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芜湖郊区中学生皮下脂肪及身体围度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芜湖地区668名乡村中学生四顶皮褶厚度及四顶身体围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尤其是青春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男性、女性皮下脂肪在青春期迅速增厚,身体围度随年龄增长而增中;在青春后期,皮下脂肪、身体围度保持在一定水平,求出了皮褶与转度间的回归方程,进行了回归系数的t检验。文中比较了男女间的差异,并与芜湖地区1992年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藏缅语族族群成人的皮褶厚度特点,分析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地理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对藏缅语族18个族群14 722例(男性6 528例,女性8 194例)成人的6项皮褶厚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9个民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藏缅语族族群中,藏族、羌族和土家族上臂的皮褶厚度值较大;贡山怒族上臂和腰部的皮褶厚度值较小;景颇族男性和门巴族女性小腿的皮褶厚度值最小.(2)随年龄增长,藏缅语族男性的肱二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增大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减小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均大于男性.(3)藏缅语族男性和女性的上臂和躯干皮褶厚度值与经度、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和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与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男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和女性的肱二头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嵴上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4)在国内10个族群中,藏缅语族族群上臂和躯干的皮褶厚度值处于中等水平,小腿的皮褶厚度值偏小.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值更接近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四川羌族602例(男299例,女303例)成年人进行7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嵴上、髂前上棘、小腿内侧)厚度的测量,分析该族群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与我国部分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四川羌族男性和女性的躯干皮褶厚度总体上高于面部和四肢皮褶厚度,后者最低;(2)男性和女性的7项皮褶中,均是髂嵴上皮褶厚度最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最小;(3)女性的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数值,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男性和女性各项皮褶、体脂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相关性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同西部地区13个族群基于皮褶厚度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羌族男性与甘肃汉族最接近,羌族女性与四川汉族、贵州屯堡人最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水下称重法和皮褶厚度法进行对比性分析,试图探寻一种或几种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科学简捷的身体成分测试方法,从而为今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简阳调查了699例(城市男性137例、女性151例,乡村男性205例、女性206例)的6项皮褶(腓肠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肩胛下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肱二头肌皮褶与面颊皮褶)厚度值,分析了简阳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1)无论城市或是乡村,女性各皮褶厚度值均比男性高,男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城市男性皮褶厚度值均比乡村男性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女性皮褶厚度值均比乡村女性高,除面颊皮褶外,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简阳汉族男女皮褶厚度曲线随年龄增长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调查法,在福建漳州调查了679例汉族成人的6项皮褶(面颊、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皮褶)厚度,分析成人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1)女性各项皮褶厚度值均比男性高,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城市男性皮褶厚度值高于乡村男性,城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皮褶厚度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项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面颊、肩胛下皮褶厚度随年龄增加极显著;(5)与少数民族族群的聚类表明闽南地区汉族的皮褶发育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特点,与汉族族群的聚类表明男性接近北方汉族男性,女性则更接近南方汉族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布里亚特蒙古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对310名(男152,女158)布里亚特蒙古族成人的9项身体围度进行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将布里亚特蒙古族与我国其他14个人群的围度值进行了u检验.结果表明:男性围度的总体均数中,臀围明显低于女性,腹围和大腿围略低于女性,其余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大于男性,且女性多数围度值在50岁以后明显下降;男性上、下肢近端部与远端部围度发育较匀称,而女性较粗壮;布里亚特蒙古族成人的多数围度值都大于其他人群,是蒙古族中身材较为粗壮魁梧的人群.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抽查方法,2016年8—9月对杜尔伯特蒙古族239例、阜新蒙古族404例、郭尔罗斯蒙古族401例、喀左蒙古族408例的成人的9项身体围度(头围HDC、胸围CC、腹围AC、臀围HPC、大腿围TC、小腿围CFC、上臂围UAC、前臂围FC、上臂最大围BC)值进行测量,并与国内其他8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4个族群男性的TC、CFC、UAC、BC、FC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杜尔伯特蒙古族、郭尔罗斯蒙古族的HDC、HPC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蒙古族4个族群女性的TC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杜尔伯特蒙古族、喀左蒙古族、郭尔罗斯蒙古族的CFC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蒙古族4个族群女性的AC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阜新蒙古族、喀左蒙古族、郭尔罗斯蒙古族的CC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2)u检验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4个族群的HDC、CC、AC、CFC、UAC、BC、FC各围度值的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HPC、TC的围度值女性高于男性。(3)聚类分析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4个族群身体围度值最为接近,与青海蒙古族和巴尔虎蒙古族较为接近。其男性还与俄罗斯族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湘西吉首地区1207名3—6岁幼儿(男663,女544)的身高和中指同身寸的均值、95%正常值、变异系数和身高与中指同身寸的比值;对中指同身寸与身高之间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提出了由中指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体重与3项围度相关发育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554名城市学龄前健康儿童的体重与头围,胸围,臂围3项围度的相关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重的发育与围度发育明显相关,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相关程度不一致,而且3项围度对体重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实验测得具有不同渗透系数的含水体系的分配系数值,再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得两者之间的统计关系式,并以此外推得到弱透水体系的分配系数值,从而探索了测定极弱透水岩层分配系数值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脑梗塞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理论,对脑梗塞发病人数与民族因素、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建立他们之间相关的逐步回归方程。最后,对所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线性回归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本文对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的正负和大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波导测量系统,在稳频、稳幅及电路匹配的条件下,对介电参数进行测量。在短路、开路的情况下,得到了反映系数的振幅Γ与试样厚度d/λω的关系。通过误差分析,找出了准确测量介质材料时试样的厚度。  相似文献   

15.
加权回归模型中的影响度量与相关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距离角度研究数据对加权回归模型的影响.建立了加权回归模型中的Cook距离,并找到了它与相关系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运动员高级神经活动特征和灵敏协调反应的实验分析,得出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应用于飞行学员的飞行训练选材。对诸类与灵敏协调性有关的专业人员的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奶牛一胎90天产奶量与乳房前区长、宽的相关系数为极显著(P<0.01),并对环境效应(误差作用)作出估计,即dy·e=1-(sum from(dy)·x_i-sum from(dyx_ix_j)=0.1493。对x_i与y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剖分为直接通径作用与间接通径作用,即r_(yxi)=P_y·x_i+sum from(r_(x_ix_i)P_y)·x_i。因为x_i与y的相关系数极显著,可建立一个“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即Y=21.67x_1+28.54x_2-1271.49。为早期选择高产奶牛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积分回归在气候要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积分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某市降水与年逐月气温的关系。建立了积分回归模型,求出了原自变量的回归参数,从而反映出降水与年逐月气温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本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胶东半岛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量与五个立地因子(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和土层厚度)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指出,日本落叶松胸径和树高生长量与立地因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其中海拔是影响日本落叶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其次是土层厚度,坡向和坡度,坡位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