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1998年~2007年各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一些省份和其他国家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的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一种高资源消耗型经济.陕西省2007年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其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35,研究区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比较差.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起步期。运用文献资料法、SWTO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十四五"时期陕西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及现实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对"十四五"时期陕西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结合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以民生幸福为导向,以供给侧质量变革为主线,以运动项目为核心,以促进体育消费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陕西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使陕西省体育产业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研究陕西省碳排放量的测算,预测未来碳排放态势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清单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运用碳排放余额法和超对数模型模拟预测研究。测算了1991—2013年陕西省的碳排放余额,预测陕西省2020年的单位GDP碳排放余额为0.313 9,比2005年水平减少18%,且碳排放随着人均GDP增高逐步增大,但增幅以平均1.6%水平递减,因而,陕西省碳减排压力较大。针对陕西省碳排放情况,提出继续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倡清洁能源研发和应用;提倡生态、循环、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区域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增加生态补偿力度等有效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艳霞  罗恒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76-1185
我国经济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则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将自然界生态安全的概念引入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问题。在综合考虑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及警情评判标准对陕西省2010—2016年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2017—2020年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的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发展预警分析,拟合精度较高;2.2010—2016年,陕西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将呈波动趋势,但在未来会达到安全状态;3.根据未来趋势预测结果,陕西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产业竞争力"子系统预警指数将呈上涨趋势,"产业环境"子系统安全预警指数呈略微下降状态,"系统成长能力"子系统安全预警指数呈U型状态,在略微下降后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杨大为 《科技资讯》2008,(35):190-190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恶化。本文浅析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危机与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恶化与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将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经济文明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作为保护生态的重要工程,林业需要发挥最大的价值与作用,其中林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构建生态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下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便提升林业技术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红杰 《科技信息》2008,(1):268-268
十六大以来,在实现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务实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陕西省对外贸易已经有强劲的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持续降低。本文通过构造模型对陕西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发挥陕西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及《陕西省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人口、土地等数据,分析了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93—2004年陕西省出现生态赤字且有上升趋势,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达0.410 7 hm2,表明陕西省生态发展不可持续.有限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因而,陕西省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张恩光 《科技信息》2009,(16):76-76
近年来,陕西省对外贸易已经有强劲的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持续降低。本文通过构造模型对陕西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发挥陕西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陕西省1978—2004年金融数据,采用协整合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愈加明显,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态理念。本文探究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秉持生态理念的原则,并提出了生态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以便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增强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资料,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1994至2005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追溯影响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创建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省80个县的农村体育进行调研,得出了陕西省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并对影响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发展陕西省农村体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河道治理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河流的目标.该文结合当前我国河道治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河道生态建设的优化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退耕县坡耕地的数量、质量调查,指出实现坡耕地退耕的措施?提出在各生态类型区的自然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树种、草种和提高植被成活率的途径,分析坡耕地生态退耕后植被建设将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计算陕西省1995—2015年及其各市域2015年生态承载状况,分析研究区自然资本流量和自然资本存量的占用情况,真实反映陕西省自然资本利用变化状况和各市域自然资本利用差异,为当地或类似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本地化的基础上,运用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核算陕西省及其各市域三维生态足迹及自然资本利用状况。结果:陕西省及其各市域的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与全国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化后计算得出的生态足迹相较传统研究结果偏小,但更贴近区域实际;陕西省1995—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正向增长变化,足迹广度总体不断增加,足迹深度在5~7浮动,自然资本存量是陕西省发展的主要支撑;陕西省各市的自然资本利用方式受地理环境、历史原因、资源本底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影响,水资源短缺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高水域单产,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适度控制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规模,逐步治理生态环境,减少生态压力,提高陕西省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徐悦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179-179
21世纪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然而生态日益恶化、生态问题严峻,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是自然生态的保护者和创造者,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本论文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目标及其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粗放型的矿山开采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改进矿山开采模式,对矿山环境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矿山环境的问题、对策及中小矿山环境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