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认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些国家出现了将食品安全泛政治化的倾向,将中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扩大为对整个中国食品产业甚至制造业的质疑.扩大为对政府态度和监管能力的质疑.进而认为中国的食品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无法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之所以产生上述看法和认识的客观原因是:对食品安全及其监管的特点缺乏了解:对中国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状况和正在采取的解决对策认识不清:不能冷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上述看法和认识取得一些基本的共识.不仅有利于相关的研究.更有利于冷静、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剑峰 《科技潮》2013,(2):52-56
近年来,从"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感越来越差。谈到食品安全,很多人都会将这些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由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害吗?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又是什么关系?本刊记者通过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相关专家学者,希望能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找出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卷入程度"不能直接影响其风险感知;消费者的"情绪因子"与"风险态度"是正向影响风险感知的,且"情绪因子"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程度"能让消费者放下戒备心理,放心购买食品,降低其感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夏敏  刘艳 《科技智囊》2010,(7):64-67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工食品的比重成倍增加,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人们可谓是谈"剂"色变。我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生活中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食品添加剂呢?  相似文献   

5.
晓流 《科技潮》2002,(11):12-13
食品安全和质量是食品生产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然而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却出现了食品安全危机,相继发生了几起重大食品污染事件等,都给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威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引言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全省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优质原料,食品产业和食品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程序多、配料多,食品流通进销渠道复杂,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引起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强调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并且在全程监管的基础上实行食品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动态监测可以覆盖到食品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从田间到餐桌,大数据为食品安全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每一个人的餐桌,涉及到食品链的各个环节,数据纷繁复杂,此时,有效、适时的大数据应用能够让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条文作出了修改、完善,但是,现行刑法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理解和认定上的困难。《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还需要进一步界定"食品安全"的内涵,细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状;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其他严重情节"需要作出合理的解释,便于司法机关准确界定罪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现实中仍存在司法认定的困难,不能适应新的惩治食品安全犯罪的要求。在对刑法作出新的司法解释时,要注意严密刑事法网。另外,再次修订刑法时,应当增设生产、销售妨害食品安全器具罪等罪名,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调整对象,扩大对"掺入"罪状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正>"追索"提出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农产品流通实时定位、农产品产销信息对接,以及追溯信息证据保全等关键技术和创新点。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虽然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管理日益加强,但仍然不能有效地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化水平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溯源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常有一些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导致有不少人开始排斥一切"人工"生产的食物,追求"纯天然",崇尚"古法加工"。他们认为,所有的工业化生产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包括转基因农作物,都是与"自然之理"相违背的。实际上,追求纯粹的"纯天然食品",根本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且,用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人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和反感仍然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普通大众以前并不知道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尽管中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卤水、明矾、红曲等食品添加剂都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但在2000年以前的汉语词典里并没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些人视食品添加剂为洪水猛兽很大程度源于概念不清和相关知识的缺失。二是食品添加剂替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添加剂不等于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是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水泥添加剂,但不是食品添加剂。在任何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都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迄今为止,中国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过,非食品添加剂之过。对在食品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三是舆论误导。这是当前造成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误解和恐慌的最主要原因。误导的源头恰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者--食品企业。有的企业一边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边把"无添加"不添加"零添加"作为噱头,在食品标签上醒目标示类似"不添加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含人工香料"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色素"不含人工糖精"等字样;还有的企业在各种媒体上做"没有添加剂"不添加"不加!不加!就不加"等广告。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一些消费者误认为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会有安全问题,标有"不添加"无添加"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长此下去,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误解会越来越深,食品安全感会越来越差,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会受到极大伤害,也将严重影响中国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今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从古到今,食物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伴随着各类食品添加剂应用的日新月异,农药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对食品的影响不断加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时发生,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一些做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食品骗局     
兰多 《世界博览》2008,(21):58-59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食物造假史。历史学家研究掺假食品,研究它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可以描画出一张人类社会发展的心电图。从"阜阳大头娃娃"到现在的"三鹿事件",我们的食品安全课从来不缺素材。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对食品的改造和掺假古已有之。古罗马时期,为使酒味变甜,人们就往劣质酒里掺入铅。罗马人不知道铅这种物质有毒,实际上正是它导致很多罗马人不能生育。而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更是盛产"魔鬼食品杂货商"。德国出生的化学家弗里德里克·阿卡姆,不但在1814年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4月20—23日,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陈章良出席并致辞。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即将发布之际,本次大会邀请国际食品安全联盟、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欧洲可追溯研究中心及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构建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产业链"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国际食品安全大会201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召开5届,均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承办。本届大会有4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外宾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5月底发生的"塑化剂事件",波及到我国大陆地区和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已成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中国卫生部6月1日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等共17种化合物列入黑名单.一时间有关食品中PAEs  相似文献   

16.
薛乐乐 《科技信息》2013,(5):159-160
2012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年度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落实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剖析了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的原因,再对进一步落实我国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提出相关意见,以保证食品企业顺利度过这一危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建立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GIS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在食品追溯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的监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跟踪.  相似文献   

18.
塑化剂风暴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1年3月,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一名普通检测员在进行益生菌例行稽查检测时,意外发现食品中竟然有毒性物质——塑化剂DEHP(即"邻苯二甲酸酯"),让一场在台湾业已存在了30载的食品安全危机露出了"庐山真面目"[1].一些不  相似文献   

19.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食品之天"不时被蒙上一层阴影,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乳制品业的三聚氰胺丑闻曝光后,国人又不约而同地将眼光盯上了名目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唯恐再浑然不知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假冒伪劣食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法制不够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惩治力度不到位,消费者投诉维权意识淡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标准制定和监管对象复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低下。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假冒伪劣食品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检测技术层面的监管力量,三是建立食品生产、消费全程监控体系,四是建立诚信制度,推行食品"红黑名单"制度,五是社会公民、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