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视频会议业务流,提出了一种新的Gamma Beta多重分形模型。这种模型基于视频会议业务流的Gamma分布特性,采用Beta分布产生多重分形的乘子。与普通的多重分形模型不同的是,新模型充分考虑了视频业务流在各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概率分布特性,确保其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能拟合源数据的分布。由于决定网络业务流排队分析特性的关键时间尺度是随着缓冲区的容量和节点传输速率而变化的,提出的模型能描述几乎各个时间尺度上的业务流特性,因此能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缓冲区的排队分析。最后,通过对视频业务流的仿真实验与排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裴凌波  陈鸣  周骏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888-891,930
网络测量表明,IP主干网上流量在次秒级的时间尺度下呈现出非平稳的泊松特性,而不是近10年大量研究的自相似现象。从分析因特网的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加权映射模型来解释这种特性。该模型通过引入混沌变化因子和流量特征间的关系,对接入网中的具有自相似特性的流量进行了变换得到具有趋泊松性的流量。最后,通过在NS2上的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流量的急剧增加,网络流量的特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需要网络流量模型也随之发展。在对实际城域网流量拟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Gamma分布和多重随机二分法的流量仿真模型。对仿真流量的评估证实,该模型不仅较好地刻画了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征,而且能够方便地控制仿真流量的自相似程度,从而为网络设计和网络设备测试中仿真流量负载的生成提供了一种新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平衡求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方法。回顾了交通网络平衡条件下实现交通网络配流的解析方法,然后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处于交通平衡状态的运输网络,进而替代传统的配流方法的思想。定义了交通流的平衡函数和交通流平衡态的概念,证明了用神经网络来识别交通流的平衡状态的可行性。提出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来模拟交通平衡状态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训练神经网络的判据,提出了判断神经网络模型效果的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良好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而且,容易把交通管理策略考虑到分配的过程中.并且能够政善配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互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IMM)在多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中存在的缺陷以及目标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变结构多模型(variable structure multiple model, VSMM)的高斯混合基数概率假设密度(Gaussian mixture cardinalized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GMCPHD)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了VSMM具有自适应性、时变性的特点,达到了在某一时刻能够选取与目标运动模式相匹配的模型集合的目的,相比于IMM考虑的仅是固定的模式集合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此外,GMCPHD滤波算法不仅避免了数据关联问题,而且通过高斯分布递推PHD函数的同时递推基数分布。最后,利用雷达作为传感器,对跟踪机动目标进行仿真,证明VSMM相比于IMM对于多机动目标跟踪更具有优越性,同时验证了VSMM GMCPHD滤波算法具有提高机动目标跟踪精度,减小跟踪误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动态交通管理的优化帮助交通管理者针对实时交通状况制定出最优的交通管理方案.本文就此类问题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在下层模型中借助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来评估优化过程中任一给定交通管理措施对路网交通流的影响;针对此模型,开发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解法.实践表明,借助下层交通仿真模型能方便有效地估量动态交通管理措施对交通流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从而为上层模型中大规模的搜索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急疏散路径选择元胞传输宏观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元胞传输模型,研究了紧急事件下动态网络交通流应急疏散问题,将车流离散化处理成单个车辆可以有效地克服网络规模较大时运算效率低的缺点.模型采用时间步长法进行模拟,紧急疏散车辆路径的确定与各路段的走行时间密切相关.仿真实例说明模型和算法提高了紧急事件下网络动态交通配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仿真交通流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基于非线性跟驰模型建立了由五辆机动车组成的动态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产生了五辆机动车的仿真交通流,给出了在一定参数组合下前后车辆之间的车头间距、速度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曲线.并结合实际交通系统的特点,对仿真结果做了理论分析.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出了证明非线性跟驰模型产生的仿真交通流具有混沌特性的一种方法,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仿真交通流动态特性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实际交通流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为短时交通流预测、诱导方法和智能交通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多式联运网络的形成推动了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改变了制造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产业的选址优化问题,提出选址优化与分布-分配相结合的双层规划模型.在模型中运输网络被拆分成原材料运输网络和产品运输网络,上层模型用于确定产业的选址方案和原材料及产品流量的OD矩阵,下层模型用于计算OD流量在运输网络中的交通流特征.为求解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并以中国钢铁制造产业的选址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以有效帮助决策者实施制造产业的选址决策.  相似文献   

10.
