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城市共享单车用户的用车需求,提高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结合路况信息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共享单车实时投放与调度框架:在离线建模阶段,基于历史的短程出租车轨迹数据聚类,使用区域提取技术(Regional Extraction Technique,RET)获取不同时段的城市热门用车区域、用车频次与行程结束后的热门停车区域及其停车频次;在线调度阶段,建立共享单车的实时调度优化模型(Real-time Optimization Model,ROM),根据下一时段的热门用车区域,搜索当前时段内距离其较近的k近邻单车停车区域,并结合实时路况为调度车推荐前k条路况良好的行车线路.出租车轨迹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的调度策略相较于传统的自行车调度策略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挖掘北京市出租车历史轨迹数据,分析出租车载客热点区域,从而为空载行驶的出租车司机提供寻客方向.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历史轨迹数据预处理,按照数据生成时间对出租车历史数据进行排序,提取历史数据中的所有乘客上车地点;使用聚类算法对提取出的上车地点进行聚类分析,提取乘客频繁出现的区域.以出租车寻找乘客为背景,分别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算法和基于距离的K-means算法对载客点进行聚类.采用聚类算法性能评估中的DB内聚指数对两种算法的聚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工作日和非工作日DBSCAN算法聚类结果的内聚效果均优于Kmeans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挖掘出租车轨迹数据反映的运营规律,将城市电子地图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作为影响参数纳入出租车轨迹数据研究中,探讨出租车载客运营的时空分异现象。通过处理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取并统计各时段出租车上客量,证实出租车载客具有时间非平稳性;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各载客高峰时段载客点聚类,分析出租车载客的空间非平稳性;构建载客热点提取模型,提取载客热点并定义热度值;从城市POI数据中筛选出显著影响载客热点分布及热度值的设施,计算其与各时段产生的载客热点的最短距离,分时段建立出租车载客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探讨载客热点与各类城市设施的时空关系,并以西安市出租车GPS数据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OLS)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优度均值从0.29提高到0.57;在研究区域不同时间段,各类设施点回归系数均值存在明显时间差异,同类设施点回归系数分布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研究区域内出租车载客热点的时空分异现象大体符合城市居民出行规律,在工作日各高峰时段出租车发挥公共交通系统替补作用这一现象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出租车空间需求预测、出租车载客调度及价格调控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出租车轨迹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优质客源模型.模型重新定义一次完整的出租车出行,引入出租车开销与行程速度关系,解决车辆动态消耗的问题,以出租车单位时间内的盈利来量化客源.并以福州市2015年5月份出租车轨迹数据为例,根据模型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与密度计算,分析出租车优质客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量化出租车客源,为分析出租车时空分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防止出租车欺诈绕路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出租车GPS时空轨迹数据离线挖掘与在线实时检测相结合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获得快速反馈实时检测的结果.首先,将路网地图进行网格化切分并编号,用Pathlet方法优化常用的以GPS点组成的轨迹序列,并将轨迹通过匹配、补全等处理变换为Pathlet序列.然后,从大量出租车历史数据中,获得轨迹的Pathlet序列,并聚类得到起点与终点之间正常的K类轨迹.当实时轨迹需要被检测时,便与K类正常轨迹进行匹配,只需计算两段Pathlet序列的编辑距离,并同时考量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设定合理阈值,判断是否抛出异常.最后,基于北京地区2011年3月到5月出租车GPS轨迹的真实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比了相关工作,印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基于打车软件背景下城市出租车合理发展规模,对传统背景下出租车和使用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搜索乘客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在固定需求下分析了供需平衡关系,基于空载和载客阶段的特征,建立了出租车运营平衡模型。针对模型结构,将其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反映出了出租车规模、出租车在各交通小区的平均搜索时间和各交通小区乘客的等待时间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与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管理部门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规模和制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从出租车轨迹中提取交通热点区域的分布式并行算法,首先对原始轨迹数据进行停靠点的提取来消除噪声并剔除行驶中间点,然后通过对按时间段分块的停靠点并行运行基于密度的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DBSCAN),实现对分块的数据聚类来发现不同时间段的热点区域.经过在实际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准确性和大数据量下的整体效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GPS轨迹数据的拥堵路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真实的GPS轨迹数据,对城市拥堵路段进行预测.在此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基于交通流预测和拥堵识别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拥堵向量和拥堵转移矩阵的拥堵路段预测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路段拥堵的时间周期性和时空相关性,通过对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挖掘和训练,建立拥堵向量和拥堵转移矩阵,实现对拥堵路段的预测.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的拥堵路段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机场出租车司机合理的决策行为,文章搜集了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出租车轨迹数据,依据自定义的司机等待时间成本和空载时间成本,并结合其他因素,构建影响出租车司机决策的影响因素体系。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从体系中选取具有说服力的影响因素,即灰色关联度数值大于0.65的因素,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完全二次的Logistic二分类器模型对机场不同出租车司机的决策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完全二次的二分类器在数据集上能实现96.77%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载客路程这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建立了机场出租车所载乘客的期望收益函数,给出了任意时刻起单位时间内候车总人数的表达式,在揭示了出租车等待乘客的时间与候车人数关系的基础上,获得了每辆出租车的平均服务时间的估计公式;综合考虑出租车司机不同选择的有关收益和费用,考察机场出租车司机决定排队载客起至搭载乘客到达目的地止这一包括了出租车司机等待和载客的完整过程对应的时间区间内,基于出租车司机不同选择对应的单位时间的平均净收益构建了出租车司机选择的最优决策模型,给出出租车司机的最优选择策略;建立了机场短途载客且再次返回机场载客的出租车排队的"优先权"模型,且能有效地均衡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更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从出租车轨迹中提取司机经验并应用于大众出行引导是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在经验提取上,为了避免传统方法中因忽视OD而导致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OD约束的经验模型(ODCEM).