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中国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 ,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2.
瑶族盘瓠神话与渡海神话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神话和渡海神话是瑶族创世神话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历代瑶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剖析两神话的物质层面,揭示其精神象征,着重探讨它们对瑶族的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传承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文章认为,加强对瑶族神话的多视角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瑶族和瑶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柯尔克孜人重要的文化符号,《玛纳斯》反映了柯尔克孜人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史诗中的英雄自古便受到柯尔克孜族的敬仰和膜拜。史诗真正始于玛纳斯的横空出世,围绕英雄的横空出世——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 整个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生活长卷徐徐展开和呈现出来, 英雄的出世和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实际上反映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尤其是社会生活习俗为中心的精神文化被本民族全体成员体认、内化、弘扬、升华的过程就是民族认同的过程。社会习俗文化为民族认同提供文化基础和情感纽带,社会习俗文化与民族认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盘瓠神话是著名的南方少数民族族源神话,其中的人犬婚姻、葫芦崇拜和后代族内婚配有南方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民族神话天然地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相同的文化认同维系着民族情感,盘瓠神话自然也是如此。同时,审视异域神话,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神犬图腾的神话信仰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其他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越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化场域中,“竹生人”神话母题发生了衍化:“竹”作为“死而复生”所依托的神圣空间,与“瓮”、“棺”等构成了一个象征系统,呈现出由人类起源——英雄诞生——英雄死而复生的演变轨迹。由此,可以追溯越南民族文化中的骆越族群的文化渊源及其精神生长,还能观照当今中越跨境民族的生存与信仰。可见,骆越文化传统的神话叙事是中越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创生的重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有关神话、叙事诗内容的透视、梳理,并参照有关文献对广为流传于西南各兄弟民族中“踏歌”舞蹈的来源进行了论据充分的考释与论述。得出“踏歌”不仅完整体现着煅铁的产生与开天辟地神话、始祖故事、英雄叙事诗及文献的古老内容;而且这些有关煅铁文化的传承,更是今日各民族习俗、祭典、仪礼、信仰等事象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结构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格,但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却受上古神话影响颇深,可以说,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内在基因,时过千年却割不断两者之间延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草原情结”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种强烈的带有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的“文化认同”。里快的长篇新作《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通过草原英雄的倾心打造,草原文明的自觉认同,草原景观的审美再现,草原风俗的历史回顾,草原民族的心理展示,呈现出挑战自我的文学勇气和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在表现“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的草原文化精髓时,讴歌了坚持正义的“大原则”、天人舍一的“大秩序”,以及草原文化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延展性和鲜明的时代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彝族远古英雄支格阿鲁是全体彝族人民认同的最受崇敬的祖人。他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彝族人民理想化地塑造成了一位神力无比、决胜一切的神话英雄人物。支格阿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勇往直前的思想精神及其理想完美的形象,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彝族人民不断进取。彝族英雄支格阿鲁及其文学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居住的省和自治区。其流传情况及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有同质的,也有一些差异,呈大同小异状。  相似文献   

10.
洪水神话是个世界性的神话主题,是人类早期先民文明存在的艺术形式,也是先民最初的生存状态、思想和原始信仰的反映。通过比较中西方洪水神话主题表现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西方洪水神话表达了西方民族对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国洪水神话宣示了中华民族向洪水宣战、向文明进军的号角,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史前大母神为原型塑造的美狄亚在已打上父权文化烙印的希腊神话里格外引人注目。占据古希腊主流意识形态的英雄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妇女观巧妙地将美狄亚排除、放逐在社会之外:对她的顸礼膜拜实则是做“非人化”的处理。美狄亚的遭弃揭示了女性一种尴尬可笑的生存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既支配着依附于她的男人,同时又依附于他,成为一个强大的依附者。  相似文献   

12.
《世本》一书的《帝系篇》等部分在神话学研究领域有很大价值,其所载发明创作神话、英雄传说、氏族起源神话等上古神话传说值得研究。《作篇》所载神话承载历史神话化的思维,《氏姓篇》所载廪君传说可视为英雄传说的典范,《帝系篇》所载神话谱系可成为探析中国早期谱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借鉴神话学的相关理论,解析了"侠"的内涵及人们对于"侠"的观念的流转与演变:侠的创造具有相当的虚构性和变数。侠走出历史后,就被不断地"发明"、"创造"成为维护正义的斗士和人间的浪漫英雄。侠神话的创造涉及对存在的认识、对道德的需求和对政治公道的盼望。侠神话建构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断地解构,在港台新武侠小说对侠的现代阐释中,这种神话最终被打破。  相似文献   

14.
英雄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时代环境。随着对“文学即人学”观念的深入思考,当代军旅作家们开始注重在作品中展示英雄人物的成长与具体历史时代环境的关系,塑造了一批具有个性和丰富内涵的英雄形象。徐贵祥在《历史的天空》中塑造了一位另类英雄人物——梁大牙(梁必达)形象。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梁大牙的出身、经历、性格和情感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体现出的人性复杂性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于《水浒传》中英雄的论述很多,但很少关注《水浒传》中群体英雄的塑造。笔者认为《水浒》不仅通过面具式的图腾崇拜赋予英雄们超人的外形和性格,而且在强化英雄的邪性之美中,进一步突现了原发性的生命激情,最后种种力量汇集,形成“群体舞蹈式的英雄氛围”,在这种共同的“律动”和“声韵”中,情绪被逐步强化、郁积、宣泄,把人类对生命尊严的崇拜推向极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阳刚之美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16.
论《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英雄主义形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孤独奋斗和执着追求的性格以及非凡超人的意志力,使得桑提亚哥这个渔夫本身就成为赞颂人的精神的一首诗。作者将他的复杂情感全方位地体现出来,从而更加突出了悲剧式的英雄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希腊小说"与史诗和悲剧具有共同的叙事元矛盾:"个体—命运",但其叙事却不具有后两者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因果形式;小说中个体、主人公"静止/完美"的时间和道德形式,亦与史诗、悲剧中的个体存在形式迥异。从神话、史诗、悲剧至小说,命运的存在形式,由具象的变为了完全抽象的。"希腊小说"非因果的叙事形式,根自于命运存在形式的彻底抽象化;尽善、且非时间性的小说主人公,是抽象的命运的拟人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刘军华  刘利华 《科技信息》2013,(19):186-187
宋江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造就了梁山的辉煌,但也由于宋江坚持招安使梁山队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宋江的重要性研究者有共识,但关于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历来多争议,从"忠孝仁义"的角度来看,宋江的孝、仁、义都只停留在表面,忠才是宋江思想里的坚持,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英雄性格的摹绘显示了作家心灵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三位作家笔下"英雄"性格内涵的分析,在指出其平民化和世俗化等性格构成的同时,着重探讨其不足之处。主要从"罪恶感"有无的角度来探讨其道德深度,揭示人物传奇性格背后的价值遗缺,最后从普世性价值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英雄性格的美学蕴含。  相似文献   

20.
《押沙龙,押沙龙!》标志着福克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转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互文性的写作策略之上。文章拟以文本结构、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易位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学传统与文本独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