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格萨尔》史诗所描绘的远古游牧部落社会中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种类的挖掘,就具有体育形态的文娱体育活动赛马、比射、棋弈、角力、举重、摔跤、马球等做了探究。认为史诗中的原生态体育活动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藏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藏族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措吉  平措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4):100-105
《格萨尔》中的宗教文化不仅体现在人物描写、故事情节和结构内容上,还体现在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和格萨尔说唱艺术等方面。文章对《格萨尔》绘画艺术和说唱艺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着重论述了宗教文化在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本分别就《格萨尔》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史诗中的社会理想范型、史诗中的道德评价标准以及对格萨尔是古代藏族人民的理想人格典范进行了论述。章指出,《格萨尔》中伦理思想的意蕴是丰富的。格萨尔其人的人格是伟大的,在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化的遗产时,很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荣 《科技信息》2010,(27):I0132-I0132,I0172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调查法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质、作用、功能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积极探讨。历史发展到今天,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推广,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还需借助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借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主导作用才能达到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蕴涵的体育文化得以利用和发展的目的,进而推动藏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藏族婚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潮中,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藏族《格萨尔》史诗不仅在雪域高原广为传诵,而且还流传到了裕固等少数民族地区。文章论述了史诗对裕固族史学、民间文学、民风习俗、宗教信仰乃至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提出民族间的交流对各自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藏族传统生活中的数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数字文化,它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的各种宇宙观、哲学观、宗教观、文化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反映和象征,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字文化特征。文章揭示了藏族传统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字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研究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展现藏族人民非物质文化基础和其独特的心理文化。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生活在青藏高原这块神秘土地上的藏族先民们在探索自然的活动中,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思想.探讨了藏族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物理思想,从自然科学层面展示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底蕴.  相似文献   

9.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运动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集体的智慧,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藏族宗教、生产、生活等文化的彰显,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虽属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藏区或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藏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节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传统体育承载藏文化发展,藏文化推动传统体育进步的和谐局面。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传统体育在节庆中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下必须面对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活态史诗、口语说唱方式传播是《格萨尔》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缘由。文章论述了口语传播是《格萨尔》的深度表达形式,现代化传播方式很难取代口语传播的独特魅力,甚至可能挤压说唱传播《格萨尔》的空间。口语传播形态自身的特性限定了其对《格萨尔》传播的广度,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对《格萨尔》影响力的推进则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2.
部落是藏族社会的根基,史诗中岭部落从单一的血亲联盟逐渐发展成以联姻、战争为前提的部落联盟,统一了青藏高原。它艺术地再现了古代藏族社会从氏族、部族、部落到部落联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语料库对格萨尔史诗中的人物、地点、宫殿城堡、武器铠甲、生活用具、氏族部落、诸神祇以及各种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一一剥离了史诗的构成要素,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和生活场景。分析发现,《霍岭》分部的史诗人物超过了1000人,场景或故事地点达800多个,生活用具1000多种,武器铠甲等400多种,甚至战马名称也多达140多个,战神等神祇更是多达400多个,这样庞杂的故事却在史诗里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也从侧面体现了史诗的非同凡响之处。  相似文献   

14.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具有典型的口传文化特征,它以口头说唱为主要流传方式,文字文本的产生并未改变其口传性质,史诗的情节内容也遵循口传文化的思维模式。《格萨尔王传》的诸种口传特征与藏族史籍中关于藏文创制的叙事体现出口传与书写两种不同的文化向度,而认识到口传文化的意义将有助于破除将文字视为区分文明与蒙昧之标志的想像和偏见,开启对人类文化多维发展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是流传在藏族人民中的一部歌颂神话英雄的史诗。众多活跃在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是这部史诗至今流传在民间的重要依据,也是史诗依然以活的形态传唱的现实基础。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看起来总是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并不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他们之所以成为《格萨尔》说唱艺人,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包含真、利、善、美、圣意蕴的《格萨尔》,其文化语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了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格萨尔》的文学翻译就是在原语语境和译语语境的共同制约下获得译文表达式的过程,也是译文随语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如其所译”的意义构建过程。如果对《格萨尔》语境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层次认知,如果不充分理解《格萨尔》的文化语境,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不会解读藏族人的心理结构,不了解《格萨尔》的艺术特性,那么,对《格萨尔》的翻译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式的“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自汉代始,便具有了要服务于儒家政教伦理的要求。此后的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基本延续了这一小说观,并逐渐衍化为中国古代小说特有的一种劝诫意识。在唐传奇中,开始普遍出现以起首、结尾的“引子”“楔子”来暗示、解释小说叙事立场的“劝惩”结构。到了宋元明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尤其是明清世情小说中,小说家们更多将劝诫题旨内化到小说的深层肌理。“劝惩”意识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选择、结构形态和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是至今仍活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一部英雄史诗,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活态的、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唱艺人为它的流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阐述了说唱艺人的基本特征、说唱时的仪式、说唱艺人的类型和传承方式,对比了不同历史时期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指出了我国在“格萨尔”研究事业上取得的成绩和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