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宁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45-245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作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看作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本质是物质生活领域,创建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继承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和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并根据当时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以物质生产关系为核心,确立了市民社会是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相统一的动态系统。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程,而且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清晰的形成脉络,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契机,哲学原则的确立,初步发展,成熟阶段。本文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浅析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脉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合一;现代意义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前者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后者以黑格尔为代表,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站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的维度来审视市民社会,克服其神秘主义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伦理关系”向“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转换”,并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唯物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加强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国家观其实就是一种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准确而深刻的诠释。正确理解其相关思想,对于我们如何建立良好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在西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和现实内容,置身于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理论先哲们对“市民社会”作了不同的阐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矛盾的概念,它是随着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动而不断变化和丰富的,有什么样的市民社会现实,也就有什么样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文章从市民社会同自然社会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之前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的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经济社会的分离,阐述了马克思之后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文章从市民社会同自然社会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之前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的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经济社会的分离,阐述了马克思之后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由意志理论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而我国在法律传统上并不重视作为个体的个人,也极少有对于个人自由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对黑格尔个人自由意志理论的解读,进而揭示一些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市民社会理论。关于市民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经历了从"资产阶级社会"到"生产关系"的过渡,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最终为无产阶级革命寻找到阶级基础。市民社会在当代的发展,主要是其本身融入与国家的互动关系中,尤其是如何在民主政治的社会中运行,这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对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国家主义”的反思,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主化和市场化,追求民主的各种社会运动的兴起,促成市民社会理论再度流行起来并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虽处在不断的发展的和完善中,远未成形,但它对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建构市民社会不无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自由的关系经历了千百年的探索,凝聚了千百年的智慧,那么法律与自由到底是什么关系?马克思以其深遂的理论思维把法律与自由的精华。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不但为我们分析认识法律与民主、法律与自由,法律与规律等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范例,而且为我们提供出一般性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基石.马克思得益于黑格尔的相关理论并对之进行了批判,其分析呈现出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立体构架,其内容则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来展示.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充满辩证法的分析而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从而把克服市民社会同超越政治解放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生产关系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理解的成熟程度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成熟程度.这一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包括最初萌芽、进一步探讨、初步形成和科学制定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生产关系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既是社会历史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与普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论战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对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国家主义”进行反思,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主化和市场化,以及追求民主的各种社会运行的兴起,促成市民社会理论再度流行起来,并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远未成形,但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不无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中的利益斗争导致了社会共同体和伦理总体性的分裂与瓦解,其直接后果就是主体的异化。尽管黑格尔早已提出了该命题,然而其唯心主义立场只是将异化的原因归之于理性的分裂,从而使之消除的途径直指作为政治解放成果的国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则对此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它从“现实的人”的交往关系出发寻求异化的根源与现实基础,即旧式分工与私有制。于是,废除旧式分工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解放,成为超越市民社会与政治解放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马克思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继而转向经济学研究来解释市民社会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的分析.认为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首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主要是阐明了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在社会物质关系的阐述中.更进一步地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并把人类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因此,1843—1844年期间马克思在历史观上也有较大的建树.巳具有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思想演进的逻辑过程来看,其历史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继承-批判-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继承黑格尔主义思想,并在政治实践中对其理论来源展开批判,进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解放的思想.人类解放思想标志着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