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蚌埠市龙子湖水质状况,测定了其水中的pH值、溶解氧( DO)、化学需氧量( COD)、总氮( TN)、总磷( TP)、铅( Pb)、铜( Cu)和锌( Zn)等指标,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龙子湖水体的TP、TN、COD、Pb和Zn超出了Ⅲ类地表水体标准限值;由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可知,TP为中污染,TN、COD、Pb和Zn为轻污染,pH、DO和Cu为清洁。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学院西门断面为中污染,龙湖大桥断面、淮河风情园断面和珍珠桥断面均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吕梁山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煤矿周围农田、农舍、坑口、煤矸石堆和树林带共设置31个样方,检测了Pb和Ni等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煤矿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结果表明:Cd、Cr、Zn、Cu和Mn的含量较低,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Pb和Ni的含量相对较高,单项污染评价介于无污染与轻微污染之间;内梅罗综合污染水平介于安全与轻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3.
杨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3):6970-6974
2013年1月,对北戴河新区减河段水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参照国内有关标准,对减河段8个监测点位的15项水质监测指标、8项底泥样品监测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减河北戴河新区段水体中COD、DO、SS、BOD5、总磷、氨氮、Pb均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超标最严重的是COD(最大超标倍数为37.3),饮马河与减河交汇处及减河桥处水质较差;减河底泥中Pb、Cd、Cr、Cu、Zn、Hg、As监测结果均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中的标准限值,整体上底泥环境质量良好,可满足农用污泥标准要求,减河桥及减河歇马台处河流底泥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朱仙庄矿和芦岭矿周围土壤中 Cr、Mn、Cu、Zn、As、Pb 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対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前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Cu、Zn、Pb 达到轻度污染,且具有方向性:(1)朱仙庄矿 Zn:WN > EN > ES > WS,Pb:ES > EN > WN > WS,综合污染程度: WN > EN > ES > WS,ES、WS 为轻度污染 WN、EN 为中度污染程度(2)芦岭矿:Zn:ES>EN>WN, Cu、Pb:ES > WN > EN,综合污染程度 ES>WN>EN 且均为轻度污染.总体上 Zn 污染最严重 Pb 其次 Cu 最小,朱仙庄矿较芦岭矿污染严重.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只有 Zn 在 WN 朱、EN 朱上达到中轻度污染,其他元素均未达到累积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广州市新塘镇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以镇内地表水及东江北干流新塘段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样点的20个样中6种重金属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地表水水体、底泥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底泥中重金属对周围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新塘镇地表水水体中Cu、Zn、Cd、Hg、Cr均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质标准,有轻微Pb污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ZnHg、CdPb,其中Zn对环境造成偏重污染,无Cu、Cr污染;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显示底泥中Hg、Cd对环境存在极强生态危害,Zn、Pb、Cr、Cu不构成生态危害。分析底泥中重金属浓度间相关性,表明Hg与Cd、Zn与Cu、Zn与Cd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密切值法在地表水环境评价中的运用,以兰坪县通甸河中Cd、Cu、Pb、Zn、Mn五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对各监测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以上三种评价方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它们的实际运用及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黎平县工业区某硅厂土壤重金属Cu、Zn、Pb、Cd含量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硅厂周边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最为严重,已达中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8.
贵州织金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织金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Cu、Zn、Pb、Cd含量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煤矿区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最为严重,已达中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9.
