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琼中古-中元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中斜长角闪(片麻)岩为变质的古-中元古代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铝和低钛的高钾钙碱性玄武岩系.其LILE和LREE明显富集,HFSE相对亏损,具有典型岛弧玄武岩特征.微量元素、Sm-Nd同位素组成还揭示其岩浆源区偏离原始地幔,但未受成熟地壳物质的明显污染,是消减带上部地幔楔与俯冲洋壳析出的流体二元混合物部分熔融的产物.古-中元古宙时期,海南地块可能经历了由拉张到挤压的地球动力学转变,早期拉张阶段形成琼西洋脊型和过渡型拉斑玄武岩,中晚期强烈俯冲作用形成琼中岛弧高钾钙碱性玄武岩,该俯冲期与华南统一地块古-中元古宙板块俯冲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川中两口超深井钻入灯影组前基底岩石的鉴定分析新资料,和近几年来我院在康滇地轴上获得的古老基底岩石的信息,从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和演化入手,论述了川中地块的基底岩石并不是一个古老的陆核,而是在岛弧定展过程中形成的“古弧核”,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和讨论,对研究中国南方地壳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观察和剖面测量、锆石年代学分析及沉积相分析等方法, 对新发现的苏尼特左旗乌华敖包地区浅变质岩系进行研究, 并探讨其古地理意义。结果表明, 该套浅变质岩系以变质火山岩、变质砂岩与大理岩互层为特征, 构成 3 个沉积旋回, 代表弧前盆地中?晚期向上变浅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环境; 多层火山岩的出现揭示持续的岩浆活动; 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54.4±4.1 Ma, 与北部早古生代宝力道岛弧带的岩浆岩年龄相近, 表明该套浅变质岩系与早古生代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由于该岩系位于北部宝力道岛弧岩浆岩带与南部混杂岩带之间, 因此其古地理位置应属早古生代弧前盆地。乌华敖包浅变质岩系的层序、成分、时代和位置特征揭示研究区曾存在弧前盆地。根据早古生代地层、岩浆岩和变质特征, 认为弧前盆地经历了俯冲及碰撞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早志留世更长环斑花岗岩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变质岩中,与中三叠世侵入岩超动侵入,铀-铅同位素年龄值为428.5±2.2Ma,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是在大陆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该岩体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段早志留世基底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确定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东北部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石英阴极发光、重矿物组合、古流向的研究结果显示,物源为盆地北面阴山古陆中元古界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的早期盖层,以及古元古界和太古字变质岩组成的结晶基底.砂岩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表明,物源总体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含有混合区(切割弧)和火山物质成分.这些结果揭示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缝合过程的拉张-挤压旋回,由此形成具有明显旋回性的物源供给.在此过程中,每一演化阶段中所形成的超长期旋回的早期阶段,都对应着相对构造活跃时期和强物源供应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幅员辽阔,花岗岩分布广泛,面积很大。其中尤以东南部为集中,如福建花岗岩面积即占全省面积1/3,广东省也占30%(约66500公里~2),较少的广西省也占13.4%(约35000公里~2)。它们的分布也反映出大地构造的特点。加里东期花岗岩多分布在西侧,向东多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沿海则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这种自西北向东南迁移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东南部地壳活动与古岛弧活动有关。即和江南古岛弧,武夷、赣南、云开古岛弧,浙闽粤沿海中生代岛弧和台湾新生代岛弧等四个俯冲带构造有关。其中尤以燕山期花岗岩分布最广,对地貌影响也最大。东南地区由于气候上是属高温多雨的季风气侯,花岗岩地貌另成一格。例如在我国西部、东北部花岗岩区就没有厚层的红色风化壳的发育及所成的暴流崩岗地貌。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家认知地球的历史,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主要是地球历史上生命演替的过程。因此生物的进化最能反映地质学意义上的时间的进程。地球40多亿年的历史首先被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4个大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与震旦纪裂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塔里木反块中部的大型克拉通盆地,它位于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地幔隆起之上,其地壳厚度为41~50km。盆地基底结构复杂,由太古界—下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和中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经800Ma前的热构造事件拼合固结而成。基底四周被深大断裂切割,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震旦纪,岩石圈伸展分裂,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均为被动大陆边缘,其裂谷作用具有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因此,在盆地部形成夭折裂谷,盆地西南则表现为克拉通内坳陷  相似文献   

