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江231-油田ODP开发方案中的原油物性分析数据为切入点,08西汪23-1油田和南海东部海域其它类似油田的原油物性以及油气水处理流程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西汪23-1油田的投产可借鉴在开采西汪30-2油田的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汪23-1油田投产初期化学药剂的选型及加注方案,探讨了西江23-1油田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应用效果的监测与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稠油-水混输停运海管制定安全合理的再启动及置换对策,其关键是需精准预测停运海管的再启动压力。为此,运用HAAKE智能流变仪测定稠油-水混合液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变特性,剖析稠油乳状液旋转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构建剪切速率与启动流量间关系、剪切应力与启动压力间关系,计算不同工况停运海管的再启动压力,进而获得海管在不同工况下临界启动压力。结果表明,停运管线的再启动压力与含水率、温度、启动流量等因素有较大关系,停运管线的启动压力随启动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针对停输海管不同工况,可预测再启动压力,并提出停运海管所适应的再启动及置换对策,为稠油-水混输海管安全停运及顺利启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方法对西江(珠江的主干)进行了1a的水相和颗粒相中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呋喃(PCDD/Fs)测定。结果表明,水相中PCDD/Fs的含量范围在1.567-8.008pg/L之间.颗粒物中PCDD/Fs的含量变化在569.4~279.6pg/g之间,经过分析得出其浓度随着西江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在丰水期此污染物的浓度比在枯水期高。地表径流和干湿沉降对此有很大的贡献。西江中PCDD/Fs年通量为8.55kg,毒性当量通量(I—TEQ)为0.026kg。通过对同系物和同族物分布图对比显示西江PCDD/Fs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是混合来源。其中大气干湿沉降、地表径流和沿岸与漂白有关的工业对此有很大的贡献.是PCDD/Fs进入西江的3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深入发展和自治区积极推进"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各主要城市产业定位是否合理。本文以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贵港市为例,在阐述贵港参与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的现实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贵港市在西江经济带中的优势产业,最后得出贵港在西江经济带中的产业定位,并根据分析提出西江经济带中贵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11个城市2012—2016年三大产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珠江-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带产业结构整体较优化,区域竞争力有待提高;份额分量中,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三大产业增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业增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各市产业竞争力各有优势,第一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肇庆市,第二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南宁市,第三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柳州市。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应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培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珠江-西江经济带4个功能区11个市的相关统计资料,应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发现西江-珠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呈良性互动,但是互动水平仍有待提高。各功能区存在一定差异性,应加强合作,提高一体化水平。提出了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广西西江经济带7个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绩效的总体水平相对较好,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两级分化较为明显。2013年广西西江经济带7个市主成分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000000000106,其中4个市超过平均水平,占总体的57.14%,但绩效最好与绩效最差的得分差距极大,为6.4982,这表明旅游经济绩效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2)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绩效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相对较高,旅游经济规模和旅游贡献度因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74%和15.51%。。(3)旅游经济绩效综合得分:南宁市(4.0511)崇左市(0.4287)百色市(0.3965)来宾市(0.0965)柳州市(-0.7623)梧州市(-1.7635)贵港市(-2.4471)。南宁和柳州的旅游经济规模较大,来宾和南宁的旅游贡献度较高,崇左和梧州的旅游创汇效益较好,百色和来宾的旅游经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深海水域进行管线试压时,由于海管内注入的是海面表层水,海管内外海水的热交换往往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只有当管内的试压介质与海底环境完成热量交换后才可以进入规范要求的保压状态。结合管道的试压工程实例,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管试压结果快速判定方法,通过对前期压力数据的处理分析来判定海管的最终保压状态,将海底管线的试压工期缩短至几天时间,对于深水工程尤其基于水下设施开发的海底管道试压有借鉴意义,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花岗岩骨料、P·O 42.5水泥,配制干硬性、低密度、高强度的海管涂敷用花岗岩混凝土的研制过程及其工程应用,给出了典型的海管涂敷用花岗岩混凝土配和比,分析了其特点,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设施蔬菜喷洒臭氧水来探究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喷洒清水和百菌清农药为对照,分别以低质量浓度(3 mg·L~(-1))、中浓度(6 mg·L~(-1))和高浓度(9 mg·L~(-1))的臭氧水对土壤进行喷洒.通过Mis 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来分析了喷洒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不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组成土壤微生物中的重要的微生物群落无伤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和梧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梧州工业园区为例探讨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模式,旨在提高工业园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西江可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实现当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西江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兼业”现象是阻碍西江旅游业专业化发展的阻力之一。随着西江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协调好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地区采集6种青稞酒曲,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稞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中含有的细菌及真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对酒曲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结合16S rDNA测序分析技术,鉴定出的16株乳酸菌中,有7株为肠膜明串珠菌,6株为戊糖乳杆菌,3株为植物乳杆菌.通过限制性的培养方式对这16株乳酸菌的耐盐性和耐低温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XZ14、LZ-GB3-2、XZ23、SN-ND8-4、LZ-BY2-2和RKZ-RB2-1这6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在具有较好的耐盐性的菌株中,RKZ-RB2-1和LZ-BY2-2菌株在22~30℃间生长情况较好,这2种菌在低温发酵食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跃进油区油藏中的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采用MPN三管法对五个油藏的23个油田采出水样品进行了六大类功能菌的检测工作。六大类功能菌分别为烃氧化菌(HOB)、厌氧发酵菌(FMB)、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产甲烷菌(PMB)。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油砂山、花土沟、尕斯油藏具有本源微生物激活潜力,七个泉、跃西油藏微生物含量少,不具备本源微生物激活的潜力。在23个水样中普遍存在六大类功能菌,用丰度值表示了各类微生物的在不同水样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由修正势流理论获得了海管沿轴向升力分布,运用海管的小挠度微分方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有混凝土配重海管的平衡位移和应力,分析跨肩约束、混凝土刚度和来流速度对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的影响,讨论悬跨长度增加时刚度失效和强度失效的行为规律,给出不同跨肩约束条件下随间隙比和来流速度变化的安全跨长分区图.结果表明:悬跨海管首先出现刚度失效,触底后则会发生强度失效;间隙比和跨肩约束是影响安全跨长的重要因素;来流速度小时,必须考虑海管的静态临界安全跨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靶细胞,在大连近海12种海洋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用4种分离培养基培养,分离并得到48株海洋微生物。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其次生代谢产物。随后,进行海洋微生物的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鉴定[1-5],研究结果发现,有1种菌株(12#-从黑泥中用MD培养基筛选的菌)发酵  相似文献   

17.
西江经济带是广西“两区一带”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西江经济带比较优势,对西江经济带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初步探讨。西江经济带面临人多地少,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现实,发展现代农业是西江经济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农村现代化、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但也面临环境、人才、市场、经营体系等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提速西江经济带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调节肠道稳态,而且在微生物-肠-脑轴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密切相关.另外,肠道免疫屏障影响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微生物-肠-脑轴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和微生物-肠道免疫-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微生物-肠-脑轴在致病机制不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也有助于明确肠道微生物通过调控肠道免疫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本研究从肠道微生物和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搭建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之间的桥梁,这将对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病变和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08,(6):8-8
《科学杂志》2008年5月23日微生物世界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温泉,发现了繁盛的微生物群落。对于这一意想不到的地点,科学家已经着手研究微生物生命的多样性和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管混凝土配重层混凝土养护制的选择、施工工艺、使用效果,以及工程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