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本文从期待视野的历史性出发,结合文本的召唤结构,对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阐释,揭示作品人物的传统命运是如何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下被再定义。  相似文献   

2.
人物形象是小说文本的核心,如何凸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便成了小说家们永恒的追求,曹雪芹无疑是此中高手。在凸现贾府二小姐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时,曹雪芹的艺术处理恰好正与现代叙述学的理论不谋而合:故事外叙述者/非人物叙述者和故事内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一起共同担当了架构人物的媒介,于是,人物及至文本就获得了一种超越话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狄更斯擅长描写人物,在写作中善于捕捉人物的鲜明特征,以幽默讽刺、夸张变形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漫画式的勾勒,让人产生深刻而难忘的印象;此外,在描写人物时,他还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巧妙地把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具体生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营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具体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4.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具有独特的理论视野,它们是:实践视野、开放视野、科学视野、全局视野。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的价值,主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展示其社会性必然性,用次要人物来烘托暗示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达到形象的真实性深刻性。本文以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为例,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汽车视野安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视野是汽车主动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汽车的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在汽车视野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技术现状。作为重点,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详细地总结了改进汽车视野安全性能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同时考虑了在改进汽车视野时应该注意与其它汽车安全项目相互协调。然后,对汽车视野方面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笔者比较了美、日、欧三大汽车安全法规在视野方面的不同,并指出我国汽车安全法规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攀枝花市市区视野区景观建设中,针对造林用树种的选择上,林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在“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下,进行了树种的选育和育苗造林,从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乡土树种在攀枝花市市区视野区景观建设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市区视野区乡土树种资源,对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客体回溯范式,以客体预览利化效应量(Object-Spectic Preview Benefits,OSPBs)作为指标,探究表面形状变化方式、上下视野与内源性线索在客体连续性表征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和实验2均采用3(变化方式:不变、渐变和随机变)×2(垂直视野:上视野和下视野)的混合实验设计,分别考察在无内源性线索和有内源性线索时,形状变化方式和上下视野对OSPB效应的影响。实验1发现,无内源性线索时,在不变条件下,出现上视野优势;在渐变条件下,上下视野差异不显著在随机变条件下,出现下视野优势。实验2发现,有内源性线索时,在不变条件下,上下视野的OSPB效应无显著差异;在渐变和随机变条件下,出现下视野优势。以上结果表明,上下视野的不对称性存在于客体连续性表征中,其不对称性随形状变化方式不同而有差异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内源性线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跨文化视野的人才以适应国际化的形势要求。探讨跨文化视野的内涵和意义,分析我国目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建议。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视野培养应把目的语国家的典型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之中,文化教学要有总体规划,不仅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表层文化,也要积极引导探索深层的文化核心,还要与本民族的文化进行适当对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加工中心刀具二维视觉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一种基于于维视觉测量的刀形检测及调位系统。分析了系统进行刀形测量的原理,以及视觉系统硬件解调测量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关测量数据。系统的研制实现了高效、精确、自动的刀形检测和刀具位置调整、为高精度数控加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机器视觉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机器视觉的研究内容 ,比较了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的差异 ,分析了机器视觉研究状况 ,并对机器视觉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最后阐述了机器视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视觉检测与分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水果、蔬菜及其它农产品视觉检测分级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归纳了现有研究尚存的主要问题,如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图像采集不全面、缺少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多数农产品视觉分级系统生产率比较低等。提出广泛扩展研究对象种类、农产品全面图像的摄取、结合红外、微波、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研究快速并行图像处理算法等作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视觉仿生与立体视觉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仿生学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尖端科学 ,立体视觉是获取空间三维场景深度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 ,基于仿生学的图像测量技术直接模拟了人类视觉处理景物的方式 ,可以在多种条件下灵活地测量景物的深度信息。文章从双眼视觉机理及模型出发 ,介绍了视觉仿生测量原理 ,综述了利用视觉测量技术进行立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手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平面设计中文字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为切入点,论述了如何取得文字编排的视觉语言个性化与视觉传达功能的兼容并蓄.分析了文字编排创意的具体表现技巧及个性特征,文字视觉语言个性化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指出文字个性化表现必须关注其自身的表现内涵,方能有效发挥其视觉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目视觉的距离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单目视觉中依靠图像标定及其在双目视觉中立体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单目视觉测量物体与镜头之间距离的测距方法。首先利用步进电机控制镜头移动来引起图像放大倍数的变化,然后根据图像的放大倍数和镜头移动的距离来计算镜头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已通过测量试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体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在转型当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惑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媒体愿景的提出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提出:媒体实行愿景管理,建设愿景导向的媒介组织,塑造我国媒体的共同愿景,对于我国媒体的改革和媒介产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人们总希望能使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其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检测问题.本文综述了美国近年来图象处理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工业界的应用状况.图象处理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美国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快速、准确、无损、高效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汽车工业、木材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及包装工业.在电子工业中尤为活跃,并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分拣机器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当代机器人正朝着协作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保障机器人作用的精准高效,机器视觉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传统的分拣过程受物件特征的影响较大,而机器视觉技术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的特点,并且能避免工人疲劳带来的误差,因而机器视觉技术在分拣领域表现...  相似文献   

20.
模拟真实场景反应在人眼中形成图像的过程,考虑到邻域间干扰、光照不均匀、媒介传递率下降引起的图像退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增强算法。依据对视觉现象中对比灵敏度、亮度适应能力和侧抑制现象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图像退化模型的视觉适应性模型,该模型求解方案包含3个过程:用于消除邻近像素相互影响,给人眼提供更多细节的去卷积过程;据锥细胞亮度适应能力提出的,为其工作提供最佳工作光照条件的亮度调整过程;模拟侧抑制机理提出的对比度拉伸过程。对比现有图像增强算法的增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视觉适应性解,在增强图像细节、提升对比度、增强结果的视觉愉悦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