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跨文化文本理解、译解的研究,目前主要停留在理解者对原语言、文化的知识积累和知性操作上.如何就这一过程取得一种更为基础性的理论视角,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从当代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的基本思想的角度,对跨文化文本的传统译解模式予以解构,来说明动态理解观念的合理性,这对当今跨文化交际学和译学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贵州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旅游文本和旅游资料的翻译为例,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旅游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翻译中的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因素。通过对译品实例的分析,剖析其中跨文化交际的运用,对比优劣,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提高贵州旅游翻译的质量,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邵以倩  路玥 《科技信息》2010,(10):I0142-I0142
本文对翻译的跨文化语境系统及其移植以及跨文化语境的移植条件、移植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从跨文化语境移植的视角对传统译学几个历史性学术之争重新进行梳理。文章还针对中国译学研究特征提出跨文化语境移植学说符合中国译学研究特征,跨文化语境移植翻译学派的构建对于中国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译介学是对翻译的媒介作用及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比较研究科学。它研究的是跨文化翻译,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以及文学翻译在人类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本文拟从译介学的角度,分析汉语歇后语的特点及歇后语英译过程中在音、形、语体风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流失现象,并寻求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可到目前为止的译学研究仍还围绕着"译"的方法上,在追求"信达雅"的境界上做文章,对"传"的研究还不多见.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把翻译学建构在传播学的框架下,用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和模式解析翻译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为"直译""意译"、"摘译""改译"等译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结合体的酒店,时外推介材料英译时,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结合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采用删减、改译、编译等适应性手段,从而实现酒店对外推介的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达到吸引更多海外旅客的最终日的。  相似文献   

7.
"现存语言均发展变化,与日俱新,无论是原文本还是译文本"."译文本"变迁不难理解.那么"原文本"也会有变化吗?如果有,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本文由此而发,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文献,对原文本变迁这一命题进行了多重举例论证,以《红楼梦》、《红与黑》等名著为例,从作者层面的改动、作品流传过程中的变化、作品被翻译之前翻译家对原文本版本的参照、融合以及读者层面的理解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原文本的变迁过程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论证了莱斯对于原文本同译文本一样会发展变化、与日俱新的论断.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翻译界对于翻译学的建立及发展前景存在着一些消极争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及中国特色的译学研究具有的局限性这两个角度出发,阐释了作者对翻译学的建立,发展及前景的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并指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学在中国已经确立,并将在跨文化交际及促进文化全球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研究从传统学派的直译、意译之争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多元系统论诸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已经走了几千年,各派别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对翻译的认识,或众说纷纭,或人云亦云,规范性理论也好,描述性理论也好,各派之间似乎很难完全说服对方,这一方面体现了理论的可发展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理论还有待完善、提高。文章作者在纵深研究主要中西译学的基础之上,着重对当今中西译学领域的核心理论进行了批评比较,发掘其中的问题和共性,提炼出了文本有其“核”及翻译的“共核”观,并以案例分析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张罄月 《科技信息》2011,(17):224-224,271
广告的功能决定着它的翻译方法。在这方面,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理论强调翻译及目标文本在其文化中的功能。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目的使目标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保持一定联系,使交流越过文化障碍得以通畅进行。为了达到此目的,不妨使用删译,改译和仿译等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境与翻译     
在翻译活动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来确定,由于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以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应包括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不断加强,外事翻译作为外事活动中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外事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入手,就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角度对外事翻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各种各类的词语既要有所选择 ,又要有所避讳 ,其根据完全出自于文体与感情的需要。了解语境中词汇所具备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 ,对于正确的表达译文也显得同样重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纽带和桥梁 ,而英汉词汇又丰富多彩 ,只有认真细致的研究其色彩与功能 ,适合的言语交际才能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4.
王淼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098-1101
借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结合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特性,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至少包括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前三种宏观能力,旨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构建多元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传统角色是隐身。不过译者的隐身是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韦努蒂反传统而推出异化翻译,其目的是使译者在译本中“现身”。可是,中外翻译实践表明,韦氏的这种让译者现身的抵抗式翻译也不能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通过对译者在文化翻译中所扮演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来看,译者在归化和异化的中间地带的适度现身更能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翻译实践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因语言系统中存在的"灰色信息"而产生的语用失误问题。本文拟借助灰色系统理论,探讨在进行以交际为目的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灰色信息",以减少因灰色信息造成的语用失误,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中菜西译误区看跨文化交流的翻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菜西译中出现的一些误区探讨了如何对待菜名翻译及其包含的翻译理论,阐明跨文化交流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坚持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着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全面探讨汉英翻译过程中中国文化背景因素的处理问题极具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传递源语文本意义,保留源语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