新型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双模糊控制器协调控制交通信号的基础上,针对模糊控制中论域范围选择和隶属度函数在论域中合理分布的难题,改善通过函数模型获得输入输出变论域伸缩因子的方法,提出一种采用模糊推理来替代函数模型,根据输入输出量的大小来相应改变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的论域范围的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函数模型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相比较,此方法避免了基于函数模型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函数系数和模型参数选择上的困难,更加方便地实现了控制器自调整和自适应,并大大减小了车辆平均延误时间,为车队更顺畅地通过交叉路口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跟驰理论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通噪声预测在城市交通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噪声的实际观测方法,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理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多车道混合车流等效声级和统计声级预测的动态随机模型。其核心算法是基于车辆非线性跟驰模型,依靠计算机随机模拟技术,实现对单车行驶行为的构造和仿真。算例分析和实验观测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交通噪声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吕伟  霍非舟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9):1799-1807
建立了基于车辆强制变道汇流行为的微观交通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道路瓶颈影响下的交通流量、车道速度分布和时空图等3个宏观交通流特征和变道距离、行程时间等2个微观交通流特征。结果表明:瓶颈道路上任意截面的总流量均可表征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中高车流密度下,道路瓶颈可使道路总流量降低10%~35%,并造成17%~42%的车辆行程时间延误;道路瓶颈对其上游相当长的区域内车辆具有减速效应;道路瓶颈前车辆强制变道距离的99分位值可以作为交通信息面板位置设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Moving object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re important problems in automat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A background model based on region segmentation is proposed. An adaptive single Gaussian background model is used in the stable region with gradual changes, and a nonparametric model is used in the variable region with jumping changes. A generalized agglomerative scheme is used to merge the pixels in the variable region and fill in the small interspaces. A two-threshold sequential algorithmic scheme is used to group the background samples of the variable region into distinct Gaussian distributions to accelerate the kernel density computation speed of the nonparametric model. In the feature-based object classification phase, the surveillance scene is first partitioned according to the road boundaries of different traffic directions and then re-segmented according to their scene localities. The method improves the discriminability of the features in each partition. AdaBoost method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features in each partition respectively and distinguish whether an object is a vehicle, a single human, a human group, or a bik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higher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4.
杜宝江  李祥  吴恩启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422-2428
将虚拟制造技术应用于交通安全监控,三维呈现出交通元素并提供丰富的交互操作,引入GoogleEarth三维地图.提出了以文件结构为基础构建三维模型库方法,使用布尔莎模型及高斯投影实现了WGS84和BJ-54坐标系的转换。使用插值法进行曲线拟合实现了车辆的轨迹跟踪、比较,采用部分参考的方式实现轨迹预测。提出了使用因素加积法进行祭妻耿况危险度判别的方法,并建立危险因素影响表作为紧急预案的依据,进行多级查询获得解决预案,并提出建立报表的方法,对预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蚁群算法的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兼顾路网流量的均衡,建立了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协同模型。引入了蚁群算法的思想,并利用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路径和最佳信号配时方案;最后采用小型路网进行仿真试验,通过跟实际的交通流对比,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均衡路网流量,并能有效节约路网的总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沌判据评价几类跟驰模型合理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交通流理论模型合理性的新方法:用交通流理论模型产生时间序列,计算这些时间序列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以判断仿真交通流是否再现了交通流存在的混沌现象,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进而评价交通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文章介绍了方法的原理,给出了对伽赛斯-赫尔曼-伯兹(Gazis-Herman-Potts)模型;皮埃莱(Bierley)模型;洛克威尔-特莱德勒(Rock-well-Treiterer)模型三类典型的跟驰模型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了仿真结果,得出了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Nagel-Schrekenberg(NS)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该模型中所有的车辆均遵循相同的演化规则,并允许车辆以一定概率换道.根据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车辆减速概率、换道概率对车流量、车道利用率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情况下,此模型所得到的基本图显示出交通流量比单车道NS模型大,并且发现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换道行为可以使驾驶更安全.这些研究为管理三车道的道路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交通分布模型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力模型、增长系数模型和最大熵模型是交通分布的代表模型,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其计算结果却极为接近,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这几种模型的一致性,证明过程中选择双约束重力模型,底特律模型和引入重力式先验概率的最大熵模型(重力式熵模型)进行分析.根据重力式熵模型的原理写出其规划问题,求解并进行等式转换,证明了重力式熵模型与重力模型及底特律模型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并在实际规划问题中应用三种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重力式熵模型与这两种模型是一致的,预测结果存在的微小误差产生于不同的迭代过程,为重力式熵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IMA模型的短时交通流实时自适应预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韩超  宋苏  王成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530-1532,1535
实时、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采用ARIMA(P,d,0)模型结构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短时交通流实时自适应预测算法。在该算法中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采用基于线性最小方差预报原理的Astrom预报算法进行预报。针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减小遗忘因子可以提高一步预测的性能。此外,将该算法分别应用于工作日和双休日的数据时,仿真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说明该算法对不同交通流状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服务感知的业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岩  马华东  刘亮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591-5596
作为传感器网络的高级形式,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以及医疗保健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一种提供区分服务的分簇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进而提出一种服务感知的业务调度策略,使用非抢占的优先扳排队模型保障两类服务对时延的要求,以提供满足监控应用需求的QoS。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较之其它典型方法,方法更适用于可提供区分服务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