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标签产城融合创新升级十四五时期是宝山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关键5年,宝山区将围绕这一战略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转型发展。区位独特、毗邻高校,交通畅达,央企集聚、产业腹地……这些是宝山留给世人的印象,亦是宝山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基石。当前,产城融合下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宝山的主要课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现实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因此科技创新成了推动宝山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路,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却承载了太多。历史上,世界大规模的道路修建原因各异,如为军事扩张、宗教信仰、国家统一、贸易发展,等等。每一段路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路,跨过千年来向你问好;有的路,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来龙去脉。这些在历史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之笔的道路,也经受住了岁月的磨砺。今天,我们仍可以踏上它们,体验穿越时空的旅程,回望过去,反思并重新认识当下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张天龙,60年代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做过南京分析仪器厂新产品试制研究室的技术员,重庆分析仪器研究所工程师、设计大组组长,后来在上海大学化学系近代分析研究室任高级工程师。从1992年起开始担任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整整40年,张天龙一直从事分析仪器行业中气相色谱仪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相关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 近20年来,受上海大学校领导的委托,张天龙响应国家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的指示,全力投身 相似文献
4.
<正>坚持“科创首位”战略,强化“双招双引”策略,临海联手复旦大学共建“科创飞地”,为当地现代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智借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连续十年位居台州首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连续十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省前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尤其在2021年达70.61%,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5.
南海问题已经陷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地,走出南沙困局需要制定长远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正>让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天使投资领域,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科教兴国,拿什么兴科教?十八大以来,上海一直在研究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什么在驱动创新?换言之,制约科技创新,包括创业的问题、难点到底在哪里?韩正书记在解读科创中心文件里提及"四难":创新成果转化难、创新企业融资难、草根创业难、知识产权保护难。近日,在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的一年中,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2019年,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优化资源组织方式、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上海在脑科学、基因与蛋白质、量子、纳米、精准医疗等重要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重大进展。在脑科学、生命调控等重点领域,涌现出国际首例节律紊乱疾病克隆猴模型、新型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及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等一批重要成果,开创了非人灵长类疾病克隆模型构建的新时代,建立了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及行业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贯彻中央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已制定落实《规划纲要》的上海实施方案,主要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抓好七个重点领域合作、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其中,七个重点领域,就是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统一市场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7月,科创板鸣锣开市。对于志在打造创新强磁场的上海而言,科创板的开市和注册制的试点使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上海;同时,本地科创企业的培育、支持和筛选提供了新的市场化途径。截至12月6日,科创板上海上市企业12家,约占总量的19.6%,居国内前列。在这一年中,上海大力培育科创企业,提高拟上市企业质量。数据统计,目前已申报科创板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也是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四周年。五年来,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这片土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全球科技变革潮起潮涌。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正以稳增长的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并展现出众多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以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国家战略为首,上海在过去的一年中完成了许多硬任务: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2022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上海科技35U35”)初评工作已经结束,100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这只是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正得到全力扶持的一个缩影。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如果说,科技人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那么,青年人才便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作为科创新生力量和未来主力,青年人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乘风破浪,正影响着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领域。2020年对于很多企业而言都是一次大考。然而,在这特殊的一年里,女性企业家却稳健发力,表现得极为出色。此前,《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具有影响力女性100强榜单,《福布斯》杂志女编辑麦基·麦格拉思(Maggie McGrath)表示,2020年榜单上的女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历史,在危机中稳健而周到的领导才能成为全球典范,她们在2021年将持续在全球发挥强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中国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也能动人心弦,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如同物理学里一旦找到一个物体的应力奇点,我们便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类想要达成的效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5年上海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展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和9个配套政策,提出了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出发,上海从四个层面推进,这四个层面也构成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架构——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大众创业、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2019年,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海市全力推进科改25条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2019年,上海市进一步推出一批外国人才政策创新举措,高水平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7.
正娱乐宝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杀入数字娱乐的第一个大动作,能否像它的两位兄弟一样给相关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近日,继支付宝、余额宝之后,阿里巴巴又推出一款宝记产品——娱乐宝。3月26日,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发布娱乐宝平台,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并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首批投资项 相似文献
18.
张天龙,60年代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做过南京分析仪器厂新产品试制研究室的技术员.重庆分析仪器研究所工程师、设计大组组长.后来在上海大学化学系近代分析研究室任高级工程师。从1992年起开始担任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整整40年.张天龙一直从事分析仪器行业中气相色谱仪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相关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科创22条"关注什么?关注"科创22条"就必须要从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说起,"科创22条"是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那么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上海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 相似文献
20.
<正>立足普陀基础,以优势科创平台塑造区域科创品牌,以需求导向的政策服务推动培育集聚,力争推动开辟更专更精的科创产业赛道,不断提升本区域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格局中的显示度。细数过去,着眼当下,我们看到,普陀正在经历转型蝶变:科技创新功能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创新辐射力不断提升。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发展轴等重大战略项目以及行动计划陆续在普陀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