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道德失范是一种结构性失范 ,是转型时期道德发生根本性嬗变造成的道德缺失和错位现象 ,在道德生活变迁的基础上 ,当代中国的伦理建构要从传统的以“人情良知”为特点的个人伦理转向现代的“基于规范”的制度伦理 ;道德建设可从法律和职业道德两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国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变迁的历史沿革,从国家经济体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薪酬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3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变革的滞后性,从路径依赖和国有企业特有的社会责任2个层面分析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变迁路径应是以“公平与效率”为推动力,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形成国有企业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互动机制,赋予国有企业一定薪酬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理性经济人既是市场繁荣的前提,也是市场混乱的根源。本文试图找到能够让理性经济人弃恶扬善的方法,通过剖析理性经济人的内涵,发现理性经济人本性中存在着道德堕落的倾向,也发现理性经济人实际上代表着一种资格。文章正是从这两个"发现"的角度,论证制度对理性经济人的意义。自然地,也从另一角度阐释了理性经济人与制度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农地制度对原有农地制度的替代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费用昂贵的过程.笔者定量分析了我国“公有公用“农地制度与“公有私用“农地制度的成本差额,探究了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摩擦成本、构建成本、实施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及影响因素;指出无论是强制性的农地制度变迁还是诱致性的农地制度变迁,必须减少农地制度变迁的成本,才能获取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最终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分析了“传统苏南模式”兴衰的制度因素,并阐述了“新苏南模式”崛起的制度原因,力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解读“传统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变的过程,并根据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分工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制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制度中具有的伦理蕴含.通过对制度的群体性、稳定性、强制性的分析论述,论证了制度在道德建设中对人“集体观念的形式”、“道德的养成”、“扬善抑恶作用的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进一步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制度建设中的伦理蕴含,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补充,是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分工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制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制度中具有的伦理蕴含.通过对制度的群体性、稳定性、强制性的分析论述,论证了制度在道德建设中对人“集体观念的形式”、“道德的养成”、“扬善抑恶作用的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进一步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制度建设中的伦理蕴含,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补充,是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 ,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9.
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不能将其混淆使用,但二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此作用的有机统一关系。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道德建设及制度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对这二者的概念和涵义作一界定,探究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假设”,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各种经济自由权利,是市场经济能够成功运行的基本前提.从“经济人”与市场经济、“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人”与“超经济人”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扩大农民自主权”是农村初始改革的关键起点。从“治理”的视角出发考察农村20年制度变迁,认为改革在历史的进程中建构着一条“自我强化”的路径。即“扩大农民自主权”与“治理转型”的互赖过程:⑴通过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而形成农民自我治理的发展;⑵经治理的传递性而促使国家层面的治理变迁。因此,“路径依赖”使改革积累了巨大绩效且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刑罚自由裁量是刑事法治化制度下的具有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非制度”领域。但自由裁量权固有的“自由”属性,使其存在着合法性基础上的正义危机。就刑罚自由裁量权的属性而论.一方面它不能真正脱离制度规范的依托,与制度价值具有同构性;另一方面它本质上又是刑事的道德决断权.呼求刑事的德性崇高。因此,规避自由裁量权的正义危机,并使其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需要在构建责任伦理的目标中达致制度维度与伦理维度的严格优势策略,实现双方的正和博弈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多年的农业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或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农业增长势头趋缓,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这固然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但是这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均衡,特别是强制性制度供给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特点决定了 不能解决所有的农业制度供给问题 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创新,其程序是自下而上的,其改革策略是边际革命与增量调整相结合,变迁路径是先易后难的渐进变革方式,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强…  相似文献   

14.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高校职称制度的演进历程,利用博弈论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制度变迁”观点,分析了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出高校职称制度改革在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要加强激励机制运行的内部制度建设,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并形成优势的高校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要面对日益理性化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渴望个性自由;一方面是私人领域的“经济人”,另一方面又是公共领域的“社会人”。因此,如何在价值多元与理性化的张力中保持平衡,如何调和公私两领域的伦理冲突,塑造现代人格,按责任伦理行事的自由人格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村改居”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和地理空间层面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应农村社区发展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是政府社区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村改居”社区管理在组织结构、制度供给、制度实施等层面存在困境,国家宏观的制度结构和社区微观的制度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理性设计和选择“村改居”社区制度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17.
行政伦理制度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说尤为重要。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的原则主要有:坚持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的辩证统一;构建制度控制与道德自觉的有机联系;注重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的现实结合;促进组织伦理制度与个人伦理规范的同步建设。其体系架构包括:宪法规定、行政伦理法律制度、行政伦理的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伦理与制度的互相整合,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中极其突出的重要特征之一。汉代作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是伦理与制度稳定的互动关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刘厚琴的新著《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是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增修而成的。全书27万余字,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该书以儒学被定为一尊后汉代社会中伦理与制度的种种关系为研究对象,对伦理与汉代制度关系这一课题作了一次新的考察,尤其是对于汉代伦理制度化的社会实践对伦理的反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阐释。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通观该书,主要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研究旨趣新颖和体例系统清晰。伦理、制度的内涵相当丰富,其整合互动关系也是多方面的,该书选取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以忠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与汉代政治制度的整合互动关系进行动态研究。以往学术界对汉代伦理与法制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孝伦理对立法的影响及其引经决狱司法实践上,而对宗法伦理与法制整合的复杂关系鲜有系统地探讨。孝忠伦理制度化之社会实践对孝忠伦理的反作用问题则被学术界忽视。该书正文分上下篇,上篇“伦理对汉代制度的影响”,分伦理与汉代法制、汉...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经济学层面分析入世与我国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就与该主题相关的主要文献--入世的制度变迁意义、入世后制度变迁的趋势、机制、困难、具体领域的制度变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和“道路锁定”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为者对特定制度结构所产生的适应效应。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搭便车”的障碍,行为者通常会因应制度的激励结构而调整其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结构同激励结构趋于吻合,由此形成与制度结构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从而,在没有新信息和知识输入的条件下,行为者对制度的主观选择模型必然为:认同既有的制度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