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霞客是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国土考察的先驱。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岩溶学研究最为重要.他所研究的岩溶过程、热带岩溶和洞穴学诸领域,都是岩溶学的主要科目,徐霞客无庸置疑是世界岩溶学的伟大先驱者。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是现代地理学的资料宝库.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对地名学有重要贡献的著作,记载了数以万计的地名。文章从《徐霞客游记》所记地名使用修辞的命名艺术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的旅行、地理考察实践以及一部《徐霞客游记》,有理由使他成为中国有口皆碑的人物。但是同样因为旅行,徐霞客也留下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劣迹。然而即使有人知道,出于为贤者讳,不是刻意隐瞒,就是故意回避,总之绝少提起。  相似文献   

4.
一说科学文艺,人们就会想起法布尔的《昆虫记》、《科学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几点钟》、《人怎样变成巨人》;儒勒·凡尔纳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等等;似乎在旧中国并没有什么科学文艺,这一看法不符合实际。中国自古以来有相当丰富的科学文艺的作品、徐霞客竭数十年之力,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进行了认真的科学考察,从而写成的《徐霞客游记》,就是一部名实相符的具有很高质量的科学文艺作品。下面试对徐霞客及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作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游记》与明末南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徐霞客游记》中有关明末社会经济生活的记载展开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对了解明末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徐霞客游记》的社会经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记载,徐霞客曾经到过玉林游览,但其在玉林的游览行踪,前人均未能具体说明,本文即是在披阅《徐霞客游记》中的《粤西游记》部分,经过初步的甄别,梳理出徐霞客在玉林的游览线路。  相似文献   

7.
明代末年,涌现了一批离经叛道、尊法反儒、很有作为的科学家。李时珍、宋应星、徐宏祖和徐光启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载药1892种,附方11096个的药物学巨著,集明以前医药学之大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总结我国古代工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记录了他所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徐霞客游记》有关徐霞客游历宜州所经过的路线,地点的记载,综合考虑明代宜州的交通地理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奇人奇书——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末年,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管是骄阳似火的酷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他都涉泉流、穿丛林、攀危岩、历绝壁,行进在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之间,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每当"金乌"西下,"玉兔"东升的时刻,这位徒步跋涉了一天的旅客,在危垣破壁之下,借着点燃枯木败草的微弱亮光,还不停地写着、写着……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每晚不辞辛苦写下的一部分手稿,就是现在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和他的游记,一直被后人赞叹为"奇人奇书".  相似文献   

10.
在《徐霞客游记》中反映出徐霞客的学术思想与野外工作方法是:在《游记》中贯穿着地理和岩溶现象的发展变化原则。本文作者将《游记》中记述的“变化”划分为时与空两个范畴,前者又进一步划分为缓慢、迅速与周期变化三个类型,并总结出徐霞客在考察实践中使用的五种方法:1、观察解释法。2、观察对比法。3、观察推断法、4、观察访问法。5、观察考古法。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质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和爱国人士。《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重要地理文献!中国典籍英译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翻译《徐霞客游记》的过程中,作者总结出典籍英译的三个策略,希望能对从事典籍英译的人们和典籍英译爱好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新版本《徐霞客游记》、《溯江纪源》和《盘江考》为准,参考有关文献,对徐霞客考察流水和岩溶地貌方面的卓越贡献,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一生与地方志有不解之缘,年少时他最爱读图经地志,年长时地方志伴他游遍大半个中国。他一生酷嗜搜求志书,所集志书“充栋盈箱,几比四库。”而其游历日记亦因真实可靠,成为后世修志之取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曾评价《徐霞客游记》;“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料考证,是亦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矣。”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部地理著作,而且真实地展示了我国明朝末年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人口流动状况及社会的病态,为我们研究明末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徐霞客在社会考察中同情民众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的品质,仍值得今人在社会史研究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梁允常 《河池师专学报》2009,(3):F0002-F0002
崇祯十年丁丑(1637)四月初八日,徐霞客入广西,十一年戍寅二月十三日至三月二十七日入庆远,并在《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记述了庆远府属所行道路诸事。  相似文献   

16.
徐冶敏 《青年科学》2008,(Z2):52-53
三位古代科学家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北宋学者、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下了许多对地震学有价值的见解。明末科学家徐霞客游历中国,考察地理,后人整理出版的《徐霞客游记》  相似文献   

17.
(三) 徐宏祖 明崇祯元年(1628)三月底,大旅行家徐宏祖(霞客),手撑黄油布伞,冒着料峭的春寒,第一次来到了福建宁洋县(今闽西漳平县双洋乡),并在他传世名著《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万历四十一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即公历1613年5月19日。就在那天,青年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发,正式开始了他的旅行人生。此后,他用双脚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路考察地形地貌、研究动植物、记录风土人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徐霞客游记》。如今,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古人幻想中神仙才能做到的"朝游北海暮苍梧"已不是难事,旅行成为大家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读  相似文献   

19.
林彬 《奇闻怪事》2011,(5):20-27
他的名字在历史上若隐若现,他的故事在后世备受争议。 公元1275年的夏天,他随着父亲和叔叔,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行,来到了元朝大汗忽必烈的夏官上都,从此开始了他17年的传奇生涯;公元1295年冬天,他回到阔别25年的故乡威尼斯,留下了一部“天方夜谭”的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他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友好使者,他是成功的意大利商人,他是欧洲探险家的伟大先驱,他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其实,无论哪一个身份,在今天看来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马可·波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而且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徐霞客把地理研究与人文精神的探索融为一体,在考察中深入民间、不耻下问、抓住典型,根据亲身经历,于书中留下了大量古代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记载,为研究明代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书的民俗记载,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生产、风情旅游,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