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学生适应性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从实践层面解决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对适应性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建构全面的理论概念,寻找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合理的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西部地区开始将生态移民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逐步实施并广泛推行,在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至今,有必要对生态移民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梳理.从生态移民的概念界定、分类及安置模式、移民的适应性、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的效果评估等五个方面着眼,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爬梳,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3.
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是一种综合、全面以及科学的电网规划方法,可以保证电网的最佳性能,科学的规划体系保证了电网可以充分体现智能电网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提高电网的性能以及不断优化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是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阐明了其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并对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建立、研究层次、指标选取及实证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建立上,国内外建立方法基本一致,多为层级性结构;在研究层次上,国外在区域、作物、农场、农户水平都有研究,国内基本只集中在区域水平;在指标选取上,国外在社会、经济、生态3类指标中最偏重生态类指标,如氮、磷平衡,农药、杀虫剂风险等;国内3类指标并重,如农业产值、灌溉水、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在实证评价上,国外在政策指导及耕作实践指导2个方面都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政策指导方面的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农户行为、政策调控和农业环境质量变化的内在机理出发,创建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PSER)"逻辑框架模型:一方面家庭状况、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都会对农户产生压力,导致农户生产行为目标和农户行为状态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农业生态资源数量或质量状况,并可能导致农业环境质量的退化.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或者相应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引导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而达到农业环境质量的良性循环和提高.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PSER)"逻辑框架模型为农户尺度的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此框架下构建了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为从农户尺度上进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国内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得出住宅建筑室内可接受热环境的气候适应性通风调控方法,根据适应性模型理论,以aPMV模型为基础,结合重庆地区的调研结果分析得出住宅建筑室内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基于状态空间法对重庆地区住宅建筑常用的通风调控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不同换气次数和分时段设置通风对室内温度的作用分析,从房间温度整体分布角度提出了重庆地区通风技术的分月调控方法;结合室外温湿度等参数的温湿图,具体分析了通风调控对室外气候参数的调控有效区域,得到各月通风调控方法的气候适应性区域。提出的基于室内热舒适适应性模型的可接受热环境的通风调控策略有利于建筑的热工设计和寻求设备的经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企业为了构建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以保持核心竞争力,并实现战略管理,本文设计基于作业分析的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文章首先对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进行基本梳理,进而进行可行性、必要性及基本思路分析,从而形成设计这一类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及流程。文章认为基于作业分析的平衡计分卡从理论角度来看,对提高企业生产绩效、组织凝聚力、顾客满意度、利润获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系统耦合强调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科学-决策的有效链接,通过不同尺度监测调查、模型模拟、情景分析和优化调控,开展多要素、多尺度、多学科、多模型和多源数据集成,探讨系统的脆弱性、恢复力、适应性、承载边界等科学议题。在梳理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地系统耦合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体系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检验体系,而事实上更是一个指导体系,本文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估的经验成果,借鉴信息化领域评估所应用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建构一个较为合理的电子政务评估的体系框架,并对各项指标的量化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