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没有波折、一帆风顺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认为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认为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是幸福的生活……可谓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是——忙碌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前不久,一位在技术部门工作的好友,一脸迷惘地对我说:"每天  相似文献   

2.
幸福问题是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论述最深刻、最系统的哲学家,他以中道为核心的德性幸福观,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幸福,理智地选择过幸福的生活将会有很多有益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杰 《科技馆》2003,(3):15-17
科学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这些答案可以被认为是每个人对科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换句话说,由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化熏陶导致对科学的理解千差万别。在这些良莠不齐的答案中,我们怎样鉴别孰高孰低,谁全面谁片面,哪个简明哪个烦琐呢?  相似文献   

4.
消费与幸福     
人为什么要消费?人们从消费中获得什么?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问题幼稚可笑,其实,这里也有学问。人有各种欲望和需要,消费就是满足这些欲望和需要的主要方式。在消费过程中,人的欲望和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产生快活的感觉、愉悦的感觉,也可以说,得到了幸福。  相似文献   

5.
喝水的学问     
要感觉到口渴才喝水吗?怎样喝水更健康? 每天,我们都要喝下几大杯水或者饮料。在化学课上,我们学过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我们经常听说水是生命之源。除此之外,你对喝的水了解多少呢?它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同健康又有什么关系?除了喝水,我们还能从什么途径获得水分?我们每天需要多少水,又需要喝什么样的水?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尽管建国以来,教育界关于我国的教育目的曾有过多次争论,但对我们的这一教育基本思想是没有多少争议的,问题在于怎样理解发展,如何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是幸福?可能会得到一百种、一千种甚至更多的答案。因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观,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吃穿不愁是幸福,有人认为有份好工作是幸福,有人认为金榜题名是幸  相似文献   

8.
幸福最大化     
幸福到底和什么有关?和金钱的多少还是和自己的主观感受有关?要增加幸福感,一种方法是增加金钱数量,提高自己对周围资源的可控程度;另一种方法是增加自己对幸福的感觉。后一种方法能够使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幸福感。本文将给出几种最大化幸福感的简单方法,下面先进行测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人的眼睛为什么长在前面?因为它要我们向前看。一句挺通俗的话,乍听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仔细品味,也许你会突然间茅塞顿开,心里豁然开朗;烦恼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也许你会突然间信心百倍,重新  相似文献   

10.
在杜勒斯夸耀的“民主”、“自由”、“幸福”和“富有”的美国乐园里,人们似乎过得并不怎么快活,而且是越来越不快活。打开美国报纸,那里不仅有每分钟生产多少吨钢、多少辆汽车,而且有每分钟多少人被谋杀,多少人被强奸,多少人跳楼,多少人发了疯……。这已经算不得什么稀奇,因为有人说,既然有汽车、洋房和夜总会的“文明”,也就少不了杀人、自杀、犯罪这一类“文明的灾难”。但是当问题变成全国性的精神上的疫疠的时候,美国资产阶级的先生们也就不能不引以为忧了。近来,美国报刊不断地谈论着美国人  相似文献   

11.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他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地位、条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他更强调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指出要通过教育、立法等途径来培养人们的德性,从而获得幸福。对这种幸福观的深入探索有益于我们现代人更好地思考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走访基层的专题节目《你幸福吗》,镜头前接受采访的人各个微笑着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有的认为无忧无虑吃着蛋炒饭就是一种幸福,有的认为和家人在一起是幸福,有的觉得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看上去,人们普遍认为能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就是幸福,而不一定要大富大贵、宝马奔驰、山珍海味。被采访人多了,回答也五花八门。不过,大部分人谈的都是物质上吃喝过日子那种幸福,很少有人谈及心灵上的幸福。在这一点上,我们恐怕还得要向先哲们学习,尤其是向  相似文献   

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平安才是福     
武陵源有一个“幸福门”,非常出名,相传从中经过能够保证一生幸福,因此每年有近百万游客膜拜并虔诚祈祷幸福。什么是幸福?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综观古今中外,遍访男女老少,大凡都认为平安是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要培养的人一定是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只有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国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我们的百年大计,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教育的理解和定义不同。至今在我们教科书对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它担任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的任务。狭义的教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魔逗城堡     
正全世界有一共有多少人呢?中国有多少人呢?魔逗城堡里有多少人呢?告诉大家,聚集在我们这个城堡里的有几十万人!真正考验大家IQ的问题是,魔逗城堡里的人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你可以说这是数学概念,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天—大—的—缘—分!"  相似文献   

18.
幸福与教育     
幸福是生活自成目的性的意义,是实现人的本质目的的主体愉悦,是生活主体能够体验且不断追求的生活目标.幸福的理解和大量生活现实问题需要教育;教育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它理当对学生的生活发生意义--指导学生的幸福;教育是学生幸福生活的手段、工具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公共教育机构,大学的教育必然要关爱人的幸福。幸福与责任是紧密相联的,在关爱人们幸福的视野下,大学要树立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方面的责任意识、知识传播方面的责任意识。因此,大学既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强大的责任心去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又要更好地进行科技文化创新,更加致力于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许永杰 《广东科技》1997,(11):22-23
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身体健康的人也许习以为常感觉不到幸福,然而一旦失去才感到拥有它的珍贵。那么,如何提高健康素质呢?“钥匙”就在你自己手中—— 1.理解真正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和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按照这样的要求,人们就要从身体健康、心理调节和环境适应诸方面来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