在休闲空间设计中,无疑为更好地设计休闲空间提供了很好的设计元素.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所表现的图式化符号在休闲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传统图式化符号在休闲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形态与空间是一个现实和抽象的概念,是物质视觉到非物质感受的移动和延续。这种空间形态不仅创造了现实与客观的物态,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基本精神一样。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度统一与完美。  相似文献   

11.
马华文学正在进行着自身的典律化过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描写、传统文化的追忆、土地的眷恋、历史的回忆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感悟,马华文学历史记忆在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努力开拓下,显示出了马华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已经形成广阔的文学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文学游戏研究由来已久,聚焦于读者,一种阅读游戏得以浮现。阅读游戏是一种读者阅读行为,发挥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制衡奇迹体验与爱欲萎缩创伤经验。在向“构成物”转化过程中,阅读游戏是为读者而表现的意义承载体,寄寓读者爱欲想象。依托于电子媒介,阅读游戏非压抑性生存憧憬随着信息交互渗入现实,其悬而不论的观赏者指向后人类,向人类生存的可能性未来敞开。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一篇文学作品只有具备了真实性,才谈得上艺术感染力.那么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呢?“文学的真实性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加工、变形,是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主体根据他的个性、气质、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媒介的特性,按照可然体和必然体进行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结果,”(《文学概论》)文学真实的外在表象可能近似于生活真实.但它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或表现人生的真谛、意趣,或揭示生活本质和底蕴、体现美的规律和思想.如果说,文学真实是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结果,那么,就产生了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苏蕴杰 《科技信息》2012,(24):425-426
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部,高层底部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考察和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高层底部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对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空间更加积极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欣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考 ,从而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获得享受美的精神活动。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涉及到欣赏者立场、观点、生活经验、艺术修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外部空间是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是人们外部活动的载体、生活的容器;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而人的感知.行为也影响着环境。以人为本的外部环境设计才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凡一平、黄佩华等"相思湖作家群"小说家的作品中,文学地理与空间书写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东西注重家庭与外界的书写,凡一平注重城市与乡村的书写,黄佩华注重民族与地方的书写,这些空间书写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表征/再现了作家对世界、地方和空间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和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实例,试图说明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指出要想在两种语言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积淀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文学翻译中,神似是最重要的,应该力求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李洱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畅销德国,或许是因为对当代中国乡村的形塑和独特中国经验的表达。他也为中国普通读者奉献了一部平凡然而坚固的乡村生活实录,让他们体味和回溯发生在身边的种种变迁和困惑。不可否认,他提炼出来的现实十分"真实",却使我们这些同处现代化转型中的见证人感到震惊和错愕,并促使我们进而反思现代性给中国乡土社会带来了什么,生活在乡土中国的人们的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以及价值信仰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文学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活动.它的审美特征就蕴藉在不同于日常和科学用语的话语体系中.文学话语以言约旨远、含蓄凝练,模糊朦胧、含混多义,象征暗示、意蕴深刻为主要特征,带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