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信息研究的必要性,提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必须树立全新的编辑理念,提高信息研究能力,并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信息研究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信息传播也很快,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的传播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新闻更具有竞争力、更能吸引读者,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要提高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利于新闻的传播。该文对于如何提高新闻编辑的创新与编辑提力,做一些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选题是出版业的核心资源,图书出版的竞争,无疑就是选题的竞争,是选题策划、创新思维的竞争,是编辑力的竞争.编辑力就是策划编辑的能力,是进行策划编辑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具体包括:正确的政治与出版理念认知能力;敏锐的信息判断捕捉能力;卓越的选题整体策划能力;积极的市场开拓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编辑活动是出版工...  相似文献   

4.
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引发了信息传播形式和编辑手段的更新,为学术期刊编辑活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不仅催化了大批专家型编辑的出现,也促使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编辑理念的更新与传承主要体现在编辑的主体意识、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方面。这既是现代学术期刊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学术期刊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科学普及对于从事大众媒体传播事业的编辑人员来说,是一项义不容辞、同时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一些新闻报道中真实事例的刨析,阐明了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的科技意识和知识水平,以把好信息传播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是发挥学术期刊最佳社会效益,赢得读者欢迎和刊物生存的必然条件。首先,学术期刊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其次,读者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学术期刊编辑要树立读者意识,学术期刊质量和效益都受读者的制约。因此,学术期刊只有改变学术风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编辑素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编辑部建设;搜集信息反馈,改进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树立为读者服务和竞争观念;搞好宣传,加强发行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才能使自己的刊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学术期刊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与数字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完成编辑能力的转型。在学术期刊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求编辑主动增强职业能力,擅长运用新媒体思维、具有新锐学术选题的捕捉力、培养学术专长、熟悉媒体融合传播理念与技术,与时俱进修炼"内功"。与此同时,学术期刊编辑部也应当重视编辑"融合能力"的培养,积极补足复合型人才短板,从而达到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编辑素质重构对学术期刊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素质重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转变出版理念、提高业务素养和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等重构途径,以适应学术期刊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梁霞  赵阳 《天津科技》2009,36(4):133-134
网络作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一个工具和载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诸多独特优势,给传统编辑出版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也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提出了挑战.科技期刊编辑意识要勇于转变和突破,在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把挑战变成机遇,才能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革故鼎新中不断拓展期刊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术期刊必须提高竞争力。本文从提高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刊物质量、利用多种途径扩大刊物的影响、加强编辑部内部的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编辑之间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质量及出版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应积极建立学习与合作型编辑部,建立编辑间信息传递机制等,以适应学术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敏感性是后天培养、孕育的结果.责任编辑的敏感性包括政治敏感性、学术敏感性、信息敏感性、精品敏感性、市场敏感性等,这是办好科技期刊很重要的因素.敏感性的培养、孕育与保持,是责任编辑长期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进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要求,提出了编辑人员应具备的3种意识,即学术性意识、国际化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认为开拓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审美和心理分析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等是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报和学科建设关系密切,均以学术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学报提供了充足的稿源,有利于提升学报质量,其学术梯队建设有利于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学报作者队伍,为学报特色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而高校学报可以通过创办特色栏目推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学术资源,催生新兴学科,培养作者队伍,支持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传播,传递学术信息,推动教学研究,为学科建设服务。编辑要有意识地主动为学科建设服务,实现学报和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意识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来自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学报编辑为此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信息意识和学术意识,开放性意识和国际化意识,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微时代正在悄然到来,编辑的日常生活方式日益碎片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信息、知识与学习的碎片化。而微时代与碎片化所带来的大量微型内容,能够促使期刊编辑进行碎片化学习。这种碎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包括利用移动工具、概念图、网络搜索、网络对话交流以及微博等。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供需严重失衡的“卖方市场”,但从结构来看,优质的稿源永远是一个供不应求的“买方市场”.相比完全走向市场的大众化的期刊,我国的学术期刊在读者对象、办刊机制、评价标准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基于学术期刊评价的视角,优稿作者是学术期刊的“上帝”,期刊编辑应为优稿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编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的编辑素质是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编辑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只有加强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素质,对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学术价值及在学术期刊界的地位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指出提高学报编辑的学术修养,应从学术鉴别力、学术理解力和学术敏感度等方面加以培养。而专家指导、继续深造、学术研究是提升学报编辑学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出版活动过程 ,作者、编者、读者这三维关系中 ,作者是编者的后盾 ,编者是期刊的灵魂 ,读者是编者的服务对象。期刊的领导者和主办者———主编要想处理好这三维关系 ,就要具备较强的通联意识 ,加强与作者、编者、读者的通讯、情感、信息的交流、沟通与联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