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14名大学生施测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各45人,通过自传体回忆方法分别诱发被试的高兴、愤怒和中性情绪,探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在情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兴和愤怒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认知风格在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场独立型被试,愤怒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对于场依存型被试,高兴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高中生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采用心理测试的方式,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编制的《镶嵌图形测验》对赣州市中心城区295名高二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分析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在性别、文理分科上的差异及其对高中生英语听力、阅读、写作、综合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男生较女生具有更大的场独立性倾向;理科生较文科生也同样具有更大的场独立性倾向;被试者的听力、阅读、写作及英语综合成绩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认知风格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认知风格划分是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认知风格研究成果.论文主要论述了应如何参照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来考察与学习目标与任务的适切性、学习内容内存的逻辑关系与呈现方式以及语文学习情境创设等有关教学设计问题,提出一些设计建议,仅供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一些研究者把内隐社会认知引入到学科心理认知研究中,提出了内隐学科心理认知。基于以上背景,作者尝试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6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内隐英语认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内隐英语态度和内隐英语自我认同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昕  廖凤林 《科技信息》2010,(21):I0119-I0120
目的:探讨学业可能自我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共有95名高中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5人,女生50人。结果:(1)学业领域内的现在学业可能自我和未来学业可能自我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存在高相关;(2)现在和未来学业可能自我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现在学业可能自我和未来学业可能自我的差异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学业领域内的现在学业可能自我与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存在差异,这两种可能自我虽不同但二者及二者的差异均与自尊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认知风格是影响教学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它与教学策略相互依存与制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多的3种认知风格分别是场依存/场独立型、言语/表象型、沉思/冲动型。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匹配策略和适配策略,教师只有灵活使用这两种策略,扬长补短,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考察大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进而探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隐自尊效应显著,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互独立;追求成功动机及成就动机总分与外显自尊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外显自尊显著负相关;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及成就动机总分与内隐自尊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当前内隐社会认知主要从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等方面展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得益于间接测量法的发展和完善,当前主要采用启动效应、内隐联想测验、情绪性西蒙任务等方法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SEEQ)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师生认知方式及性别因素对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理科师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对教学评价是主效应显著,场中间型教师得分最高,场独立型教师得分最低。场中间型学生给老师打分最高,场依存型学生打分最低。师生性别因素仅在“功课量和难度”因子上有交互作用,对男教师的评价,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对女教师的评价,男生低于女生。在评价总分上教师性别教师认知方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四巧板T puzzle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方式:场独立型、场依存型)×2(类比启发类型:具体启发、原型启发)被试间设计,探讨不同类比启发类型对顿悟问题解决的抑制解除机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类比启发信息的利用效果。结果发现:场独立者在原型启发条件下的顿悟时间显著短于具体启发条件,而场依存者在此两种条件下的顿悟时间无显著差异;场独立者的顿悟后解决时间显著短于场依存者;原型启发组的顿悟问题总解决时间显著短于具体启发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某师范院校204名新生进行测评,以期为师范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统计结果表明:师范新生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内隐自我中心的概念由Pelham等提出,指人们偏爱与自我有联系的对象的倾向,它建立在自我积极联系基础上。这种偏好不仅影响人们事物的喜好,还会影响到人们的重大生活决策。内隐自我中心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内隐自尊的本质。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内隐自我中心概念、机制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自尊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主要表现在:(1)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能力维度与价值维度的区分;(2)内隐自尊研究的逐步兴起;(3)自尊测量研究的新突破;(4)自尊相关研究的不断拓展。这些为我们研究自尊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筛选出来的网络成瘾和对照组的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大学生都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二者在外显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外显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内隐自尊与网络社会支持中友伴支持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主观支持对外显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友伴支持对内隐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210名高中生实施了内隐自尊测验,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调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攻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自尊与攻击的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外显自尊与攻击的敌意维度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标准分数差值与攻击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崔诣晨 《科技信息》2010,(12):I0005-I0006
内隐人格观是存在于人际知觉领域的一种关于人格属性或特质是否先天不变的信念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机能是对两类人作出区分:一类是那些认为人格由稳定的特质构成的人(称为"固存观者"),另一类是那些相信人格特质是可塑的人(称作"渐变观者")。内隐人格观是知觉和判断社会人的重要人格变量。一方面,知觉者的内隐人格观影响其对他人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方式;另一方面,内隐人格观影响人们如何评价与自己、他人和群体有关的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以306名高校贫困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问卷,考察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的特点,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了高校贫困生自尊和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偏好性在性别及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外显自尊与资助方式偏好性呈显著正相关,外显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资助方式偏好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大学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从认知风格和情感意动两个维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网络学习效果与大学生学习风格中的场独立/场依存、解决问题的风格、成就动机、控制点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提高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大学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从认知风格和情感意动两个维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网络学习效果与大学生学习风格中的场独立/场依存、解决问题的风格、成就动机、控制点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提高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运用内隐测量技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国外文献层出不穷,这些研究横跨众多领域,包括态度、自尊、刻板印象等,涉及社会认知方面的内隐测试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介绍其技术和理论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个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