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广东科技》2010,19(4):65-67
文中阐述了全自动饮料生产线的几种组合工艺流程形式、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操作关键工序要求、主要系统和设备设计,同时介绍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波纹管式无菌杀菌机和连续喷淋杀菌隧道和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啤酒是以麦芽为原料,加适量的酿造用水,采取浸出法或煮出法进行糖化制取麦芽糖液(麦汁),添加酒花或香料经过强烈煮沸后,分离出酒花和凝固性蛋白质,再经过冷却,添加人工培养的酵母,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CO2气和少量酒精的饮料。 根据生产方式分类,啤酒可分为鲜啤酒(或叫生啤酒),熟啤酒和纯鲜啤酒。包装后不经过巴多杀菌的称为鲜啤酒;装入玻璃瓶后,经过巴氏杀菌的称为熟啤酒,故又称为杀菌啤酒,其特点是可以长期贮存,不发生混浊沉淀,但口味不如生啤酒新鲜。纯鲜啤酒是利用无菌过滤,不经过巴氏…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计算非连续OFDM(NC-OFDM)系统带外功率泄漏和主用户(PU)频带干扰功率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把NC-OFDM系统参数设计问题转化为次用户(SU)频谱开销和主用户(PU)干扰温度限制下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优化求解.给出了NC-OFDM系统最优参数与高功率放大器(HPA)的输入回退(IBO)参数、PU频带占用率和PU干扰温度容限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当PU频带占用率和干扰容限给定的条件下,求解所建立的优化问题可以为SU设计最佳的系统参数:最少的保护载波数及系统对功率放大器IBO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8排蒸发式空冷器管束三维模型,在恒壁温边界条件下,在管束表面施加质量源项模拟喷淋液膜,采用Eulerian Wall Film (EWF)模型与Mixture Species Transport模型耦合来研究蒸发式空冷液膜与空气间热质传递。数值模拟得到的空气出口温度、含湿量的数据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别为-0.67%~-0.98%、-4.95%~2.29%。比较了不同喷淋流量下管束表面液膜质量分布,小喷淋流量下液膜主要分布在管壁下半部分,随着喷淋水流量增加,管壁液膜分布趋于均匀,管排水膜温度由上至下先增加后减小。由于空气在管束背风面的流速较低,形成较高含湿量与温度三角区域。数值模拟得到的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系数比试验值小,误差为-8.00%~-9.30%。揭示了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机理,为蒸发式空冷器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坝体体积、最大主应力、高应力区范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拱坝体形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与经济学中博弈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将多目标优化中的各分目标函数看成博弈方,所有可行解就是博弈策略集,从而提出了拱坝体形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合作博弈方法.白鹤滩拱坝体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如线性加权法和理想点法)更能综合反映各优化目标的要求,优化结果更加合理,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豆腐干微波杀菌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豆腐干为原料,以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Δa、Δb、ΔE、咀嚼性、回复性、弹性、硬度和内聚性为响应值,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温度为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利用因子分析筛选出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建立模型,探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豆腐干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对豆腐干杀菌的特征指标为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ΔL、咀嚼性及回复性;豆腐干微波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600 W、温度51℃,该参数下,豆腐干的菌落总数降低对数值为5.17,ΔL值为0.19,咀嚼性为3 382.43,回复性为0.27。研究为微波杀菌技术应用于豆腐干的杀菌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认识热采稠油油藏开发规律,进一步改善热采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系统且合理的评价方法,更加全面综合判别其开发效果。将区间数理论、熵值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熵值TOPSIS的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根据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和油田历史数据建立评价对象区间数TOPSIS决策矩阵,然后采用区间数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集,再根据相关算法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待评价开发区块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程度,依据级别区间给定评价结果。以辽河油田锦91区块为例,对该稠油区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C40/4吸附甲苯和丙酮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活性炭吸附C40/4有机蒸汽的性能曲线规律,在不同温度288.15K,293.15K和298.15K下实验测试了活性炭C40/4吸附有机气体甲苯和丙酮的吸附性能,基于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从吸附动态平衡的角度,理论分析了吸附性能曲线中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经验的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模型,它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的有机蒸汽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曲线,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之间的误差小于6%,为确定活性炭吸附有机蒸汽的吸附量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模式,从而为有机蒸汽吸附过程的设计、预测和优化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皮尔格轧机冷轧304不锈钢管为例,建立二辊模具的关键参数优化模型.首先通过在不同应变速率下材料的拉伸试验获得真应力-应变曲线数据,通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304不锈钢的本构方程;然后根据皮尔格冷轧钢管的变形特点,结合增量理论得出钢管当量变形量的计算方法,融合孔型参数和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二辊模具孔型变形区压下段和精整段长度之比Q值与材料应变速率之间的优化方程;最后利用材料卸载定律解出冷轧304不锈钢管过程特定阶段时的应变速率值,解出不同尺寸精度无缝钢管的Q值.以计算出的Q值为二辊模具的设计参数,根据皮尔格轧机孔型设计优化程序设计出轧辊和芯棒,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现场轧制试验验证了本优化模型的正确性,验证成品管能够达到预期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风电增速齿轮箱温度异常现象,基于Block闪温理论与Hertz接触理论,提出一种考虑随机风载作用下齿面接触温度的计算方法.以该方法为理论基础,根据行星轮系耦合建模理论,建立风电增速齿轮箱动力学性能计算模型.模型不仅揭示了随机风载、齿面接触温度及齿廓热变形之间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还展现了随机风载、齿面接触温度等非线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松散煤体温度场对流占优扩散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方法解决一定边界条件下的煤自燃温度场控制方程模拟煤温的自然变化趋势,数值模拟出一组具有动态变化规律的空间对应温度值.