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形成,定会给护理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一些患者甚至因此而致残、致死,不仅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设计合理的足部辅具可有效实现糖尿病患者足底高压区域卸载和足底压力分布优化,有助于降低足溃疡发生率和复发率、延缓足溃疡恶化和截肢周期。综述了糖尿病足部的评估方法、足部辅具的设计原则、制作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发现研究主要以糖尿病足部形状与破损情况为依据,通过结构设计、材料组合等实现降低足底压力峰值、保护足部的目的。然而,目前的糖尿病足部辅具仍需进一步结合足部生理参数监测、主动防护等功能,以更实时、准确地监测糖尿病足部健康水平,更智能、有效地维护足部健康。关键词糖尿病足;足部辅具;压力卸载;智能辅具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一种较常见的而且后果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传统内科治疗的难点和顽症,晚期往往面临着截趾,截足,甚至截肢,据报道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足患者,近期解放军六十医院内二科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合作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导致的与其他外伤因素等无关的足部组织破坏,在临床上属于慢性伤口,常合并缺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其愈合受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变化阻碍了抗生素在溃疡中的渗透,使其难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由于抗生素多重耐药现象逐渐严峻,也增加了糖尿病足的治疗难度.光动力疗法以其靶向性好、副作用低、对微生物无耐药性等优点给糖尿病足的医治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因此,本文对光动力疗法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治疗机制、近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形成,定会给护理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一些患者甚至因此而致残、致死,不仅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形成,定会给护理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一些患者甚至因此而致残、致死,不仅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易患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的易患因素及临床治疗新方法.方法对5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发症、病程及足部病变程度进行分析,采用内外科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与长期高血糖、足部血管闭塞及合并感染密切相关,内外科综合治疗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结论控制高血糖、防止微血管病变、预防足部感染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护理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糖尿病足的信心。方法:对已确诊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一对一的足部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评价。结果:细心指导过糖尿病足患者明显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控制病情继续发展,个别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更好地保护双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重症及截肢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范玲玲  林梅 《科技资讯》2013,(13):239-239
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了影响患者的生活和活动,为此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治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70-170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也在逐渐增多,因糖尿病足截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已经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我们在住院期间向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糖尿病足有关知识,如诱因、治疗、预后及防治的宣传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掌握了自我护理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足及健侧足的保健工作。现将教育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测定空腹血浆Hcy及VB12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空腹血浆Hcy及VB12在2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寻找一种早期诊断糖尿病足坏疽的方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并指导临床治疗从而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56例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总结其护理实践经验和体会。结果在护理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患者时要全方面进行护理,既关注患者心理又要严格控制血糖的升高。结论要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坏疽的治疗方法,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方法 选取56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行系统的内外科治疗,观察患者糖尿病足坏疽愈合情况.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1个月后,56例患者中有40例痊愈,截肢16例.结论 糖尿病足经过早期发现、内外科综合治疗后,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危险因素筛查与护理指导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100例患者均掌握相关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其中85例患者每天检查足部,40例患者掌握修剪指甲的方法,37例患者不同程度戒烟,36例患者正确选择鞋袜,10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防范意识和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截肢率。  相似文献   

15.
黄春容  周英淳  文俊 《甘肃科技》2011,27(19):179-18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85%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是由足溃疡引起,住院患者中,1/5是有足溃疡.在美国,每年有86000例患者因为糖尿病而截肢致残,治疗花费巨大,平均单个溃疡的治疗费用为4600美元,在我国治疗费用在几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早期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皮肤是较为常见的受累器官,而糖尿病性水疱病是罕见的皮肤损害之一,处理不当可以发展为严重的皮肤感染、糖尿病足坏疽而截肢,甚至败血症,应引起高度重视.近5年来我院收治糖尿病性水疱病18例,就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房锐  候磊 《科技信息》2007,(13):2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慢性溃疡、感染,下肢肌肉萎缩,皮肤温度减低、足背脉搏微弱,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其发生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对照组)和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弹性程度大于对照组,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能够在下肢血管功能改善、炎症消除等方面获得更明显的效果,在促进糖尿病足快速有效康复的同时不会引起过多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方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全身治疗及传统换药方法,配合胰岛素无菌纱条湿敷;试验组60例,采用全身治疗及传统换药方法外,加用通脉化瘀汤配合胰岛素纱条湿敷,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每疗程共20d.比较两组糖尿病足的创面愈合疼痛好转情况.结果:2组糖尿病足的创面愈合、疼痛好转情况,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化瘀汤足浴联合丹参静点治疗糖尿病足能明显减轻患者足部疼痛,提前使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胫前(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法测定血清CRP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计算胫前(后)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斑块发生率。结果CRP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胫前和胫后动脉内径和峰值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内-中膜厚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CRP浓度与胫前和胫后动脉内径和峰值血流速度呈负相关,而与内-中膜厚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正确评价2型糖尿病足患者胫前(后)动脉的病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