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鱼骨)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鱼骨)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 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V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2.
花(鱼骨)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鱼骨)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鱼骨)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 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V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创手术检查方法对7龄人工养殖施氏鲟的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进行了鉴别,按照性别及卵子的颜色和大小,将施氏鲟分为雄性(M)、雌鱼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和Ⅳ-B期6个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6组施氏鲟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同时利用PIT标记亲鱼,跟踪检测T和E2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氏鲟血清T含量雌雄差异明显,M组与雌鱼各发育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组E2含量除与雌鱼Ⅱ期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与其他时期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雌鱼血清中T含量Ⅱ期、Ⅲ-A期、Ⅲ-B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Ⅳ-A、Ⅳ-B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Ⅳ-A与Ⅳ-B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IT标记亲鱼显示,随着雌鱼性腺的发育,T和E2含量均逐渐上升,产卵前达到最高.根据血清中T和E2含量,建立了施氏鲟性别判别和雌鱼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函数,对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养殖三龄暗纹东方性腺发育及其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龄养殖暗纹东方Tun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较全面观察与测量,同时对其卵巢和肝脏的毒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养殖三龄暗纹东方Tun雌鱼和雄鱼性腺均发育到了第Ⅳ期,成熟系数在19.8-26.0之间。  相似文献   

5.
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及其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龄养殖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较全面观察与测量,同时对其卵巢和肝脏的毒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雌鱼和雄鱼性腺均发育到了第IV期,成熟系数在19.8~26.0 之间,存在作为种鱼进行全人工繁殖的可能性;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的肝脏和卵巢均未检出毒性.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性腺发育及性周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的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规律。证实海区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可以达到性成熟。雌鱼完成第一次性周期需要3年,雄鱼则提早1年。每年4月中旬至6月,9月至10月均为大黄鱼繁殖期。雌鱼产后卵巢经恢复发育至第Ⅱ期进入越冬。翌年3—4月迅速经第Ⅲ期发育至第Ⅳ期。少部分雌鱼在秋季成熟,但都必须经人工诱导方可产卵。雄鱼精巢在大部分季节均能产生精子,越冬时发育亦处于第Ⅱ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在不同的性腺发育时期的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质量浓度变动,以及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地欧酮(DOM)后的血清E2和T质量浓度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血清E2质量浓度在雌鱼的性腺发育期明显升高,在性腺成熟期开始下降,性腺退化期降到最低;血清E2质量浓度在雄鱼的性腺发育过程中缓慢升高,并持续保持较低质量浓度,到性腺退化期略有升高。血清T质量浓度在雌雄鱼的变化情况相似,性腺发育期明显升高,而在性腺成熟期开始降低,到退化期降到最低。注射GnRH-A能显著提高性腺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雌鱼的血清E2质量浓度和雄鱼的血清T质量浓度,注射多巴胺拮抗剂地欧酮(DOM)对血清E2和T质量浓度没有影响,但是GnRH-A和DOM联合注射能使雌雄鱼血清E2和T质量浓度提高,在性腺发育期尤为明显,这和GnRH-A DOM促进血清GTH水平提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大鳍鳠成鱼静止代谢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采用封闭式呼吸仪,在27.5℃水温下测定了24尾采集于嘉陵江的大鳍鳠成鱼(体质量范围为52.5~149.6 g)的静止代谢率,其中雄鱼11尾,平均体质量(93.8士7.8)g;性腺发育到Ⅱ和Ⅲ期的雌鱼8尾,平均体质量(80.2±7.8)g;性腺发育到Ⅳ期雌鱼5尾,平均体质量(115.6±6.6)g.大鳍鳠静止代谢率与性腺成熟系数相关不显著,与体质量显著相关,相关关系为M=e4.711m0.80.根据该方程的体质量指数(0.80),以实验鱼的平均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对各实验鱼的代谢率进行调整,得到雄鱼和Ⅱ,Ⅲ期雌鱼及Ⅳ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74.5±9.9),(182.7±9.7),(191.4±9.6)mg/kg.h.性腺发育到Ⅳ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高于发育到Ⅱ和Ⅲ期雌鱼的标准体质量代谢率,但统计检验表明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鱼间静止代谢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还对影响大鳍鳠成鱼静止代谢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室内饲育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比观测了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亚成体和9~11龄西伯利亚鲟的成体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的周年变化规律,并对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性腺发育状况进行了组织学检测,以期为西伯利亚鲟后备亲鱼培育和全人工繁殖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与成体接近,T在9—10月份和3月份较高,E2在8—9月份较高.成体雄性西伯利亚鲟,T在排精前升高,排精时仍保持较高值;E2全年较低。雌性西伯利亚鲟,T在产卵前升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E2在产卵前一年10—11月份较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4龄西伯利亚鲟的性腺成熟系数雄性为4.1%~9.7%,雌性为8.2%~14.5%.组织学观察结果雄性个体的精巢已发育到Ⅲ或Ⅳ期,精巢中有少量成熟精子出现;雌性个体的卵巢发育处于Ⅲ~Ⅳ期,最大卵母细胞直径达到2.Omm。综合以上结果判断,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雄性个体已接近性成熟,而雌性个体尚未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10.
波纹巴非蛤性腺发育分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活体性腺观察和组织切片法对广西北海自然海区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周年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以波纹巴非蛤滤泡中生殖细胞所处的主要发育阶段作为性腺发育的分期标准 ,将性腺发育过程分为 :休止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滞留退化期等 6个时期 ,同时揭示了在广西北海自然海区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一年只有一个周期 ;此外 ,还发现雄性早熟现象 .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测定胡鲶科非洲鲶(Clariasgariepinus)GTH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用标记鲤(Cyprinuscarpio)GTH的方法进行标记,测定了鲶科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生殖周期中的血清GTH水平和脑垂体GTH含量变化,以揭示其性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内分泌调节机理.南方鲶血清中GTH水平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与成熟系数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周年中雌鱼血清GTH水平都高于雄鱼,雌雄鱼血清GTH水平在繁殖期间差异尤为显著.脑垂体中GTH含量也在生殖周期中具明显周期变化.在性腺发育晚期和成熟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明显高于雄鱼,而在其它性腺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仅略高于雄鱼,但雌雄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规程适用于长吻(鱼危)人工繁殖、培苗及养殖技术操作等系列生产工艺。 一、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选用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乃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之关键。该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通常选择体重在2.5k以上的个体作为亲鱼。成熟较理想的雌  相似文献   