9.
对赣中相山铀矿田新元古代变质岩基底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总量较高,为(127.47~288.40)×10-6,平均为197.18×10-6;∑LREE/∑HREE比值为7.03~10.16,平均为8.66,明显富集LREE。δEu为0.57~0.79,平均0.70,显示中等或弱的负异常;δCe为0.44~1.04,平均为0.90,显示弱的负异常或无异常。三组岩石稀土配分模式类似,表明具有相近的物源,其原岩应属于陆源碎屑岩,岩石的物源很可能来自华夏大陆;据稀土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推测该测区变质岩形成的沉积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环境。同时ΣREE-La/Yb图解表明,神山组样品原岩主要为页岩和粘土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砂岩,库里组原岩大多为砂岩,同时含有页岩和粘土岩。  相似文献   

10.
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原岩建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湟源群主要由各种千枚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中浅变质的表壳岩组合;其原岩为一套由陆源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中基性大山岩等组成的火山岩沉积岩组合;湟源群中变质沉积岩系中沉积韵律、沉积条带构造的广泛发育以及浊积层的存在等,指示了其原岩建造具有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的特征;其中变质杂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大陆岛弧或安底斯岛弧型杂砂岩的特征;湟源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钙碱性火山岩的特征。经综合分析得出,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可能为陆缘弧后盆地且靠近大陆一侧。  相似文献   

11.
昆嵛山混合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嵛山混合岩体是胶东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是金牛山金矿带的寄主岩体。野外地质特征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确定岩体形成于134.3Ma。但是,在元古代,胶东地区还曾受到栖霞运动的影响,广泛地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的原岩是上地壳沉积岩与来源下地壳或上地幔的火山岩的混合物,岩体由交代-重熔作用形成。混合岩对原岩的许多性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岩体的形成是受牟平—即墨深断裂控制。断裂长期活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地质特征已成为我国东部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地幔对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及地幔地流模式,太古宙地幔呈南北方向向陆台俯冲,由于放射性热元素在壳下的不断积累,温度逐渐升高,对流速度减慢,从而使地幔对流方向在晚太古代至早元古代发生了转换,由近南北向的挤压俯冲转米为近东西向的壳下地幔下涌,陆台下发生了广泛的TTG质重熔,并发生了大幅度的抬升,这种对流状态持续到古生代末。  相似文献   

13.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中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及其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华北地块北缘陆续发现和厘定出许多中新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地层,各种类型的深成侵入岩体以及各种样式的构造形迹,但对其性质及构造属性认识不统一。作者在详细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认为华北地块北缘中段中新元古代经历了中元古代早期的伸展裂解、中元古代晚期的挤压汇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伸展裂解及早古生代晚期的挤压汇聚演化过程,伴随挤压汇聚有火山深成侵入岩浆活动和构造变质热事件的年代记录。中元古代晚期挤压汇聚事件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发育一条中元古代晚期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这一碰撞造山事件为华北地块在 Rodinia 超大陆拼合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The genesis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Dahalajunshan group, mainly consisting of trachytes and trachy-andesites and distributing widely in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remains to be controversial. It has been proposed to be relevant to “rift” or “plume”. Detailed petrology and geochemical dat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se volcanic rocks represent typical continental arc magmatism. The volcanic rocks are mainly trachy-andesitic, and the magma source is enriched in LILE, Th and Pb, and depleted in HFSE and Ce.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basalts could be modeled by 7% -11% partial melt of garnet Iherzolite.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Dahalajunshan group are neither the products of “rift” nor so-called “plume”but represent the continental island arc of the Paleo-Southern Tianshan Ocean. The mantle wedge had been modified by the melt generating in subduction zone during a long evolution history of this island arc. The continental crust materials (i.e. mainly sediment on ocean floor) had been added into island arc through melt in subduction zone. Volcanic rocks occurring in different regions might represent magma eruption in different time. The zircon SHRIMP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ages of the basalt varies between 334.0 Ma and 394.9 Ma. The 13 analyses give an average age of 353.7±4.5 Ma (MSWD = 1.7). The apparent ages of zircons in trachy-andesite vary between 293.0 Ma and 465.4 Ma. All analyses fall on the U-Pb concordant line and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8 analyses produce an average age of 312.8±4.2 Ma (MSWD = 1.7), which represents the crystallizing age of zircon rims in trachy-andesite. The acquired two ages (i.e. 354 and 313 Ma) belong to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and Late Carboniferous epochs, respectively. Thus, the Dahalajunshan group would be separated into several groups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high-quality age dating and data of trace element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in our opinion.  相似文献   

