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语意学解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提出了一种建筑空间环境评价的实态调查方法,使对建筑空间的评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及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归纳出SD法的操作要点,提出了评价尺度的设定原则、评价操作的程序、实态调查的多因子变量分析方法以及评价结论的意义。空间环境评价是建筑学领域中建筑策划的主要内容之一,SD法也是现代设计方法论中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准备,对建筑学传统的理论体系的变革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博物馆建筑涌现出“与周边环境融合、室内外边界模糊、参观路线复杂、多类型社交空间复合与混合”的阈限性特征。借助SD法(语义差别法)获取使用者对这些新特征的偏好程度,分析影响偏好的主体因素,并与现代主义博物馆的经典空间模式进行比较,为扩大博物馆建筑的吸引力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高等教育由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的多元化教育,学习场所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大学校园作为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在发挥环境育人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理论为依据,并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阐述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概念、特点,提出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舒适性,城市不仅是人口聚居地,更是为居民提供良好宜居空间的物质载体.以开发尽十余年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为例,在分析城市形态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意象和SD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郑东新区的城市空间适宜性评价.通过城市居民的认知反应,发现城市空间的宜居性是和城市社会精神紧密相连的,在进行城市细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社会精神,为城市新区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将认知地图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尺度空间,设计出空间定位法并分析了大尺度空间认知地图建构的首要节点类型、建构过程和模式。得出:大尺度空间认知地图的首要节点类型有籍贯地、常住地、首都、旅游地、籍贯地所在省份省会、邻近地、求学地、差旅地和特大城市等,而认知地图的建构通常从籍贯地或常住地开始,反映出这两类要素节点对人们具有的重要意义;建构过程有单核的螺纹式、多核的斑块式和无核的随机式(包括完全随机和不完全随机)三类,分别对应于"点线面"、"点块面"和"随机跳跃"的思维模式;认知地图的模式可分为哑铃状、块状和散点状三类。  相似文献   

6.
创造宜人的居住区外部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创造宜人的居住区外部空间这个议题,通过分析其空间的构成,提出居住区外部空间处理的原则,论述塑造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的几种手法。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建筑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空间的类型、外部空间的尺度感、外部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外部空间的环境层次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借助建筑外部的存在空间理论与设计的同时,试图以另一种过渡性的外部空间去改善这些无序的状况。通过大量的实例作品分析,探求到一类主体空间之间的调和空间,并对这类空间进行了分类归纳,然后总结出调和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市旧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原则、改造方法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SD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现有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构建了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了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技术创新系统的反馈回路,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产品比重、技术知识退化率和研发人员投入力度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保持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新产品比重不宜过高;在技术知识退化率变大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知识的积累;提高研发人员投入力度未必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黔东南堂安侗寨的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为侗族村寨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选取道路、节点、标志物、边界、区域等建筑外部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分析堂安侗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特征。研究显示:堂安侗寨形成依山就势的整体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分为公共、生活和生产3大功能空间;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向心性建筑外部空间布局意象;村寨由寨门、风雨桥等形成明显的界域;各构成要素相互融合,形成村寨典型的"点-线-面"建筑外部空间布局形态。提出保护与传承侗族村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格单元法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各地在进行基本农田划定时,重点考虑的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保护任务,而忽略了地区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本研究借鉴土地适宜性研究的思路,运用网格单元法进行空间分析,提出依据土地适宜性指数和现行基本农田划定的思路,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为例,依上述划定方法,对都安县基本农田划定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安县划定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32870.18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1.31%;县域地苏乡、澄江流域及刁江流域范围的耕地因适宜性高而划定比例较高,县城周边、道路两侧的耕地因适宜性低且开发需求高,划定比例相对较低.上述基本农田划定模式,有助于发挥不同区域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进而达到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互协调的效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街道曲折度和界面连续度的影响力次之,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力较弱,而交叉口线密度对空间感知基本没有影响.街道的质感、连续感、醒目感和中心感等感知较为复杂,无法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客体指标所解释;客体指标和心理量之间存在交叉影响,与客体指标预期相关的心理量和实际相关的心理量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随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高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SD公司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指标指导性较差、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KPI的SD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框架和方案,旨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促进公司战略落地,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首先总结了随机子空间法识别状态空间方程的分析计算的原理,然后以某一工程为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出其前三阶频率,并进行了基于环境激励的结构动力测试,得到了测点加速度时程曲线,利用随机子空间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其稳定图和前三阶模态频率。通过有限元模拟和随机子空间分析的结果对比,得到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8.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人类的过度活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使区域环境承载力出现超载,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重庆市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法评价了重庆市2006—2011年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重庆区域承载力虽呈现逐渐改良态势,但仍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重庆的区域承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最后,论文提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河南大学新老校区的外部空间环境活力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高校校园是一个物质-精神复合体,而建筑、树木、草坪、水景和小品等是影响校园外部空间环境活力的重要要素.在新校区建设中,应借鉴老校区的环境特征,摒弃其不足,通过环境整治和细化设计等手段增加其外部空间环境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与系统动力学(SD)的相通之处及其研究方法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性,利用这种差异性,将现代控制理论的长处用于SD模型的解析研究,得到了SD模型发展的解析结果,并利用这一结果对系统发展性态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