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觉     
<正>创业在上海圆梦来黄浦|图为2017上海创新创业大赛黄浦赛区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智汇闵行创造未来|图为2017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智汇闵行创造未来"闵行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2.
<正>在过去的3月里,2019年"创业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闵行分赛区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日益优化的创新创业生态让闵行区的"双创"热情持续升温。今年闵行区通过将大赛报名工作下沉至街道,在全面广泛发动下,共吸引区内1001家创新型企业报名,最终提交934家,报名数和提交数再创新高,继续位列全市第二,充分体现了闵行区丰富的"双创"资源和创业热情。同时,  相似文献   

3.
陈卓 《安徽科技》2015,(6):29-30
<正>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打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创客作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创客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创客运动与教育领域的碰撞孕育了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创客教育。在创客运动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实施手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涵模糊、师资力量匮乏、课程体系不健全3个方面,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集中在教育资源与手段、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3个方面。当前,我国构建众创空间开展创客活动方兴未艾,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以培养校园内部创客文化为核心,以"做中学"为主要路径,以社会化多元评估为抓手,以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视觉     
<正>双创周·七日谈|作为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的重点活动之一,上海市科委倾力打造创新创业七日谈:七天畅谈从杨浦长阳创谷起航,走过闵行、虹口、徐汇、嘉定、浦东、静安,探寻着上海的双创特色,分享最前沿的创新创业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布2009年度"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省"双创计划")  相似文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接、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以"创客空间"为载体的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措施。打造双创基地,构建"创客空间",培育创客文化,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创客空间"的构建方式,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众创进行时     
<正>当下,创新创业非常火热。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和提出明确要求,"两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潮汹涌,创新风劲吹,众创时代已经来临!在以人为本、应用为主的创新2.0时代,创业就是最大的创新,而"众创"就是创业的最高形式。与以往创新创业相比,大众创业特别是年轻人创业是众创时代的突出特点。"互联网+"、"创客"、"众创  相似文献   

9.
《杭州科技》2015,(3):36-41
<正>4月,在钱塘江畔,杭州高新区(滨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500多名创业精英共赴杭州高新区(滨江)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群英大会,探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共同话题。会上,一个10亿元规模的滨江众创基金宣布启动,高新区(滨江)政府还为基金聘请了首批16位创业导师。难得一见的是,在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星创天地"是专门为有志于农村创新创业的创客打造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是新常态下的"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器",也是培育懂技术、会管理、擅经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建设农业"星创天地"能够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新的创业平台,能够将科技特派员与草根创业者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在闵行南部的黄浦江畔,一群创新创业者们正在全力描绘着一个"圈"。这个"圈"所在的位置,正是一座以"零号湾"命名的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在这里,无数来自全球的创业团队慕名而来,无数别具匠心的创意想法孕育成长。零号湾位于以沧源路、剑川路为主轴的"T"形区域。其中以上海沧源科技园的转型发展区块为核心区域,以创业加速器、接力园和人才公寓等创业服务支撑体系为配套区域。自2015年6月园区启动以来,零号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创客空间的兴起,创客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为了将这种创新文化引入到职业教育,该文就创客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点就创客空间建设、创客文化导入课堂以及开展创新活动进行的探索进行了研究,为培养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新时代语境下,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需要对创造教育的文化与哲学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通过分析我国"创新"的困境和现状,提出应该从中西文化会通、创造者境界提升以及创造理论构建等方面打通"双创"与"两创"的界域隔阂,从而助推我国创新文化和创新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教育正在兴起、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国家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式和思维也在发生改变,并且"互联网+"也为其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要基地,其教育模式应该顺应时代需求而相应调整。创客空间已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将其融入到高校的教育中能有效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为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有力把握众创时代带来的机遇,"双创型"人才培育势在必行。实践表明,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进"双创型"人才的培育工作的实现路径可以是:紧扣"新"字抓选题,培养"双创"所需的创新素质;紧扣"细"字抓方案,增强"双创"所需的细心品质;紧扣"广"字抓阅读,丰富"双创"所需的知识储备;紧扣"实"字抓调研,弘扬"双创"所需的实干精神;紧扣"精"字抓成果,树立"双创"所需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简称"双创")人才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教育载体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培养农科人才为例,分析我国"双创"教育的现状,探索高校在构建"双创"教育平台方面的举措,总结了"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白先宏 《科技潮》2011,(10):72-72
为了弘扬在"科技北京"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北京成为鼓励创新、培育创业的沃土,本刊特开辟"创业故事会"专栏,欢迎在北京创业,并取得成功的人士,撰写个人或团队在创业历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8.
<正>为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宁海县积极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为主的1+X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政策集成和开放共享,整合县域内创业创新资源,打造开放式"众创空间",力促大众创业创新。一、构建多元化众创平台,打造创业创新"孵育基地"一方面,整合资源,打造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众创空间。布局"1+4+X"众创空间,推动创客主体集聚。以县科创中心为核心,大学生创业园、电商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5月18日,余杭区举行科技创新大会暨2018"创新余杭"人才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大会上,余杭区对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科技进步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等245家企业和18位创业创新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共发放奖励资金超过1.4亿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创客"的兴起及意义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创客"和"众创空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让"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大众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创客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有望迎来黄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