以深圳市为例,分别用传统的经验模型、ODCEM及最短路径模型进行实验.结果显示:ODCEM在经验提取和路径推荐时能够成功地模拟出租车司机的经验;3种方法的比较中,ODCEM推荐的路径在通行时间和平均通行速度上体现出93.3%和76.7%以上的优势,通行长度位于其他两种模型推荐的路径之间.最后对约束的尺度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约束尺度为2 km×2 km时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人流量和车流量的日益增多,导致交通的供需失衡,使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为实例,利用时间降维、空载去噪、时间阈值和速度阈值4种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根据出租车路段平均速度、路段内速度变化等信息,分时段对成都市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得出的结果可给出行人或出租车司机提供出行时间及路段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Circos弦图的居民出行模式可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城市中出租车OD(Origin-Destination:起始点-终止点)流时空模式的研究,能为城市路网规划、出租车营运方案制定以及居民出行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而时空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是从时空轨迹大数据中感知城市动态、分析OD时空模式的重要手段.该文基于Circos软件,以一种全新的可视化方式对出租车轨迹数据中的OD流进行时空多尺度可视分析.这种方式能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表征出租车轨迹OD流的流量、流向及OD流属性特征,能够展示多时空尺度下轨迹OD流数据的时空模式,能更好地理解居民在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流动模式,进而揭示居民的出行模式.通过对北京出租车历史轨迹GPS数据进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可视化技术能在多时空尺度下表征轨迹OD流数据的时空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在大规模流式数据环境下交通热点区域分析的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流式数据两阶段方法;该方法在第一阶段使用基于改进Canopy算法进行粗聚类并产生宏簇,在第二阶段使用K-means算法进行细聚类;并以粗聚类产生的宏簇个数和类簇中心位置为指导产生更加准确的微簇聚类结果。在试验中,使用流式数据两阶段方法对北京市出租车的定位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结合热力图和电子地图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在最终的热力分析结果中可以直观地发现出租车活动较为频繁的热点区域和线路,且与日常出行经验相符合。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时地对流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产生的数据结果可供用户在任意时间窗口范围进行查询分析,有助于为交通活动情况实时分析、交通规划和拥堵治理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推荐模型的预测精度,传统方法通常是利用更多的附加信息参与模型的构建.然而,此类方法在提高算法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算法的时间开销,同时对数据集也存在一定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gging集成的矩阵分解模型.该模型根据用户、产品评分数为基学习器动态分配权重,并通过加权求和得到预测评分.在三个不同规模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动态加权Bagging矩阵分解模型拥有与传统矩阵分解模型一样的时间消耗,并且在各个衡量指标上都优于传统的矩阵分解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定性和定量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情况,选用能够消除道路等级影响的INRIX指标,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计算道路拥堵指数,并提出道路拥堵指数异常的判定和基于区域连续性的拥堵指数修正方法. 利用福州市2015年5月份出租车轨迹数据计算道路的拥堵指数,研究了福州市工作日早高峰期间在量化指标下道路拥堵的时空分布,并尝试挖掘道路拥堵的关联规则为居民出行提供建议. 结果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福州市道路拥堵在时间上的分布呈三段式,而在空间上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7.
相比小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模型,现有的大型CNN模型在大型图像数据集上达到了良好的分类效果,但是在小型图像数据集上过拟合,使得精度提升小、训练时间长、存储占用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嵌入式设备.因此首先收集了一个包含4 500张图片的小型蘑菇数据集,并为蘑菇分类任务设计了轻量化的CNN模型MushroomNet.然后研究CNN模型中各部分对于分类任务的重要性,并提出基于数据复杂度的模型结构优化方法.实验表明,相比MobileNet、ShuffleNet等轻量化模型,MushroomNet-MicroV2的Top-1精度只差了1%~2%,但是它训练速度更快,存储更小,只有1.3 M的参数量,且在Apple M1 CPU上经过142 s的30轮快速训练后,Top-1验证精度可达88%.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图书页面检索方法检索精度低的问题,利用任务无关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书页面检索方法.首先将待检图书页面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畸变校正,降低背景的干扰和几何畸变的影响;然后将校正后的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最后使用夹角余弦距离来度量待检图像和候选图像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测试数据集上的Top-5命中率为97.31%,而直接使用任务无关数据集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的Top-5命中率仅为58.47%.本方法避免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大规模图书页面图像数据库,而且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图像特征描述能力,取得了优异的图书页面检索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中的共享位置信息,提出一种结合相遇和拓扑结构的朋友推荐算法.该方法定义用户关系为相遇模型,通过考虑朋友间时间和空间的相遇特征,基于随机路点模型计算轨迹间在相同时间下的相遇频率作为用户相似度,结合拓扑相似度作为最终的推荐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较传统基于拓扑的好友推荐算法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扩展性差、存取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海量出租车GPS数据Web服务方案,满足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存储管理与实时在线服务的需求。【方法】利用MongoDB地理空间索引实现基于位置的查询,基于Node.js技术提供Web service服务,采用Express MVC框架构建Web应用。【结果】与MySQL Spatial相比,MongoDB在区域查询方面具有较高的查询效率,数据量多时,其性能尤为显著。【结论】基于NoSQL的出租车GPS数据Web服务方案可以支持海量位置数据的实时查询与地图显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