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     
《科学之友》2005,(8):16-16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人体可望“种”出耳朵;单性繁殖可望成现实;世界最早字母文本被破译;鸟类爱“污染”白色汽车……  相似文献   

2.
火星的奥秘     
美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射“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从而揭开了火星探测的序幕以来,1996年11月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探者号”,2001年4月发射了“奥德赛号”探测器,2002年6月和7月又相继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登陆火星并展开探测,为火星探测揭开了新的一页。有趣的是,每当火星探测器传来新的发现,都会同时带来新的火星之谜。那么,迄今为止火星给人们留下了哪些谜题呢?  相似文献   

3.
探索宇宙的奥妙,预测宇宙的未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就是表彰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因为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贾科尼因为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5,(9):47-48
《路透社韩国汉城》-世界首只克隆狗问世;英国《自然》杂志-大脑中的地图;美国《科学》杂志-新的二氧化硅晶体;美国《化学与生物学》杂志-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合成;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纸张也有“指纹”;美国《斯坦福日报》-质疑“莫扎特效应”;  相似文献   

5.
科技     
《科学之友》2005,(10):14-15
中国合成纳米“运输车”;中国成立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美国禽流感疫苗通过人体试验;日本开发三维虚拟电视;智能门 按人体形开启;日本科学家发明“电子皮肤”;中国“中华之星”号时速超过300km。  相似文献   

6.
世界风云     
《科学之友》2006,(8):16-16
美国向用户征收网络“拥护费”;联合国“数字化机会”中国排74位;DoCoMo发布了6款夏季3G手机;DOS开源版7月底发布;意大利点球获胜夺冠军;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8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宣布,对本年度最高公民推荐之一的优胜者,美国可授予“国家技术奖”。这些从1985年以来,一直由商务部技术政策办公室管理的奖项,授予在改进产品、工艺或服务中取得最新或重要技术突破的个人、小组或公司。一个来自科学技术界的独立专家委员会,来对那些经过一次公开的、全国范围的竞争后而被得以提名的候选人予以评定。有关他们的附加信息,出现在我们全球互联网站点“探索”测资器(EXPLORE)的界面上。心血管外科医生登顿A·库利(DentonA.Cooley)[美国休斯敦得克萨斯医学中心得克萨斯心脏…  相似文献   

8.
科技     
《科学之友》2005,(5):14-15
2004年电脑病毒攻击量增长50%;德国超市用上指纹识别技术;中国画出宇宙最精确像揭示暗物质晕的规律;我国研制成功多星多弧段同时定轨系统;两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神舟星”、“杨利伟星”;我国创造海啸预警新算法比以往方法提前1h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9.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一周以前,1997年7月4日23时07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顺利地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不仅是继1976年夏天两艘“海盗号”太空船首次登上火星以来.人类再次成功地造访这颗火红色的邻星,而且这次“探路者”号开创了火星探索的几个第一:它第一次向地球发回彩色三维立体照片;它第一次采用自由下降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它第一次使用缓冲气囊技术;它携带的能四处活动的“漫游者”探测机器人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发射这种装置。科学家相信,“探路者”的此次探索之路将带给人们极有科研价值的资料,人类的…  相似文献   

11.
60年前即二次大战末期的1945年,时任美国科学发展局主任的V·布什,向美国总统提交了一份《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科学报告。该报告回应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有关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四大问题,扭转了美国科学发展“重应忍、轻基础”的历史取向,它是战后美国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拐点,具有重大历史地位和深远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之最     
《科学之友》2006,(8):17-17
最惊喜的事:美国6旬老妇生下龙凤胎;最孤独的公路--“冰之路”将贯穿南极;世界最长、最高的冰土隧道开通。腿最多的生物被发现;《福布斯》“最差老板”榜公布;新的世界最丑狗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刘亮 《科学之友》2005,(2):70-71
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选出2004 年的“最酷发明”,这些新发明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在这个科技不断改变着世界的年代里,哪些创意可能会在未来走进你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14日,法国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一些个人资产在美国马里兰的洛维尔开始拍卖,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雷诺阿后代的极度不满。拍卖物品包罗万象这次拍卖的物品中有雷诺阿的烟斗、真丝围巾、眼镜和夹鼻眼镜等。它们是在去年年底由雷诺阿的孙子、家庭里的“败家子”  相似文献   

15.
科技发现     
《科学之友》2006,(8):14-15
中国首次精确测量泰山高度;激素助长疗法可助矮个儿童达到遗传最高高度;俄罗斯发明口内“键盘控制器”;美国考古学家称复活节岛文明毁于巨人石像;国产千万像素数码相机上市;专家称7月为浏览器缺陷月;新洲农民发明“人造煤”;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发明海藻酒;加拿大发明首个牙齿、骨胳再生仪。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和田中耕一是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奖的。库尔特·维特里希是因为“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奖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让世界越来越热。城市更是遭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热岛。为逐步解除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美国研究人员在前两年提出在城市的大楼里种菜种粮的设想。为的是解决城里人的生存问题;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在城市的大楼里种树的设想。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空中森林”.又名“二氧化碳吸收大楼”。  相似文献   

18.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今年10月9日宣布,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德国科学家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碱金属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种新的物质形态。 获奖的3位科学家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埃里克·康奈尔、科罗拉多大学的卡尔·韦曼以及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5,(11):F0004-F0004
2005年11月3至4日,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协共同主办,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科技馆以及上海科学普及促进中心协办的“2005城市科普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欧盟、西班牙、荷兰、日本以及我国的科普专家分别结合自身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业界风云     
《科学之友》2006,(5):16-16
300种奥运特许商品5月上市;海关也设“110”;5500万美国人每月都看网络报纸;高清电视标准出台720线方可清晰;俄罗斯开办全球首家UFO学校;央视合并旗下2家网络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