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现代社会是经典社会学理论得以形成的前提。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都从各自的理论系统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围绕异化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韦伯立足于合理化两种逻辑给出了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西美尔批评资本主义文化的客观化趋势,把资本主义困境归结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悖论。马克思切中了资本主义现代性之根基,为韦伯和西美尔的现代性诊断提供了宽广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出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包含着对现代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具有批判视角的总体性,批判态度的辩证性,理论批判的实践性和批判立场的价值关怀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特性(即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彻底批判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非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了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手稿>中的人学思想构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人本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描绘出人类解放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美好图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趋利性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人本观为指导,通过强化政府调控、社会监督及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等措施推动企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是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批判中生成的。根据不同时期批判对象的特性,马克思依次揭示了寓于批判对象中的人本质的内涵。在次第展开的革命的批判中,马克思人本质理论逐渐完善,并且最终在批判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使人本质理论在唯物史观的照耀下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从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到批判人本质的不同异化形式,最终揭示社会关系既是人本质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人本质的异化,其人本质理论的批判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逻辑过程。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生成方式,并且仍然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系统的批判,锋芒直指资本主义文明和技术合理性对人本能冲动的压抑.马尔库塞单刀直入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极权社会,民主、自由、平等都是虚伪的,人只是工具.因此,主张对现存社会进行"大拒绝",摧毁现实的根本结构,追求直接民主.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系统的批判,锋芒直指资本主义文明和技术合理性对人本能冲动的压抑.马尔库塞单刀直入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极权社会,民主、自由、平等都是虚伪的,人只是工具.因此,主张对现存社会进行"大拒绝",摧毁现实的根本结构,追求直接民主.  相似文献   

8.
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在通常意义上,一些学者无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非类本质人还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一被论及,就不由地会联想到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非人的丑态,其要么被完全否定,寄希望于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么被历史地承认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尚未在这一阶段内作深度发掘。所以,批判异化、对全面的本质的人的展望不是目的,认为异化阶段是通向真正的人的过渡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异化并非一无是处,它本身也有积极的、肯定的一面。这种肯定的体现在其条件性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在促进着人们非异化生活意识的觉醒,共产主义运动的自觉,乃至向本质的人生活世界的过渡中提供着条件。  相似文献   

9.
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分析"思想是在研究马克思理论和弗洛伊德思想各自的局限、共同基础以及二者互补性的基础上,将二人思想进行嫁接、浇铸而成的。这一思想深刻地揭露与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以及人的异化,但整个思想对马克思理论做了人道主义的歪曲。  相似文献   

10.
对资本的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内容。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却没有改变。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必然的结果。通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与发达的本质的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资本的追求恰恰说明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本质正是当代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揭示社会运行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开创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研究领域。在社会发展理论的建构路径上,马克思通过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解构与建构相统一、实现自我批判的社会本真批判,建构起一套真正直面社会问题,以关注"现代社会"发展命运,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人类解放为内容的严密的科学话语体系,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生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截然对立的。“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拜物教唯物主义”,其现实危害相当严重。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灵魂。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人的本质”及“人的自由”等重要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最高原则,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刘勇  孙晓婷 《科技信息》2010,(12):53-53
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创立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展示出全球视野中思考问题的预见性,全球化视角验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称谓不同,都是表示了各民族、区域、国家相互联系、融合的现象。人类的历史在全球化过程中使人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宗旨是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后现代理论大师鲍得里亚对马克思学说的解构,将目标指向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其典型手法是:不顾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的具体现点,而集中力量对马克思在批判工作中使用的基础概念(生产、劳动、使用价值)进行破坏性的解读,最后达到瓦解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目的。鲍得里亚对马克思的解构通过对现实历史过程的否定而间接认可了当下资本主义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基本观点的过程中阐释了政治解放批判思想。在肯定鲍威尔宗教批判合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将犹太人解放问题转化为世俗问题,展开政治解放批判。马克思认为,宗教在完成了的政治国家仍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这恰恰蕴含着政治解放的必然限度。政治解放必然导致个体异化和国家异化,必然要经由市民社会批判,使得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达到人的解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08,(21):68-68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洲读者的宠儿,尤其是青年一代。德国出版商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做圣诞节的礼物。”马克思的著作中,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不和谐问题,我们将之称之为异化现象,并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8.
议会制度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代议制机构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与合理性,其实质是保障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议会制度进行了表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适当分离的剖析,对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起来的新制度的进步性给予了肯定,但对其阶级压迫的实质也给予了充分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之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主要侧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已终结。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社会和谐观,以"现实的人"为思考的中心,以对"人"的关怀为动力,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社会和谐的中心思想,就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指明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说明和谐社会具有自由、公正的本质向度。而自由和公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人文精神的本质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