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术语翻译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中医药术语数据库系统,开发完成中医药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在线查询系统和中医药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对比在线查询系统(https://zyysy.njucm.edu.cn)。该系统能够为中医药翻译实践提供极大便利,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翻译和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020年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3.
刘莉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60-61,65
文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中医药资源利用与效益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以来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对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综合性的总体结论。构建武汉地区中医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的代数值,对2003~2008年各年度进行一个排序,以此来说明中医药事业发展态势。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性中医药资源利用与效益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也为全国其它区域性中医药医疗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现代化战略以来,已有16年历史。16年来,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云南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根据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1999年云南省即着手规划云南省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2001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云南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制定、产业化加工、国际化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发展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国粹中医药回旋激荡于现代科技大潮之际,他始终矢志不渝地坚信中医药的科学性、潜心于古老中医药的研究;他始终脚踏实地努力探寻着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崭新道路;他始终传播与践行着大医精诚的美好医德、为培养中医药后继人才而呕心沥血。他就是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永学教授。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的很多疗法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或民间使用。但由于中医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和学术界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尚未完全得到西方医学的承认,制约了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一样,必须依赖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循证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名词因为本学科的文化特点,在选词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我们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委员会领导的指导下,以召开专家咨询会、函询及面询等形式向各专业专家咨询,通过广泛协商来寻求解决办法.主要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日互邻,在传统医药方面,日本既是生产大国,亦是大消费市场。在中医药国际化运作上,其起着桥头堡的作用,同时为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中医药的发展方面,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药植资源。如果我国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吸取他国研究开发及市场经营方面的长处,就能使中医药现代化少走些弯路,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国际化进程推进,中药材短缺及质量问题是目前影响中医药发展的障碍之一,天津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迅速,中药材以销为主,以产为辅,但本地域药用资源分布、蕴藏状况的研究严重滞后,大宗及道地药材品种缺乏,基础研究薄弱,严重限制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合理开发天津中药资源,首先,对天津地域中药资源分类、分布规模、生长状况、开发利用等状况进行系统考察,摸清家底;其次,加强对本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大的品种和种植历史悠久的药材进行品质评价,挖掘具有天津特色的优质中药材,并进一步阐明优良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基于上述研究,开展天津特色优质中药材的引种研究,建立药材繁育、加工、生产体系,逐渐树立天津道地药材的品牌形象,为天津优质药材大面积规范种植及天津中药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中医药重大创新案例有力地证明,中医药发展主要依靠继承性创新。以中医辨治模式为例,阐述中医药继承要认真、全面、充分。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证论治三种辨治模式。西医传入后,辨证论治被不断强化成为中医辨治主体和特色优势。中医原本就有的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被淡忘,甚至自动归属于西医,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若要站在今人的前列,必先站在前人的肩上,中医药创新尤其如此,在当今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22,(3):50-51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中药资源是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一体的特殊资源,中药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是中药产业的根基,因此,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统医药巨大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日益显现,中医药在国际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由于中医药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尚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认,缺乏来自官方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强有力的管理;国外中医师水平不一;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发展良莠不齐;中医药名词术语基本为古代汉语,准确翻译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12月,香山科学会议先后召开了第291—294次学术讨论会,主题分别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纳米医药与纳米生物学前沿”和“面对国际直线对撞机(ILC)大科学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将如何应对”。一、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随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22,(1):56-57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基本用药形式,也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保健产品的生产原料,是整个中药产业的支柱.因此,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药饮片质量,需要建立客观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合适的标准物质也是确保标准科学性和专属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废医存药"思想最早隐见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等人的言论,历经俞樾、余云岫等人发展,对近代以来中医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俞樾与余云岫虽都主张"废医存药",但两者视域却不尽相同。更为重要是,"废医存药"对中医药的冲击不仅具体指向"废医"与"存药"两个方面,而且冲击了传统中医药的话语体系,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医与中药两者之间传统的密切关系,为后来"废止中医案"、"中药科学化"等近代思想主张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2,(19):16-16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门类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于对中医药的信任.选择中医药养生。但是。由于中医药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很多人对中医药养生的误区,以下简单介绍下中医药养生的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17.
