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三个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地考察,提出区域系统串联、串并联、并联的具有时序性和阶段性的区域系统结构模式。一定的区域系统结构对应于一定时序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和推动区域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区域系统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耕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63-66
地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借鉴20世纪初美国学者哈伦·巴罗斯提出的“人类生态学”观点,指出可用生态学观点解决地理学上的“人地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区域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系统是由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系统协调是这一复杂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协同、相互促进,由不协调到协调、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更高程度的协调,循环往复的动态变化及其过程.基于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标准,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得到辽宁省2002-2011年间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得分及其所辖14个市的协调度.通过对辽宁省协调度变化及协调度类型的时空演变分析,得出辽宁省区域系统具有系统协调度类型以基本协调和比较协调为主、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市域系统协调度类型分化显著、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等4个结论.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区域的协同、综合发展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整合与优化空间结构可有效地促进区域系统中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基于扩展断裂点、分形、城市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等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具有不均衡性;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不够强;城镇点在空间上随机、均匀分布;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梯度差异大. 相似文献
6.
区域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系统的功能来源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及其运行状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机理是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具有量子效应.维护系统的复杂结构,增强系统的功能,使系统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是系统有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盛科荣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6-20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构建模型分析了对外贸易推动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生成过程和经济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对外贸易联系逐渐深化,在国外市场规模扩大到中等程度时,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将同时出现,区域经济呈现出双核结构特征;区域双核结构模式能否出现受到农业劳动力消费市场规模这个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中国旅游经济地区结构的总体格局及区域经济地协调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智能区域系统构成的重点在于安全防范、物业管理及区域服务、网络通信等方面.其系统采用先进的、符合标准的技术和嵌入式设备;并采用集散式的构造方式,既具有分散于各个结点的终端或设备,又通过网络集中到一个管理或控制中心的特点,中心可为智能区域提供公共信息资源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3.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37-244
厘清区域经济间空间组合关系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集极、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半变异函数、空间间隔自相关图、三指标方法等对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具有结构性(规律性)属性,呈现多核心结构形态,全局空间极化结构形成集极-孤极-外围模式,沿江地区呈较为成熟的集极-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模式,沿海地区和沿京杭运河(江北段)地区呈不成熟的孤极-次孤极-外围模式,沿东陇海铁路线地区呈发育程度低的次孤极-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从改革发展的高度和大格局出发,阐述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思路对策。基本内容和分析框架包括:从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出发,论证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从结构调整、改革、发展三的关系出发,阐述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从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大局出发,指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四大对策;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莆田市近年来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对莆田市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总结我国区域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我国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与保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结构研究——以东、中、西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结构不平衡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之一,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人口配置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表现为有限均衡变动。尽管人力资本平均水平逐步提高,但人力资本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企业规模结构变化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忽视中小企业发展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大庆当前最热点的问题,即在石油资源递减的情势下,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更快地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城市模式向综合型经济城市模式转型,并全面分析了城市结构模式转型所具有的社会驱动力。这是大庆的优势,大庆也因此而具备城市结构模式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的区域结构要以合理、优化为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本文把GDP、区域土地面积、贸易量、人口数量作为评价项目,把东北地区三个省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关联矩阵方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公路建设在地区结构方面合理性的问题,目的是使道路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的区域结构要以合理、优化为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本文把CDP、区域土地面积、贸易量、人口数量作为评价项目,把东北地区三个省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关联矩阵方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公路建设在地区结构方面合理性的问题,目的是使道路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