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际食品界近年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安全、能保持食品原有风味与营养的杀菌新技术。超高压杀菌食品无须加热,只需对食品施以高压,便可使细菌的微生物酶系破坏而致死。这个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不会破坏食品营养成分,不产生毒性与异味,能保持原风味与色泽,延长保存期。广泛用于原料果汁、饮料、畜肉制品的杀菌。微波加热杀菌此技术为日本发明,适合对鸡肉、猪肉、豆腐、糕点、饮料、奶、酒等液状食品杀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5.
6.
近年来,国外开发出了一系列食品杀菌新技术。这些技术与传统的食品杀菌方法相比,不仅避免了使用高温,而且还增强了杀菌效果,从而提高食品质量。一、磁力杀菌。日本三井造船公司、秋田大学和秋田县酿造试验场合作,采用约6000高斯的磁场强度,将食品放在N极和S极之间经过48小时连续摇动,毋需加热,即可产生100%的杀菌效果。因此,不会对食品的风味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包装食品的生产迅速发展,节省能源、安全可靠、效果好、成本低的包装杀菌技术相继承得到开发和应用,大大促进了包装食品的生产与发展。辐照杀菌技术是利用放射线同位素钴60、铯157放射的射线或低能加速器放射出的射线对包装食品进行辐照处理。加拿大、以色列、法国、日本等国家普遍使用放射物质钴6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开发出一系列食品非高温杀菌新技术.这些技术与传统的食品杀菌保鲜方法相比,不仅避开了使用高温,而且还增强了杀菌保鲜效果,从而提高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魏本康 《广东科技》1996,(10):11-12
杀菌是食品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为了增强食品杀菌效果,同时既提高食品质量,又不影响食品品质,近年来国外开发了许多食品杀菌和保鲜新技术。 磁力杀菌。日本科学家采用6000高斯的磁力,将食品置于N极和S极之间,经48小时连续摇动,可得到100%的杀菌效果。采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对食品加热,所以不会对食品的风味产生影响。酒类的贮藏亦应用磁场杀菌法,为抑制酒中有害酵母菌的  相似文献   

11.
强白光闪照灭菌技术 最近,美国Foodco公司利用一种惰性气体灯发出波长由紫外光区至红外线区的光线,其光强度比阳光强2万倍,对大多数微生物、过滤性病毒和孢子均能致死,能延长透明物料预包装食品以及新鲜食品的货架寿命。这种设备装置避免了用H_2O_2、ETO或电离辐射等引起食用安全问题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概述、方法、应用实例、发展趋势等方面综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造粒技术、远红外线技术、水油混合深层油炸与真空油炸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远红外线加热和杀菌技术,超高温杀菌技术,欧姆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等方面对食品杀菌的新技术进行了论述,对无菌包装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大学教授浅川勇吉在研究电场对水的影响时,偶然发现电场能推迟水的蒸发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后来他将此法应用于食品,果然收到了防腐保鲜的效果,并且能耗极微。  相似文献   

15.
李华勇 《江西科学》2010,28(6):775-778,784
详细介绍了食品中苯甲酸的检测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气相色谱法(GC)、离子色谱法(IC)、毛细管电泳法(CE)、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动力学荧光法、电位滴定法等,为食品中苯甲酸的便捷、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加热灭菌。加热灭菌的热源有:火焰、水蒸气、热水、热风、微波、红外线等,但在食品热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热臭,同时又会造成营养成分损失以及食品的天然色、香、味的变化。为了保持食品的营养品质及感官特性,人们不断探求更为有效地灭菌方法,改进加热处理方式,在探索发展非加热灭菌(冷杀菌)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下面介绍食品发酵工业的几种灭菌新技术。1电阻加热灭菌技术电阻加热是对粘性食品和块状食品连续灭菌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其加热作用是在导电食品液流中进行,可…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寻求、建立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方法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用于快速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技术及其在实际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食品真实属性表征生物识别新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针对燕窝、王浆、海参等常见高附加值食品建立真伪鉴别新方法,为政府监管,企业质控提供技术保障,包括:采用免疫检测、酶活检测、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建立蜂王浆品质识别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和蜜源的王浆样品,初步建立了王浆属性表征数据库,进一步为王浆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针对银耳、红藻、猪皮、蛋清等燕窝掺假物,建立燕窝真伪鉴别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开发燕窝真伪鉴别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提高检测通量。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开展不同产地和级别燕窝样品的蛋白质组比较,为燕窝产品品质识别积累了基础数据。在蜂蜜蜜源品种溯源方面,建立8种蜂蜜蜜源植物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可以灵敏检测不同蜜源蜂蜜混杂的产品。在鲑鱼和海参等海产品真伪检测方面,建立鲑鱼和海参真伪鉴别实时荧光PCR方法。在食品感官品质仿生识别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方面,开发了食品感官品质多通道识别信息融合技术与质量决策系统,采用传感器电子鼻、可视化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针对普洱茶、绿茶、蜂蜜等食品建立品质识别新方法,为规范市场提供科学手段,包括:初步建立多种信息融合模式下的产品质量检测模型,开展了智能化电子舌传感器清洗、漂移校正、系统集成、标准操作应用方法学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利用4种天然植物色素作为气体敏感材料的可视化电子鼻技术,进行猪肉新鲜度检测应用研究,针对普洱茶品质和产地、绿茶产地、食用油品种等建立电子鼻品质识别方法。在食品质量属性分子识别技术及装备研究方面,重点针对组胺分子印迹技术、癸烯酸仿生免疫技术、蜂蜜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杂胺免疫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在前期组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构建了组胺分子印迹压电石英微天平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建立了10-羟基-癸烯酸仿生免疫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蜂王浆及其制品中蜂王酸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掺入不同质量分数果葡糖浆的掺假蜂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杂环胺半抗原合成、抗体制备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并优化建立了样品基质消除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附加值食品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学者对食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越来越重视。该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针对燕窝、蜂蜜、鲑鱼、海参、冬虫夏草等高附加食品开展了食品真实表征属性生物识别新技术研究,分别建立了燕窝及伪品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蜂蜜蜜源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鲑科鱼类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海参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冬虫夏草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填补了我国在其检测技术方面的空白;在食品质量品质属性生物识别技术研究方面,以蛋白为检测对象,结合免疫学及质谱学等相关技术,探索了蜂王浆新鲜度的免疫检测方法、蜂王浆新鲜度的毛细管凝胶电泳方法、杂环胺HPLC-MS-MS检测方法、乳制品中羟脯氨酸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该项技术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食品感官品质仿生识别技术检测方面,分别建立了普洱茶香气特征评价方法,研究了蜂胶、普洱茶品质评价基础数据与特征指标、建立了传感器特征提取方法、初步开发了气体色敏传感器检测系统,研制了具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能够剖析食品特定味觉属性的新型电子舌系统,为食品质量安全快速分析检测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