13.
泥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的宏观和组织切片观察以及各期生殖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泥蚶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按肥满度的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泥蚶的性腺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互8月中旬。至少有二次集中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Ⅳ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达到高峰,Ⅴ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极显著(p<0.01)下降.在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和Ⅲ期精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都比较低,Ⅳ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最高,Ⅴ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下降.雌鱼和雄鱼血清P和T的含量随性腺发育而上升,Ⅴ期卵巢和Ⅴ期精巢个体P和T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雌鱼和雄鱼血清E2、P和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6月>10月>3月>1月.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青岛附近水域欧氏六线鱼性腺周年宏观和组织学观察,性腺发育可分为:(1)重复发育Ⅱ期;(2)开始成熟期;(3)接近成熟期;(4)临产期或产卵期;(5)产后期。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梅芳  余祥勇  叶富良 《广西科学》2000,7(2):140-143,157
通过对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进行周年切片观察,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状况和各类型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将栉江珧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生长,成熟,排放和休止5个月。观察发现雄性性腺发育过程吕性细胞呈现区域性同步化分布特征;雌性性腺的不同部位发育程度也有一定差异。造成性腺分批在熟排放。湛江附近海栉江珧在5月和10月形成两个繁殖高峰期,休止期不明显,切片中还观察到少量栉江珧个体存在雌雄同体现象。  相似文献   

17.
嵊山列岛贻贝养殖种类生长发育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嵊山列岛贻贝养殖种类有紫贻贝、厚壳贻贝,对其的贝壳生长、体重增长、性腺发育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与紫贻贝相比,厚壳贻贝生长缓慢,体长4cm以前,很难区分雌雄,9cm以前大部分显示为雄性,少量雌性,长到10cm后雌性才明显显示;2.同样个体大小的贻贝,厚壳贻贝的体重要大于紫贻贝,前期紫贻贝壳长快,厚壳贻贝壳长慢,但相比之下,后者体重增加比前者快;3.厚壳贻贝不同年龄的长势对比表明,通常年龄越大,体积的生长递增率越小,如第2年体积递增率为91.48%,到第3年则下降到49.23%,体重的生长递增率也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如第2年体重递增率为44.83%,到第3年则下降到21.43%。最后还就该养殖渔区出现的“杂交贻贝”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群体结构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1.17,雄性群体2-3龄鱼占81.4%,雌性群体2-3龄鱼占92.5%。体长13-15㎝㎝体㎝㎝繁殖群体的㎝㎝㎝㎝,雌雄繁殖群体体㎝㎝㎝㎝㎝㎝㎝集中在30-50g和40-70g之间。不同年龄、不同性㎝、不同性腺发育阶段之间,其肥满度和脂肪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差异,通常以2龄鱼和性腺发育到Ⅱ、Ⅲ期㎝体较高,发育到同期的雄性群体脂肪系数通常高于雌性群体,而肥满度略低于雌性群体。  相似文献   

19.
经过5个月的培养,成功培育出体长9~11cm性腺发育良好的蓝曼龙雌鱼16尾,雄鱼11尾。随机选择6对雌雄蓝曼龙鱼放入繁殖缸,其中有3对亲鱼共产下约3000粒卵,36h后孵出体长约4mm的仔鱼,培育1个月后得到体长1.5~2cm左右的幼鱼约600尾。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6只变态期变态异常的非洲爪蟾幼体的性腺进行了解剖及细胞学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变态异常个体的性腺发育与同龄正常发育者完全一致,而与其身体的外形,即个体的大小及完全变态与否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