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社会群体,对其的评价问题历来国内外学者争论不已,意见不和。美籍华裔学者郝延平所著《十九世纪的买办:东西间桥梁》是一部国外研究买办颇有影响的著作。笔者就针对郝氏著作中关于买办的起因以及关于买办的评价问题提出几点拙见。一,买办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并发展壮大成一个阶级既有一般原因也有许多中国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二,对买办的评价应客观公正,买办既有反动性,又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保险业同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国内保险业现状作一些分析,以期探索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买办在近代中国早期的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买办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引进和宣传西方文化科学观念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也尝试着逐步敞开国门,但中国保险业仍是落后的。这是在低水平上的高速度,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风险管理、运作模式还是险种设计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提高对保险风险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的对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就成了我国保险业成长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买办与买办阶层,在近代社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以前由于受到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书的影响,对买办及买办阶层从政治上给予负面评价的较多;近年来不断有人试图从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审视他们,但仍然未充分揭示其本质与内涵,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买办的特点,及其与中国近代企业的关系和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买办曾是西方国家在华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在中国早期近代的历史条件下,买办有其得以滋生的土壤。买办的产生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洋买办”一词发祥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有部叫《上海滩》的电视剧,讲的是江湖上打打杀杀、快意恩仇、哥们儿意气的事,剧中的“洋买办”们由于要么见利忘义,要么没有民族气节,帮洋人欺诈同胞,所以总是江湖侠客们杀之而后快的人选。老舍《茶馆》里的小刘麻子,茅盾《子夜》中的赵伯韬也都属买办之流。 据博学者们考证:“买办”原本是个中性词,原意是“采购员”,传到中国后突然就变了味。中国“买办”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城市,多是帮助外国商人和清政府进行买卖活动的中国通译和一般仆役。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买办”离开了政府的支配  相似文献   

8.
买办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的一种形式,是新的生产关系。旗昌洋行兴盛的历程即凸显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一是大批买办化华商通过资本关系与外商洋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买办资本打入并控制华商企业;三是买办资本控制商品流通渠道;四是控制华商同业公所;五是买办势力向封建社会政治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9.
买办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的一种形式,是新的生产关系.旗昌洋行兴盛的历程即凸显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一是大批买办化华商通过资本关系与外商洋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买办资本打入并控制华商企业;三是买办资本控制商品流通渠道;四是控制华商同业公所;五是买办势力向封建社会政治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保险业良好社会形象的塑造,是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应依靠政府推动、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共建保险业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入世”后随着更多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国保险企业所应采取的经营策略,指出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必须履行入世时的承诺,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深化内部改革,并积极向国外保险业学习,应对入世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广东保险业连续多年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潜力巨大。但是2002年一些省市一跃而上赶超了广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各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广东省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保险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恢复国内保险业以来,保险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对规范我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分析保险公司内部和相关产业及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方保险的历史演变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深刻启示,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保险法律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说明中国保险业已经有了可喜的发展。目前,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保险经营日趋专业化,同时,保险中介将成为保险市场中的一支独立力量。  相似文献   

15.
郑观应是从买办商人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和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郑观应的维新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一书中。通过对他的《盛世危言》的成书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其超时代的维新思想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中也看出他从买办商人到维新先驱思想家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与犯罪活动有关的金融问题也因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而变得日益复杂。保险作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的机制,本身并不牵涉洗钱,但其内在特质属性却在一定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洗钱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本文结合我国保险业的法规建设、保险机构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保险公司的特殊情况具体分析了我国保险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介绍了笔者所在的保险公司反洗钱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反洗钱在保险业的应用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社会伦理准则,更是现代保险业的生存基础。建立保险业诚信体系,需深入理解保险诚信建设的特殊意义,对当前保险业诚信体系存在的问题要有深刻认识,并就此提出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与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及背景入手,指出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所处的现实方位及在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方面进一步拓展的广阔空间,发挥保险业在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保险监管的目标及政策——兼论消费者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保险消费的利益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中国保险监管存在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重点不突出,监管手段简单化等问题。中国保险监管体系应以保护保险消费利益为首要目标,围绕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险经营与监管透明化,保险监管法制化与国际化来制定中国保险监管政策。确定保险监管的目标与政策是建立一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核心,它从根本上影响一国保险业发展的长期走势与绩效,但是从中国保险监管的现状来看,中国保险监管目标及其政策的不明确已影响到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发展与开放的双重压力之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保险监管目标及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航海与海上保险的关系,阐明海上保险业是伴随航海的发展、频率的海上商业活动而混合产生。文中着重于海上保险业的起源,海上保险制度,我国保险制度的沿革、我国的海上保险和我国航海业与海上保险业的共存发展等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