对镜湖水质富营养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镜湖水体溶氧丰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严重超标.对单项污染指数(Ii)、卡尔森富营养化指标(TSI)的测算和评价也表明镜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本文并提出了治理的初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巩义某煤矿区周边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及地质累计指数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已出现多种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累积,Cr,Ni,Cu,Zn,Cd,Pb和As的平均依次分别为59.9,32.23,31.46,99.29,0.32,113.14和8.23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7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5,1.18,1.57,1.59,1.60,5.07和0.84,Pb属重度污染,Ni,Cu,Zn和Cd属轻污染,As,Cr属安全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指出,该区域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84%的采样点处于重污染水平。地质累计指数表明,该区域Pb平均级别属偏中污染,Zn,Cu平均级别均属轻污染,Cd,Ni,Cr和As元素平均级别均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山美水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2006年监测数据,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山美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美水库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总氮(TN)总磷(TP)粪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NH4+-N5日生物耗氧量(BOD5);山美水库水质总体达Ⅱ类水标准,满足水体功能区Ⅱ类水目标,但主要污染因子中有TN,TP,粪大肠菌群等3项水质指标超标,尤其是TN严重超标,达到地表水标准劣Ⅴ类;而TP和粪大肠菌群达到地表水标准Ⅲ类;总的来说,TN的严重超标,TP含量的逐年上升,表明水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对伊通河长春段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4项重金属指标(Cu,Pb,Zn,Cd)的检测基础上,参照国内的有关标准(GB3838—2002),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各监测点的主要重金属元素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近10年的综合整治,伊通河长春段地表水已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南京莫愁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污染程度,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AES)对沉积物中Cd,Cr,Cu,Mn,Ni,Pb,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应用地累积指数法计算各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评价各种重金属所引起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莫愁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Mn,Zn,Pb,Cu,Cr,Ni,Cd;应用地累积指数法计算得出莫愁湖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处于偏重的污染程度,其次为Pb,Zn,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而Cr,Cu,Mn和Ni没有引起污染,处于清洁状态;沉积物垂向上Mn和Zn含量变化较大,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Pb,Z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普朗铜矿土壤中铬(Cr)、镍(Ni)、砷(As)、铜(Cu)、锌(Zn)、铅(Pb)、镉(Cd)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汾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汾河流域6个主要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测定和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Cd、As、Hg、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由单项污染指数分析得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CuPbAsCrHgNiZ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认为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汾河二库甘亭石滩平遥铁桥汾河水库;通过潜在风险评价分析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HgAsCuPbNiCrZn,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石滩甘亭汾河二库汾河水库平遥铁桥。结果表明:汾河流域Cd污染最为严重,Zn污染最轻;汾河流域下游污染情况较为严重,6个监测断面中灵石南关的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杭州市不同蔬菜中Cu、Zn和Pb污染状况及富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蔬菜(小葱,韭菜,大蒜,茄子)的可食部位和非可食部位Pb含量均远远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样本超标率达100%,蔬菜可食部位含Cu量和含Zn量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但部分蔬菜根系出现Cu、Zn超标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可食部位Cu、Zn含量均属清洁水平,而韭菜根系Cu、Zn含量和小葱Zn含量均属轻污染水平,但4种蔬菜的可食部位Pb含量及根系Pb含量均属重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属重度污染,且污染顺序为:小葱>韭菜>大蒜>茄子.4种不同蔬菜的根系对土壤Cu、Zn、Pb及茎叶对土壤Pb均具有高富集能力,而不同蔬菜茎叶对土壤Cu、Zn多为中度富集,且不同蔬菜Pb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小葱>韭菜>大蒜>茄子.  相似文献   

17.
淮河沉积物总磷和重金属沿程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沿程各城市下游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比上游断面高;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所有污染物均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TP和Cu受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受磷的污染相对较轻;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还是综合生态危害程度都为轻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对水东港及其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体进行采样,测定海水中重金属(A s、Hg、Pb、Cd和Cu)和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Cu、Pb、Cd、Hg、C r、Zn和N i)含量,其中海水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采用生物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海洋生物的无公害评价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进行评价,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状况通过生物体对某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来评价。结果表明:水东港及其近岸海域海水中A s、Hg、Pb、Cd和Cu的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总体质量为优质;水东港及其近岸海水中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但是各类生物体内的Pb和Cd的含量均超过国家无公害标准;各类海洋生物对于Cd比其它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沁河晋城段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各断面河流监测项目所属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级别。结果显示,除润城断面的氨氮和总氮出现超标状况,满足不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外,其他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因子都能满足相应的水体功能要求。总体来看,须对沁河晋城段中的氨氮等污染物加以严格控制。该水质评价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市南河为研究对象,采集4个断面的沉积物柱状样(0~120 cm)分析其总氮(TN)、总磷(TP)、有机质(OM)及重金属(Cr、Ni、Cu、As、Cd、Hg、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揭示黑臭河道底泥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南河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呈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中北部河段TN、TP和OM的含量明显高于南部;深度方向上,TN和TP均随深度先增加后减少,且在40~80 cm深度处含量最高。南河的南部和北部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较高,其中南部的Ni、Cd和Pb及北部的Cu、Hg和Zn的含量均为中部的2倍以上;深度方向上,除Hg和Zn外,各重金属含量在60 cm以内呈现随深度逐渐增加的趋势。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各断面Hg和Cd均达到极强生态危害,其次是Ni和Zn,而As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中Cu与TP、TN和OM呈极显著相关,Ni和Cr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都与Zn呈显著正相关,Cd、Pb、As和Zn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南河底泥重金属及营养元素污染较严重,且存在复合污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