15.
江南隆起(九岭)多阶段构造演化的花岗岩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南隆起九岭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得到该花岗岩侵入年龄为853~811Ma.自晋宁期以来,九岭地区依次经历了加里东、印支及燕山等多阶段构造演化.通过花岗岩地球化学及构造图解分析,可知江南隆起九岭多阶段构造演化环境各不相同.晋宁期(929-810 Ma)花岗岩体落入岛弧与碰撞的过渡环境;而加里东期(439-411 Ma)花岗岩体具板内汇聚环境特点;燕山期(158-118 Ma)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兼火山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两广交界处的岑溪二叠纪岛弧型玄武岩是华南地区(狭义)首次报道的、有较为可靠同位素年龄的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型玄武岩。对该地区玄武岩和细碧角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论证了岑溪细碧角斑岩建造是与古特提斯域大陆边缘岛弧或弧间盆地有关的二叠纪火山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17.
西藏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的西段北侧,该区古新世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一套厚度大于1 000 m的中酸性火山岩地层,火山岩K-Ar和Rb-Sr同位素年龄为63.9~61.0 Ma,区域上可与古近纪林子宗群下部层位相对比,归为古新统典中组.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火山岩系属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与原始地幔相比,微量元素Rb,Ba,K,Th,U富集;Ti,P,Sr,Ta(Nb)亏损.锶、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来源与陆壳物质关系密切,推测是来自于俯冲带的幔源基性岩浆与陆壳重熔酸性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所形成.综合研究认为,这套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弧构造环境,与喜马拉雅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 内蒙古中部白音乌拉地区原宝力高庙组的流纹岩形成时代为300.0±2.9 Ma, 属晚石炭世; 青格勒宝拉格地区原宝力高庙组的凝灰岩结晶年龄为159.6±1.4 Ma, 并获得 3颗捕获锆石的年龄分别为291.8±3.4, 304.0±3.3和734.7±9.2 Ma, 应属于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锆石LA-MC-ICP-MS Hf同位素分析显示: 流纹岩锆石εHf(t) 值为+10.5~+12.9, TDMC值为493~645 Ma; 凝灰岩岩浆锆石εHf(t)值为+10.1~+13.1, TDMC值为369~563 Ma。研究结果表明, 流纹岩源于晚古生代新生地壳的重熔并混入少量老地壳物质, 凝灰岩源于晚古生代地壳的熔融。Hf同位素特征显示晚古生代流纹岩和中生代凝灰岩源于相似的源区, 揭示了晚古生代的一次重要的增生事件, 并且在约160 Ma时期发生过地壳的再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 兴蒙造山带在约300 Ma时处于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岛弧向碰撞后伸展环境的转换时期, 在约160 Ma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滩间山群火山岩分为下部火山碎屑岩组(O1-2h)和上部熔岩次火山岩组(O3y)。从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下部火山岩总体体现大陆裂谷环境特征,上部火山岩总体显现类岛弧环境特征,由下至上,由双峰式火山岩向类岛弧钙碱性火山岩演变,揭示其成岩构造背景是经历了大陆裂谷、逐渐稳定、俯冲到类岛弧火山岩形成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雀儿山花岗岩体位于川西义敦岛弧北端,由似斑状花岗岩、伟晶质和细晶质花岗岩脉以及岩体边部的花岗闪长岩组成。这些花岗闪长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的花岗岩石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部分斜长石结晶分离过程。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为217.2~223.6 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晚三叠世。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川西雀儿山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与甘孜—理塘结合带向西俯冲有关的火山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