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2005年由科技部设立,连续支持10年,共有34个项目203个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在中医、中药、针灸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专题不仅提出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5种模式,而且还创新了中医药大型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中医理论专题的设立与实施,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对中医药学术、事业乃至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思想,对自然界的事物不断地加深认识,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要求对同一事物订一个公认的名称,并代表同一的概念,使这个名称与所代表的概念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就开始给事物订名,并注意名称的统一。医药卫生对人类自身关系最大,因而医药学的名词术语也出现较早。中医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富特色的一门学科,很早以前中医药名词术语就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各民族医学和中外医学的交流,迅速不断地产生新概念,出现新名词、新术语。同时,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同概念而有不同的名词,或相同名词而所指概念不同,以及新旧概念的更替等等。历代医家或政府,总是不断地进行着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时至今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中医热”不断扩大,中医药交流的范围、速度前所未有,这就使得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意义重大。现状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名词术语规范统一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在毛泽东作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英明论断之后,中医药事业迅速发展,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也不断深入。建国后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是组织编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40多年来先后编纂出版了1-6版教材,覆盖所有的中医药分支学科;第二是编纂出版各类工具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针灸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各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等;第三是进行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这些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为现在的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50年来,我国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用现代术语学的标准来衡量,这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是适应现实的科研、医疗、教育、管理、生产、经贸等需要,也不尽如人意。实际工作中,不规范的名词术语常常见诸书刊,造成混乱。比如胸痹、心痛、真心痛、胸前、厥心痛、卒心痛、暴心痛,临床上使用混乱。白疕,又称蛇虱、松皮癣、银屑病,相当于西医的牛皮癣。而中医病名也有“牛皮癣”,它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至于药名,则更为杂乱。如金银花,又写作银花、双花;淫羊藿,又称仙灵脾;补骨脾,又称破故纸。至于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更是众说迭出,莫衷一是。如“针灸”,蔡宗健先生例举10多种辞典的译名或释义,有译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needing,stylostixis为“针刺疗法”、“针术”、“针灸”,有译acupunctur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等为“针灸”,有译moxibustion为“艾灸术”。有趣的是moxibustion一词,是由“moxa”(艾)和“combustion”二词合成的。而“艾”字之所以用“moxa”,是因为“艾”字的日语发音为“きぐさ”,音译使然。[1]20多年来,计算机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开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名老专家诊疗系统、方药数据库等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的原因很多,而名词术语不规范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浓厚,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的影响,使得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的任务尤其艰巨。展望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古代曾有许多称誉世界的创造和发明。在自然科学方面,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中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以自身独特的体系仍在继续发展的学科,只有中医药学。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世界相继出现“针灸热”、“中药热”、“中医热”,中医药学正在走向世界。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给中医药及其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带来极好的机遇。因此,中医药正面临着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学科自身也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现代人民健康的需要,这给中医药学又提出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指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书刊和教材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2]这段话对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也同样是适用的。开展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是中医药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它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书刊和教材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对中医药电子辞典编纂,专家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具有商品价值的实用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前所述,我国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已取得不少成绩,为审定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但以往的这些工作分别在不同部门进行,有的是科研单位,有的是高校,有的是医疗机构,有的是行政管理部门,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或机构,缺少统一的标准以及必要的协调,因此或有矛盾,或重复工作。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成立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将改变这一状况。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将在统一机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必将使中医药名词术语的统一结出丰硕的果实。全国名词委制订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等有关文件是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全国名词委已经成立的52个分委员会及其所开展的工作,为我们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根据《中医大辞典》、《中医辞海》等书统计,中医药名词术语约有3-6万条以上。审定工作,要从选词开始。按照所订的原则进行筛选和规范订名,并给出定义性注释和英文译名,同时建立术语数据库。第一步先完成中医药基本词的审定,然后开展中医基础名词、中医临床基础及临床各科名词、中药名词、针灸名词的审定。审定工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先由有关专家按照要求起草。内容包括统一订名的“正名”或“推荐名”,定义式注释,英译名。淘汰的有代表性的旧名词可作为“曾用名”。(2)征求意见:初稿分寄全国有关知名中医药专家,征求意见,要求专家对自己熟悉的名词提出意见。(3)送给医学、药学、人体解剖、语言、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征求意见。(4)根据中医药专家和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作出修改。此为二稿。(5)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提出审定意见。(6)根据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具体工作时,可编制一份工作简报,以便与有关各方沟通,推动工作的开展。整个审定过程将按照名词术语审定的有关原则进行。如:单义性、科学性、习惯性、系统性、简明性、副科服从主科、主科尊重副科、尊重已有的国家标准等等。其他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多来自外国,50年代主要来自前苏联(俄文),80年代主要来自欧美(英文)。而中医药学是土生土长、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它的概念体系和名词术语都已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因此,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审定,除了遵循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审定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比如它的民族文化性,尤其是汉语特点,译成外文时要“以我为主”,双向接轨。这些更需要我们在审定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因此,中医药名词的审定过程亦即是研究过程。研究工作可采用医史文献研究方法、术语学方法、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中英文翻译方法等。中医药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民间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尤其是西方近现代医学的影响,它们都在中医药学名词术语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烙印。因此,在审定时,要充分与这些相关学科做好协调,正确订名,作出科学的注释。中医药理论有不少属于模糊性的,要作出精确的定义将会有困难,因此必须引入模糊学理论。另外,中医药学传入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交流、融合,对名词术语当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香港,中医药名词不统一的情况也存在。据有关报道,香港地区使用的中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同名异物品共有34种。[3]台湾经过半个世纪与大陆的隔绝,在中医药名词术语方面也存在一些隔阂,所有这些也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当前,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4。汉字又是联合国指定的工作文字之一。汉字的使用,不再限于中国,而且许多东南亚国家、地区也在使用汉字。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热潮,世界范围的“中医热”正一浪高过一浪。我国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的教学、临床或科研的合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明确建议43种疾病可以用针灸疗法,在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已经开办了中医药学的高等教育,像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把中医药的传统医疗作为保险的一个覆盖项目,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现在已遍及五大洲。因此,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和审定工作,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和十分的迫切。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是需要有关方面的参与、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名词审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有关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做好这项事关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22,(5):59-60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是正常胃黏膜炎癌转化的关键阶段,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点.该疾病面临病因不清、机制不明、缺乏理想的疾病模型等问题,阻碍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特效药物的研发.研究团队围绕解决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科学问题与突破疾病模型构建的技术瓶颈,结合广州中医药...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它是一颗闪耀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是历代医药学家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顽强精神的经典史诗。因此,中医药学的发展一直倍受关注。改革开放为中医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中医药队伍当中,顿宝生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从事中医药教研工作多年,用一颗远离名利的心,在中医药学领域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医者的无悔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