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魏峻 《河南科学》2015,(1):58-64
DNA微阵列数据通常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其中含有大量与分类无关的基因和冗余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分类精度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首先采用Relief F算法对微阵列基因数据集排序,取排序靠前的N个基因构成初选基因子集,然后再利用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选择特征基因.通过在3个公共微阵列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更少的特征基因情况下达到很高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2.
鉴于DNA微阵列数据中无关基因和冗余基因对分类精度和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和声搜索的特征基因选择方法,首先采用ReliefF算法对微阵列基因数据集排序,取排序靠前的N个基因构成初选基因子集,然后利用全局和声搜索算法选择特征基因.两个公共微阵列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分类精度高,能够有效地剔除噪声和冗余基因,是一种有效的特征基因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因转移的研究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对十几种鱼类进行了这一研究。本文介绍了基因转移的方法和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目前,显微注射和电穿孔仍是有效的转移外源基因的方法。外源基因的构建则向“全鱼基因”方向发展,使用鱼类自身的启动子和结构基因。生长激素基因和抗冻蛋自基因的转移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本文还提出了转基因鱼研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突变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菌-杆状病毒穿梭系统将一套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盒转座到AcNPV-Bacmid的Tn7转座接受位点,从而构建出一种带有gfp基因和完整多角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一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稳定地殂多角体。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生理活动,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过程与许多细胞因子及基因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与肝细胞凋亡有关的p53基因、C-myc基因、Fas基因、Bax基因和Bcl-2基因等。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我们的基因是可以设计的吗?基因疗法能包治百病吗?同性恋基因和智能基因真的存在吗?我们的灵魂也是一种分子吗?  相似文献   

7.
以拟南芥HSFs基因家族的已知信息为基础,挖掘辣椒栽培品种及其野生祖先品系基因组中HSFs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系统的比对和功能分析。在栽培辣椒遵辣一号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5个HSFs基因,其野生祖先品系Chiltepin中鉴定出26个HSFs基因。从HSFs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看,与其野生祖先品系Chiltepin比较,遵辣一号HSFs基因家族基本是一致的,在驯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拟南芥一样,辣椒HSFs基因家族分成了A/B/C3个亚家族。从系统发育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辣椒HSFs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与拟南芥抗逆重要基因HSFA2基因同源的是遵辣一号的Capana08g000497与Chiltepin野生辣椒品系的Capang01g003145基因。这一重要的抗逆基因在驯化过程中,由Chiltepin一号染色体移动到遵辣一号的八号染色体。本研究为分析辣椒HSFs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为辣椒品种多种抗逆能力的改善,积累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
拟南芥基因倍增及基因流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倍增指基因组中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复制出一个或更多拷贝的过程,是进化出新物种的主要原因。采用新的数据和方法研究拟南芥基因组的基因倍增过程,通过分析串联基因倍增和大规模基因倍增的存在比例和同义置换率分布,并估计大规模倍增后基因流失的比例,揭示了拟南芥基因组一次非常明显的全基因组倍增,采用科学的方法估计这次倍增发生在约8000万年前。比较该结果与之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解释拟南芥基因倍增过程更合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因倍增指基因组中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复制出一个或更多拷贝的过程,是进化出新物种的主要原因。采用新的数据和方法研究拟南芥基因组的基因倍增过程,通过分析串联基因倍增和大规模基因倍增的存在比例和同义置换率分布,并估计大规模倍增后基因流失的比例,揭示了拟南芥基因组一次非常明显的全基因组倍增,采用科学的方法估计这次倍增发生在约8000万年前。比较该结果与之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解释拟南芥基因倍增过程更合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作一简介,介绍了利用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病毒卫星RNA,弱病毒全长cDNA,反义RNA,核酶,抗体基因和干扰素基因,毒蛋白基因,病毒上基他基因以及植物上抗性基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体育的人性与社会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动态平衡关系。我国体育的性格特征遗传于传统文化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生物基因”。近现代西方体育的引入再次激活了中国体育体内潜藏已久的人性“基因”。本文基于历史语境对中国体育人性与社会性失衡现象进行了文化学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性别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利用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PCR扩增进行奶牛性别鉴定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阐述了PCR技术和方法在奶牛胎儿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RNAi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飞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87-90,98
RNAi技术是指向特异的靶基因中导入双链RNA从而导致靶基因沉默的一种新技术.RNAi在调节转录后的基因表达水平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RNAi技术调节基因表达在对不同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中已广泛应用.文中简要综述了RNAi技术的研究历史、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ASR的发展历史、目前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及当前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的研究理论——利用基因算法训练HMM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对“神话”与“历史”的双重反思与参照下,华夏文明的历史叙事有其独特的发生形式,它们不仅受神话思维的支配,而且呈现出与所谓神话“历史化”不同的“神话历史”特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理解《春秋》的性质与特征,论证有关神话与历史对立与分道扬镳的观点,不但有助于解释中国文化基因,而且会造成新的遮蔽;重新理解神话概念的穿透性和生成性,是重新进入中国式神话历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结构性RNA分子,且大多数核酶具有剪切RNAs的功能,可以利用它们剪切信使RNA(mRNAs)调节基因表达,从而作为基因治疗的新手段.阐述核酶的发现历程,以及其在艾滋病、肝炎、肿瘤和生殖道系统感染等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核酶在基因治疗中的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核酶领域包括更多核酶晶体结构的确立、酶切机理的理解、核酶新的生物学功能的发现等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个禾本科物种全基因组测序的相继完成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物理和遗传结构进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以五个禾本科物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同源共线性方法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比对分析,获得了物种的同源信息,并根据同源信息结合基因组同源结构分析,确定了物种基因组内和基因组间的同源染色体片段。比较分析同源染色体对上重复DNA片段之间的分子距离,初步揭示了禾本科植物同源染色体对间趋同进化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染色体结构受非正常遗传重组影响的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猛禽类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线粒体DNA的研究在种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遗传多态性和基因流研究方面更具特殊意义。简要回顾了鸟类线粒体DNA的研究历史,并分析了中国猛离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要点:1.猛禽类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存在遗传多态性,2:猛禽类线粒体DNA的进化速率与哺乳类相同,3;种间或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4.不同地理种群存在mtDNA克隆群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体内导入双链RNA(dsRNA)后会引起体内同源基因特异的沉默,这种现象称为RNA干涉(RNAi).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就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和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Rapid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during an Archaean genetic expan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vid LA  Alm EJ 《Nature》2011,469(7328):93-96
The natural history of Precambrian life is still unknown because of the rarity of microbial fossils and biomarkers. However, the composition of modern-day genomes may bear imprints of ancient biogeochemical events. Here we use an explicit model of macroevolution including gene birth, transfer, duplication and loss events to map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3,983 gene families across the three domains of life onto a geological timeline. Surprisingly, we find that a brief period of genetic innovation during the Archaean eon, which coincides with a rapid diversification of bacterial lineages, gave rise to 27% of major modern gene families.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genes born during this Archaean expansion reveals that they a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electron-transport and respiratory pathways. Genes arising after this expansion show increasing use of molecular oxygen (P = 3.4 × 10(-8)) and redox-sensitive transition metals and compound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n increasingly oxygenating bi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