用煤温测试装置测得煤堆中一些特定点的瞬态煤温的变化温度后对比了模拟温度值与实验温度值,比较分析结果的可行性,根据模拟结果对模型进行评价,为建立快速、准确的煤自燃预测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依据建立的3mm波段晴空亮温理论模型,对晴空3mm天空亮温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根据地面气候条件来求取天空亮温的简单实用方法.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表明:3mm天空亮温的计算是正确的,用此计算值来进行金属目标辐射亮温估算是可行的,简化的理论算法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山区高等级公路雾区限速理论不能切实反映雾区交通流状态的情况,在完善雾区限速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具体的限速方法。首先建立不同大气能见度下驾驶员动态可视距离与车速的关系模型;并以驾驶员的动态可视距离不小于停车视距为条件,得到不同雾况等级下的限速值;其次,考虑到雾区交通量对限速值的影响,基于流量-速度模型,对同一雾况等级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分级限速;最后,以限速值为变量进行VISSIM仿真对比试验,将车速方差和安全车距达标率作为评价限速值优劣的指标,对雾区限速理论值进行优化;该方法适用于不同交通流状态,可为山区高等级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弹道中段进动目标动态RCS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佳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6):4562-4566
为计算弹道中段进动锥体目标的动态RCS,根据中段弹道目标的运动学特性,利用椭圆弹道理论仿真计算出了中段弹道;同时根据导弹与雷达的空间几何关系,求得弹头实时视角值。然后利用高频区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弹道中段进动目标的实时RCS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比较,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大宁-吉县区块致密气井井下节流易于出现水和物堵塞油管的问题.针对该区域采用井下节流工艺的气井,基于质量、能量守恒方程,结合并筒流入动态,建立考虑多因素耦合的井筒温度压力计算模型,并与Ramey模型、Hassan&Kabir模型进行对比;考虑天然气水和物生成条件,结合考虑多因素耦合的井筒温度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井下节流温降压降耦合模型,得到节流后井筒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布,分析井下节流器不同下入深度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结果 表明:与Hassan&Kabir模型、Ramey模型相比考虑多因素耦合的井筒温度压力计算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更低的模型变异系数.大吉14向1井、大吉4-5井节流器最优下入深度为1900m;模拟节流嘴直径、下入深度对气井产气量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气井产气量随节流嘴直径和节流器下入深度变化的规律;通过FLUENT模拟得到节流流场内温度、压力在节流嘴入口处急剧减小,速度急剧增大.研究可为现场预防天然气水和物生成和井下节流参数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4种含氰基季铵盐,比较了它们的杀菌活性;探讨了12种含氰基季铵盐的结构与杀菌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了污水含油量、pH 值、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及杀菌剂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氰基季铵盐的杀菌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的结构对称性越高,其杀菌活性越低;在杀菌剂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杀菌剂的杀菌活性随污水含油量的增加而下降;含氰基季铵盐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在偏碱性及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武钢烧结分厂大型湿法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模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增设塔环几何构件对塔内流场的影响.将原塔的模拟结果与现场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模型的相关性较好,证实了其可靠性.安装塔环后,塔内壁流现象得以削弱,气流流出喷淋区后分布的均匀性得到了提升,监测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降低.对塔环的安装高度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发现塔环距离喷淋层越近,抑制壁流的效果越明显,但太近也会削弱其对气相的整流作用,结果表明:模型塔环的最优高度为距离最低位喷淋层1.5 m处,监测面的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8.445%,较原塔降低了7.686%;监测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较原塔降低了2.528 K.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手段,结合红外成像技术与非接触式可视化观测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及不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下的温度均衡性和不同测量点的温升特性。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极耳附近区域为主要的产热源,且放电倍率越高,产热量越大;电池温度上升越快,最高温度越高,电池温度均衡性越差; 1C放电时,电池表面的温度梯度以多个类半圆形温区呈现;并以正极区为圆心向整个电池扩展; 2C放电时,初期形成的两个半圆形温区重合为一个以圆弧为下边的类矩形温区,直至扩展到电池下边缘;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温升速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及研究成果,可以合理改进电池单体结构,设计电池组或电池包散热方案,提高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吸声性能,以聚氨酯(PU)为原料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分析了纳米纤维膜基本参数及吸声性能,并与PU多孔膜和PU流延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面密度和空腔条件下,孔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PU纳米纤维膜的最大吸声系数略小于PU多孔膜,但显著大于PU流延膜;PU纳米纤维膜的共振频率和最大吸声系数的实际测试值与一般多孔膜共振材料的理论计算值相符,因此PU纳米纤维膜中纤维的振动等作用对其共振频率和最大吸声系数无影响或影响很小.另外,在PU纳米纤维膜后添加非织造材料能使其最大吸声系数显著提高,并使共振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气常压等离子体弧清洗金属表面的工艺,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金属表面大气常压等离子体弧清洗的基本原理和清洗界面随时间移动的显著特点,根据清洗界面上的能量平衡条件,建立清洗界面的运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四阶RUNGE-KUTLA法求出不同热流密度下清除界面位移规律,间接求得不同时刻所对应的清除百分比,进而结合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相关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活化能和反应频率因子相应反应动力学参数.以清洗金属表面润滑油污为例,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称重法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同时刻关于油污去除百分比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此外,清洗率与清洗界面处的氛围温度密切相关,随氛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过高的氛围温度容易对基体造成损伤,存在一个理想的氛围温度阈值,该值介于分解温度与基体损伤温度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