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p)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上进行烷基化反应,形成改性微球CPS-bbp,然后与Cu~(2+)盐配位,制得固体配合物CPS-Cu(Ⅱ)-bbp,分别采用核磁、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能谱(EDS)、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和观察.最后,将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分别研究其在氧化苯甲醇、苯乙烯和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CPS-Cu(Ⅱ)-bbp为催化剂条件下,苯甲醇氧化产物只有苯甲醛,其转化率可达93.7%;苯乙烯的主要氧化产物为氧化苯乙烯,其转化率为89.1%,产物选择性为60.7%;氧化环己烯的主要氧化产物为α-环己烯酮,转化率为67.9%,选择性达96.7%.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和水溶液中分别合成了Eu3 、Tb3 与2,6-双(3,5-二甲基吡唑基)吡啶的两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在相同溶剂条件下,Eu3 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比Tb3 配合物的强.Eu3 、Tb3 配合物在乙醇中的荧光强度都比在水中的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吡啶-2,6-双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比较分析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3种镉(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 ML型,配体中两个酰胺键N原子和吡啶环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1种单核双吡啶吡咯Cu(Ⅱ)配合物[Cu(PDPH)2] (1),其中配体HPDPH为2,5-二(2′-吡啶基)吡咯.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39.1242(16) ?,b=8.6574(5) ?,c=33.7687(14) ?,β=123.0305(16)°,中心离子Cu2+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单核配合物[Cu(PDPH)2] (1)、双核配合物[Cu2(PDPH)2(NO3)2] (2)和多聚配合物{[Cu2(PDPH)2(N3)2]}n(3)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个Cu(Ⅱ)配合物均以沟面键合方式与CT-DNA结合,其结合强弱顺序为3 > 2 > 1.此外,采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3种Cu(Ⅱ)配合物对超螺旋pBR322 DNA的切割作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能将pBR322 DNA切割为开口缺刻型或者线型DNA,表现出良好的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5.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合评述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氧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性能。对其氧化反应的机理及不同氧源O2,t-BuOOH,H2O2,PhIO,NaClO作氧化剂下环己烯氧化反应的活性及产物的选择性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2种PAMAMSA(1~6G) M(PAMAM为聚酰胺 胺,SA为水杨醛,G为代数,M分别为Fe3 ,Co2 离子)树枝状高分子催化剂.在101 325kPa、70℃和无溶剂条件下,这些催化剂对环己烯分子氧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良好.反应以7 氧杂二环[4,1,0]己烷(1),2 环己基 1 醇(2),2 环己基 1 酮(3)和7 氧杂二环[4,1,0]己烷 2 酮(4)为主要产物.其中产物7 氧杂二环[4,1,0]己烷 2 酮(4)为此类氧化反应中首次报道的新产物.  相似文献   

7.
以1,1’一联萘-2,2’-二胺为手性源合成了6种光学活性铜配合物,考察了它们对1,1-二苯乙烯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光学诱导活性.结果表明,以旋光活性联萘胺和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到的Schiff碱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光学产率达36.5%.  相似文献   

8.
苯丙氨酸希夫碱钴配合物催化氧化环己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丙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Sal-Phe-M)催化氧化环己烯的性能,详细探讨了苯丙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Sal-Phe-Co)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氧化环己烯的性能,找到了苯丙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催化氧化环己烯的较好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应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氯甲基聚苯乙烯(氯球)担载的1-6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镍配合物,将此类配合物用用作在无溶剂情况下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以2-环己烯醇、2-环己烯酮、和7-杂氧二环[4,1,0]环庚烷-2-酮(3)为主要产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0.
组氨酸席夫碱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环己烯催化氧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新型配体组氨酸水杨醛席夫碱Mn(Ⅱ)配合物(Sal-His-M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XPS等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源,研究了Sal-His-Mn对环己烯烯丙位氧化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温度、时间、溶剂、氧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席夫碱及其Cu(Ⅱ),Zn(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还进行了^1H NMR和MS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草酰胺单核Cu(Ⅱ)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分子氧为氧源,研究了其与NHPI协同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考察了温度、时间、氧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氧压力为0.5MPa时,甲苯的转化率和苯甲酸的产率分别达到84.1%和76.8%。与传统的甲苯催化氧化体系相比,甲苯的转化率和苯甲酸的产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该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环己烯选择催化氧化反应不同氧源氧化剂的介绍,综述了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载体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配体4-烯丙氧基-2,6-二(N,N-二乙胺基甲基)吡啶与三苯基膦氯化钌配位化合物生成新的钌催化剂,催化苯乙酮氢转移反应。考察温度、碱强度、底物浓度及产物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82℃,苯乙酮、钌配合物和KOH的初始摩尔比为250∶1∶12,反应6 h,苯乙酮的转化率达到99.8%,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担载树状高分子铜配合物催化氧化环己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球担载的树状高分子铜配合物作为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性能,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碱添加剂以及催化剂重复利用对反应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尝试使用9种多核金属酞菁催化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它们对环已烯在氧气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Cu(II)-吡啶-草酸根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Cu2(4,3-pybz)4(H2O)]n(1)(4,3-pybz=4-吡啶-3-苯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1.2004(3)nm,b=1.52305(4)nm,c=2.23362(6)nm,β=95.94°,Z=4,V=4.06173(18)nm3,Mr=937.90,Dc=1.694Mg.m-3,F(000)=2072,GOF=1.089,最终偏离因子R1=0.0650.配合物1展现了一个(3,6)连接的三维网络拓扑结构,其中Cu(Ⅱ)作为六连接点,4-吡啶-3-苯甲酸配体分别三连接点和连接器.此外,利用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化合物1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称性破损(BS)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 (Ⅱ )_胺配合物的电还原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铜胺配合物可以键合O2 ,并催化O2 的还原。Cu (Ⅱ )也能与 1 1 _联_2_萘酚配合 ,但是配合物不能键合O2 ,不能催化O2 的还原。所以铜胺配合物键合并活化了O2 ,具有模拟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光度法测定Cu(Ⅱ)-氨基酸配合物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模拟生理环境下(pH=6-7,T=37±0.5℃),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u(Ⅱ)与10种α-氨基酸配体(L=Gly(甘氨酸)、Val(缬氨酸)、Ala(丙氨酸)、Leu(亮氨酸)、Phe(苯丙氨酸)、Ser(丝氨酸)、Cys(半胱氨酸)、Gln(谷氨酰氨)、Thr(苏氨酸)、His(组氨酸))形成的二元配合物,测定了其紫外光谱,并用对应溶液法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