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质技巧,积淀了数千年中国传统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化精神。从民族化的角度审视书法艺术的传统特质,理解其与华夏化的密切联系,可以提高广大书法爱好的化素质和美学修养,促进书法创作和书法审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书法作为中国典型的、本土的艺术形态,承载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中,书法作为艺术的合法性在其他现代艺术的对比中曾受到质疑.朱光潜从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四个维度勾勒出书法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线索,明晰了书法艺术的地位、特征、价值和意义所在,对于书法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历代都有不同的书论,在唐代楷书已达到顶峰的情况下,宋代另辟蹊径,在行书方面探索创新,形成尚意的书风。其间尤以“宋四家”最为著名,他们的书法都张扬个性,崇尚作品中的精神流露。细观他们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回味无穷的境界,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握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并且是作者饱含感情写出来的,充斥着强烈的个性。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创新,终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教育是以技巧开始,进行审美目标的选择、阐释技理,显示文化素养的形式美,以追求人格完善为终。它唤起历代受教者对艺术、对自身的郑重审视,从而成为具有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书教是手段,人教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教的美学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回顾书法美学研究的历史,可见书法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模仿论、反映论到纯形式主义倾向的历程,把书法视为纯形式的艺术使书法作品陷入"不可知"的困境,造成书法美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桎梏。对此,书法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审视书法中"生命精神",从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四个方面建构书法美学体系,突出书法美学生命精神的本质规定性,以引导和规范现代和后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7.
张謇虽有“同、光间书法第一”的美誉,但书名不显,原因就在于“为事业之功所掩没”。他以功用为书,使书法在审美与实用上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显示了书法贴近社会生活的艺术功能。张謇的书法“立意沉醉,外柔内刚”,是他坚韧不拨、独立自强人格力量的写照,也充分反映了张謇所独具的美学性格。  相似文献   

8.
西方实体主义哲学以“是什么”作为实体思维的核心,并把一切存在都设定为实体来研究,以探讨其本质。这一思维方式构成了书法实体美学意象之“力”意象的哲学基础,并影响到整个书法形式美学意象的研究,使“书法的美学内容或美学意蕴就是书法的形式构成本身”这一命题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遭遇多重挑战,书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此语境中,北大提出文化书法理念。文化书法注重对书法正脉的追求,有着文化、思想、艺术、价值的多重考量。在文化意蕴上,文化书法注重文化性、文人气质、跨文化整合创新、生态性、经典性。文化书法注重深入经典,守正创新,追求正大气象的美学精神。文化书法不仅致力于理论的探索,也致力于实践的拓展,推进中国书法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把书法和汉字划上等号,有损于书法的艺术旨趣和创新,强调书法别于汉字,不利于书法的理解和普及,书法的艺术体现和应用的“信号”(汉字)之间是互为关联,互为因果的,书法应以应用汉字为直接载体才能体现书法家的艺术理想、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4,(3):38-43
艺术书法是书法的主体形态。书法线条是构成艺术书法之美的主要元素,草书是艺术书法的代表,艺术书法首先要养"眼"悦"耳",宗旨是养心。书法文化是书法的价值取向。汉字的表意功能是文化书法生存的基础,文化书法是汉字的文化性的内在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缺乏理想情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化书法作品,传之不远。实用书法是书法生存的根基,艺术书法的主体地位长期存在,文化书法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艺术转身文化是亮丽的、痛苦的、艰难的,多元书法并存最终归于文化书法。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历代都有不同的书论,在唐代楷书已达到顶峰的情况下,宋代另辟蹊径,在行书方面探索创新,形成尚意的书风。其间尤以“宋四家”最为著名,他们的书法都张扬个性,崇尚作品中的精神流露。细观他们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回味无穷的境界,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握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并且是作者饱含感情写出来的,充斥着强烈的个性。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创新,终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孙鹏飞 《科技资讯》2014,12(23):221-221
意境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调.在中国的传统诗词中,处处讲究意境,给人以深远和静邃之意.和传统诗词相比,书法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的意境不仅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有深层次的内涵.不管是诗意美,还是自然美,都是属于外在的表现形式,深挖其内涵,其实中国书法的意境之美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艺术的精神气质.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别样的造型手段,但又要遵循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中国书法的意境之美是一种造型手法和情感艺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景波 《奇闻怪事》2009,(2):113-113
本文对书法欣赏与书法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其不仅承担字义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它作为汉字印刷体特异的形式,有着很强的视觉美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联想有很强的激发作用:通过"式"的使用和借鉴、"形"的提取与衍生、"势"的把握与承传、"意"的沿用与延伸和"境"的相适和暗喻等方法,使书法在视觉传达中获得文化联想和附加值,对提高设计品牌的品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书法的本质 ,即书法是什么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 ,当前由于人们对书法本质的界定不明确、统一 ,导致了一些以书法为幌子的“非书法”现象的产生。这些严重有害于书法的良性发展。本文试图框架一个“三级书法本质论”新说 ,即将书法的本质分解为三个层级来理解 :写字层、艺术层、学问层 ,并就三个层级的内在联系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经典书法到现代艺术字库,中国书法逐步形成了传承有序、书体完备、风格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规范汉字书法以传统经典书法做根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国家文化建设、历史文明传承、国民素质提高、人文审美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类明星体、丑化字、变体书等进入各种互联网商业字库并且被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及大众审美情趣,有的还破坏了汉字规范。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必须面对规范汉字书法标准化与艺术化融合应用的社会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松尾芭蕉的俳句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的创作开一代新风,并以“闲寂”与“幽雅”或“空灵”的美学特征独具一格,被世人称为“蕉风”。他是在极力步入仕宦之途连遭失败后开始他漫游生涯的,并在云游山水中度过了一生。其作品多是寄情于山水,描写自身的孤独、寂寞、凄凉的生活经历,反映了诗人内心与现实社会的强烈反差,是诗人失意于社会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范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书家的学养在书法意境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墨技法又为意境的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神采和气韵是书法意境的重要内含;虚实结合是创造优美意境的重要手段。书法中所追求的恬淡空灵的审美境界、朴拙自然的审美意趣、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平中寓奇稳中求险的审美韵味,都体现着书法至高的艺术境界。书法的意境是形与质、情与理的高度统一。书法的意境之美是潜藏于作品之内而超于笔墨之外的整体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阅读和深入考察了当代著名彝族青年诗人沙马的诗歌创作的前提下,着重从艺术美学的层面论述了沙马的诗歌与南高原地域文化和彝族文化深刻的渊源关系,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文化精神、文化品格,以及沙马诗歌艺术追求中的美学倾向和美学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